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隨著光緒皇帝生父、慈禧太后的妹夫醇親王奕的陵墓修繕完工,其弟孚郡王奕譓的陵墓也投資195萬元開工大修,在現場記者們發現其地宮上竟有一個神秘洞穴。
據瞭解,醇親王墳(俗稱七王墳)和孚郡王墳(俗稱九王墳)是目前除十三陵外,等級最高、保存最好的清代陵墓。
記者探秘.墳外
孚郡王墓俗稱九王墳,墓主人孚郡王是清道光皇帝第九子,光緒皇帝的叔叔。該墓坐西朝東,前方後圓,陰宅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80米,主要建築有碑亭、隆恩門、隆恩殿、寶頂等。
保存最好的王陵荒草竟有半人高
昨天,記者來到位於海淀區蘇家坨鎮的大西山風景旅遊區的孚郡王墳,只見墳前的隆恩門、隆恩殿等主要的古建築已經搭起了腳手架,被綠色的紗網包圍。
北京市文物局文保處處長王玉偉告訴記者,孚郡王墳是目前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朝王陵,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多年來疏於管理,損毀嚴重。
施工單位房建修二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進駐這裡之前,王爺墳院子內滿是半人多高的荒草。
孚郡王墳的寶頂在「文革」期間已被剷平了。目前,房建修二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根據一般清代王爺墳寶頂式樣的慣例,設計了幾個寶頂的樣式,準備請住在附近的老人辨認當年孚郡王墳的寶頂是哪個樣式,然後按照原樣復建。
記者探秘.地宮
地宮大門六噸重 兩人用手推不動
記者圍著寶頂轉了一圈後發現,原寶頂所在平臺的下方,有一個僅可容一人貓腰進入的洞窟,裡面黑乎乎的,陣陣寒氣扑面。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是通向孚郡王墳地宮的通道,是修繕前剛發現的。
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記者進入了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窟,沿一條高1.8米左右,寬近一米的通道向下行進三十幾米後,來到孚郡王墳的地宮中。在手電筒筒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地宮有兩扇巨大的漢白玉石門,都是用整塊漢白玉琱鑿而成的,上有精美石紐獸。據估算,每扇門至少3噸重,記者試了試,兩個人推不動。
宮中發現神秘洞不知能通向何方
地宮是磚石結構,穹頂大約有六七米高,宮中除了塵土,已沒有任何文物。
地宮的地面上就是文首提到的那個神秘的方形洞窟,大約有數米深,裡面被樹枝、磚塊和灰土填滿,但隱約能看到裡面洞壁的一側上,有一個小型拱門。
隨行的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從未下到這個地宮中的洞窟裡,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不過據專家推測,小拱門背後很可能有一條窄小的隧道,但通向何方不得而知。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人懷疑這個洞是盜洞,但盜洞中不可能有拱門,也不可能挖得這麼大。
記者探秘.大修
醇親王墳大修竣工
七王墳和九王墳都在海淀,相距不遠,一個在半山腰,一個在山腳下。
九王墳開工的時候,也是醇親王墓(俗稱七王墳)修繕完工的時候。
九王墳墓地原是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香水院,明代法雲寺的舊址,墓主人醇親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光緒皇帝的生父。1937年,該墓被盜,但整體格局至今保存完整。陰宅建築除碑亭於1998年進行過搶險修繕外,其餘損毀嚴重。去年文物部門投資30餘萬元,啟動了搶險修繕工程。
兩王爺墳將做旅遊開放
海淀區文化委副主任王小軍介紹,孚郡王墳和醇親王墳位於海淀區大西山風景旅遊區內,全部修繕完成後,將作為重要旅遊景點向公眾開放,但具體以何種方式開放,還要待研討後再做決定。
修王爺墳盡量不使用新料
負責本次修繕工程的房建修二公司項目經理李樹剛告訴記者,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此次施工中將盡量採用原有建築材料。計畫通過一年時間將墓地內的石橋、神路、碑亭、南北朝房、隆恩門、隆恩殿、寶城、寶頂全部恢復。
記者探秘.訪談
專家談北京王爺墳保護
政協委員:王爺墳可能申報世遺
政協委員王燦熾說:「王爺墳有申報世界遺產的可能性,關鍵是要看現在的調查結果。如整體上保護完好,具有一定的規模,還是有可能申報的;如全部被破壞,那就沒有希望了。」
清史專家:王爺墳是旅遊資源
清史專家王道成告訴記者,現在清代的王爺墳狀況都非常不好,沒得到足夠的重視。如果把這些王爺墳加以保護,將是非常好的旅遊資源。因為王爺墳大都集中選在北京風景優美、依山傍水的遠近郊縣。
北京有多少王爺墳
清朝的王爺共有二百四十多位,分為十四等。每一個王爺,不論大小,都有一座王爺墳。
北京目前有據可查的王爺墓有數十座。
北京部分王爺墳
慶親王墳
資料顯示,「鐵帽子王」慶王爺家族墓位於昌平的山下白羊城村。慶親王奕劻是王公中的首富,曾經獨攬朝權。1908年,他成為清代第十二位「鐵帽子王」,卻賣官鬻爵,招權納賄,羅織黨羽。
恭親王「鬼子六」墳
在翠華山腳下的一片莊稼地裡,就是「鬼子六」奕訴的陵園。恭親王奕訴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也是一位著名的鐵帽子王,因排行老六、思想開明而被清末朝野中的守舊派攻擊為「鬼子六」。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九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