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我大概分幾個部分來談,包括改革開放、民主化條件、周遭國家所受影響,以及臺灣生存發展之道。
改革進展不大 開放流血輸出
鄧小平在1978年以後提出改革跟開放,其實,他改革方面的進展不是很大,但在開放方面的進展就比較大、比較積極,也就是說國外的部門進展比較大。
改革方面可以從幾點來看:第一,市場機制仍然不健全。從1950年代建立計畫經濟以來,一直施行到1978年,以經濟學來講,就是很多市場都失靈了。到目前為止,雖然沿海地區有很多市場的建立,但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市場並不健全,尤其是很多的資訊不對等,最重要的是,全國沒有形成一個一致的市場,所以烏魯木齊的物資波動跟上海是沒有關係的。
一個國家的市場機能其實應是一體化,但形成市場一體化並不是這麼容易,還有很多硬體設備要建立,譬如很多交通條件等等,像美國在六、七○年代大量建造公路。
第二,所有制方面仍然沒有很大的進展,所以它的很多企業雖然已經採股份制等,但其實背後還是公有制在主導,所以還是受到預算的軟約束,也就是說投資的成敗不完全由自己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從1949年建立政權以來,一直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過一陣子就投資膨脹,尤其是在地方。
為了壓下那些過度膨脹的投資,從1978年改革以來一直到現在,中國已經發生了五次的宏觀調控:1979-1981年、1985-1986年、1989-1990年、 1993-1996年,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可能比較令人有印象的是1993年下半年朱鎔基的宏觀調控,主要是針對上海等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其後, 2004年下半年以來,主要是針對一些過度使用原材料,像鋼鐵、能源等產業。每一次宏觀調控的市場都不一樣,表示市場失衡每一次都在不同的市場出現,國內的改革還存在很多很多的問題。
在國外部門比較積極開放,吸引大量外資湧入,包括臺灣的商人。它採取二個辦法,可用「流血輸出」來形容,一是人民幣幣值的低估,二是使用大量民工。所謂民工,就是從內地來的農民,他們到珠江三角洲或到沿海做加工出口工作,可是他們沒有辦法取得城市居民的資格。中國城市居民的待遇跟農民差異很大,假如取得城市居民的資格,包括配給、教育等跟農民是完全不一樣的系統。民工是以農民的待遇做工人的工作,待遇很低。在很多開發中國家其實也有這種現象,譬如墨西哥、菲律賓在城市邊瞪枇撕芏嗥睹窨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臺灣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