亞洲時報:中日宿怨惡性循環 日本萌生厭華情緒
亞洲時報在線J Sean Curtin撰文/當中日關係陷入「經熱政冷」的歷史低谷,裹足不前之際,中國各大城市紛紛爆發了遊行,抗議小泉政府通過否認侵華惡行的新歷史教科書並反對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已出現裂痕的中日外交來說,這場號召「抵制日貨」、圍攻日本駐華使館的「反日活動」可謂是雪上加霜。儘管北京當局願意賠償示威者給日方帶來的直接損失,但感情上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在「反日風暴」過後,中國的「睦鄰友好」形象在日本民眾心裏大打折扣;相反,反華情緒水漲船高,頗有惡性循環之勢。倘若兩國領導人無法打開宿怨的死結,可以預見中日關係將持續惡化。
日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印尼召開的亞非首腦會議演講中,為二戰期間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其他亞洲國家的歷史表示「痛切反省」和「由衷道歉」。雖然北京表示關注日方的實際行動,但中方嚴禁「反日集會」、不支持抵制日貨及軟化外交辭令等一系列行動均顯示一度緊張的中日關係有所緩和。
日本民眾關於中國「反日風暴」的看法不盡相同,但中國的「大國」形象因此受損是毋庸置疑的。經濟上,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可是在反日風暴過後,「中國威脅論」在日本找到了新的生存土壤,使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重新審視中國,並為日中兩國關係的發展前景感到憂慮。
年過三十的內田小百合是某公司的管理人員。她說,「看著憤怒的中國青年成群圍攻日本駐華機構讓我覺得強烈不安。他們的眼神充滿著仇恨。我曾經以為日中是友好鄰邦,但現在我只覺得害怕。」連日來,日本新聞媒體反覆播放反日示威者惡意攻擊日本領事館及日資企業的片斷。其中,播出率最高的是日本常駐上海領事館被毀的一幕。
畫面中約有上萬名示威者向日領館大樓投擲石塊、磚頭、玻璃瓶,塗料彈和爛水果等,而上海政府派出的防暴警察卻袖手旁觀。大樓外牆被漆彈塗得面目全非,窗戶玻璃被砸碎,地板上全是示威者扔進來的垃圾,曾經瑟瑟生輝的領事館頃刻間滿目瘡痍。這些畫面震驚了整個大和民族,甚至那些對政治毫不關心的人也為之嘩然。還在念大學的杉本香織坦言:「直到最近我才明白某些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有多深。」
最初,中國高亢的「反日情緒」以及龐大的遊行規模把日本人嚇得驚慌失措。可是,當遊行示威偃旗息鼓之後,日本人開始回過神來慎重考慮日中關係的未來。一桎君,30出頭,是一名醫生,他的觀點非常具有代表性:「我一直對中國這個國家不太重視,而最近的『反日遊行』對我來說像是一個警訓。如果中國政府縱容這樣的暴力『反日活動』,那麼中國對日本人民來說就不是一個安全可靠的朋友,而是個威脅。因此,我們必須保持警惕。」
由於「反日遊行」風暴席席捲了中國各大城市,數千名日本遊客取消了前往中國的度假之旅。這說明中國在日本民眾心裏的形象和聲望一瀉千里,就連甚少關心政治外交風波的年輕一代也對中國的過激行為嗤之以鼻。年僅18歲的本間由紀是一名護理專業學生。她對亞洲時報在線說道:「過去我認為中國不是威脅,而是一個友好的國家。現在,我卻很疑惑。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中國青年因為一場發生在他們包括我出生之前的戰爭而對日本懷恨在心。難道因為60年前的往事就要傷害我們嗎?」不少同齡人也深有同感。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外交官表示,「我非常擔心目前的局勢失控。北京方面大玩危險遊戲。受到縱容的民族主義一旦失控,不僅會傷害到我們,恐怕北京也會玩火自焚。」這正是日本政府眾多決策幕僚的普遍看法。
正值壯年的浩史君是一位教師,和很多日本人一樣,認為中國沒有資格教訓日本。「日本是民主國家,領導人是經公開選舉產生的,而且新聞媒體享有輿論自由。我們可以自由發表言論,而不必擔心會受到迫害和監禁。然而中國卻恰恰相反,沒有真正的選舉,沒有言論自由,只有一個獨裁的共產黨。」
更值得關注的是,厭華情緒開始在日本燃燒並迅速蔓延。儘管其強烈程度遠不及中國的反日風暴,但卻有可能給中日之間的外交磨擦火上加油。
四十出頭的菊池雅弘是一名公司職員,他的話正正表明厭華情緒正愈演愈烈。「中國一直有意誇大日本在二戰中的罪行,以此來遏制日本並迴避自身的問題。對於發動侵華戰爭,我們已經做出過道歉,但是中國政府可曾為在天安門事件中被槍殺的學生的父母道歉?中國政府是否承認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使數百萬人家破人亡?」他還說,「中國根本就是恃強□弱。一旦向他們無理的要求屈服,他們就會得寸進尺,最後可能要求日本政府每個星期都來道歉。
憲二君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老闆。對於北京當局的指責,他覺得非常委屈:「中國譴責日本的歷史教科書篡改歷史,可是中共更應該對自己隱瞞歷史的行為做出檢討。」
石井明曾是一家餐廳的老闆,他的觀點更為激進。「滿手血腥的獨裁者根本沒有資格來教訓日本面對歷史,反省道歉。我認為根本不需要向中國道歉。我們已經做得夠多了,無奈小泉還是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做了道歉。至少在示威者圍攻日本駐華機構這一問題上,北京應該向日本道歉。」
日前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的亞非首腦會議上,小泉純一郎鄭重為日本在二戰期間犯下的惡行表示「痛切反省」和「由衷道歉」。隨後,與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小泉進行了會談。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日本人認為日本應當承擔部分責任,但即便是這些溫和派對日中關係的發展前景也不樂觀。旭川大學(Asahikawa University)校長兼時事評論員山內亮史說:「中國領導人利用歷史問題作為政治工具對日本完全不公平,但我們必須承認他們所說的是事實,是日本政府授人以柄在先。」
中日外交糾紛的癥結之一是日本首相小泉堅持參拜靖國神社。靖國神社是日本為祭祀在歷次戰爭中戰死的人修建的,其中安放了14名二戰甲級戰犯的靈位。自 2001年上臺以來,小泉曾連續四次參拜靖國神社,點燃了中國人民的怒火,他們認為參拜靖國神社是日本沒有為其侵略中國的罪行誠心悔改的明證。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等中國領導人均勸誡小泉今年放棄參拜。在國內外強大的壓力下,小泉今年尚未越雷池半步。
山內表示:「雖然我強烈譴責中國的反日遊行破壞日本駐華機構,但是造成日中關係緊張局面以及激發反日遊行的責任還是在小泉身上。小泉是近年來最具民族主義傾向的領導人,他對靖國神社的參拜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因此助長了反日情緒的火焰。」
最後,山內對日中關係的發展做了一個小結。「忽視中國的歷史敏感性是極其危險的。如果小泉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日中兩國人民之間的成見將進一步加深。如果小泉還未意識到這個致命的錯誤,日本和中國勢必發生正面衝突,後果不堪設想。」
- 關鍵字搜索:
-
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