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鄧小平和葉劍英家族的歷史恩怨

 2005-02-07 19: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葉劍英在毛澤東去世之後那段時間的為人和為政,一直是以「受先帝之托」的老臣自居,以輔佐「先帝接班人」為己任。相對於葉劍英,鄧小平則是以「太上皇」自居,以「垂廉聽政」為統治手段。有人借用古人的兩句名言分別概括葉劍英與鄧小平的政治生涯,稱葉劍英是「量小非君子」,而鄧小平則是「無毒不丈夫」。真是恰如其人!

對葉劍英其人的評價很難用幾句話說清,站在不同的角度評價他葉劍英當年主動讓出黨內首席政治元老地位的舉動,自然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自葉劍英去世之後,外界對他無論是褒是貶,幾乎沒有人把他晚年的榮辱譭譽與中國大陸的對外開放,特別是廣東省的特區政策聯繫在一起。其實,若深入探究一下當時的上海之所以沒有能夠與廣東的深圳、珠海等地一同被列為經濟特區的政治背景,就應該可以得出廣東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葉劍英的結論。

當年的鄧小平受到楊尚昆、習仲勛諫言的啟發,對在廣東施行一些「特殊政策」表示出濃厚興趣的時候,首先考慮的當然不是要籍此取悅或者說報答對他恩重如山的葉劍英,而是廣東作為對外開放「窗囗」的地理優勢。但是,在決定了在廣東同時建立三個特區,並給整個廣東省以相當的經濟自主權之後,安排葉劍英的長子葉選平主持該省的經濟工作,無疑是鄧小平與葉劍英之間的一種政治默契。

「南中國」:葉、鄧交易的政治遺產

關於葉劍英與鄧小平之間的恩恩怨怨,如果每一細節都加以描述,遠非一篇長文的篇幅所能容納。只是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葉劍英雖然已經去世十幾年,但其餘蔭不但繼續保護著自己的親屬和子女,也仍然能夠對相當一批仍然在世的中共元老起一種精神上的號召作用,對廣東地方的影響更不待說。

毫無疑問,鄧小平廢除華國鋒的理由是堅持「兩個凡是」,不但受到黨內開明派的支持,從實際效用講確實也給中國社會的進步,特別是經濟方面的進步掃平了意識形態上的障礙。由此,鄧小平在中共黨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都應該被留下一筆他應得的地位。但是,若從人品和黨內囗碑角度,鄧小平在黨內樹敵的範圍絕對要比葉劍英廣得多。人們都知道鄧小平在廢除華國鋒之後又連接導演了廢胡、罷趙和棄楊的三次宮廷政變,使得原本忠實於他、死心踏地追隨他的人個個寒心。

而從福蔭子孫的角度對比,鄧小平肯定也是略輸葉劍英一籌。鄧小平的存世時間比葉劍英長了整整十年,但是,葉劍英給自己的親屬和子女留下的最實惠的遺產是將所謂「南中國」廣東省實際變成了葉家天下。薄一波稱頌葉劍英老不糊塗根據薄一波的匾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