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又撞人!寶馬車的象徵意義與特權者的嘴臉

 2004-10-02 18: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輛車號為吉AC0020的寶馬車在人民大學校園內撞倒一名女學生,車主非但拒絕向該女生道歉,反而強行駕車離開現場;被校園保安攔住後,車主先是欲用錢"擺平"此事,遭到拒絕後甩下一句"明天你們就會知道是誰"便棄車而去。(9月28日《京華時報》)

又是寶馬車撞人!先是哈爾濱寶馬撞人案,繼而是長沙寶馬撞人案,現在,相似的情境居然重現於北京的大學校園。我相信,單憑"寶馬"、"撞人"兩個關鍵詞就足以吸引萬千公眾的眼球。果不其然,簡單瀏覽了一下幾大門戶網站,這條"寶馬撞人"的新聞正被網友熱評,大家罵聲一片,矛頭共同指向寶馬車主。透過網路輿論,我清晰地感覺到,"寶馬撞人"已經不再是普通的交通事故,因為在大眾的內心深處,"寶馬車"的象徵意義早已蓋過了它原本的品牌意義。

在數量龐大但資源有限的公眾心目中,寶馬車首先代表著一個與他們完全不同的社會階層──這個社會階層人數不多,但手中掌握著整個社會中最為稀缺的資源,如金錢,權力;同時,由於這一社會階層擁有著多數人無法掌握的稀缺資源,他們常常能夠凌駕於普通公眾之上,享受著某些不受一般社會規則約束的特權。於是,普通老百姓依據自己有限的想像力,將寶馬車看成這一階層的"形象代言人"。簡言之,在廣大公眾眼中,寶馬車從一個汽車品牌幻化成了特權階層的標幟,而"寶馬撞人"也從交通事故升華成為特權階層侵犯普通公眾基本人權的象徵。

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信息極為有限的普通公眾未必能夠得出正確的評判,但是,他們的內心判斷卻總能在現實中找到印證。公眾將寶馬與特權綁定,緣起於某些寶馬的車主確實自以為擁有了特權;在現實生活中,這些人習慣擺出特權階層的特有嘴臉,不斷印證與強化著公眾既有的認知。

特權階層的典型特徵是蔑視一切正式規則但崇尚不能見光的"潛規則"。那位人民大學寶馬撞人案肇事者的現場表現,就讓我們充分領教了特權階層的嘴臉。

開車撞了人,任誰都必須道歉,這是社會正式規則確定的責任。然而,自以為歸屬於特權階層的人不會理睬正式規則。那位寶馬車主拒絕道歉,理由居然是"我的車上有雷達,雷達沒響,我的車就沒撞人"───這種荒唐且蠻橫的話語後面不僅體現了一個人近乎為零的道德水準,更反映出他對最基本社會規範的莫大藐視。

開車撞了人,任誰都必須接受正式規則規定的懲罰。然而,特權階層卻習慣於拋開正式規則、樂意按照"潛規則"解決問題。那位寶馬車主先提出"用錢擺平"的交易要約,但遭到拒絕,"金錢潛規則"在人大學生的人格尊嚴面前打了敗仗;此後,惱羞成怒的車主聲稱"明天你們就會知道是誰",開始以"權力潛規則"相要挾───"明天你們就會知道是誰"這句話實在是含蓄雋永且韻味十足:一方面表明自己身份足以超越一般社會規則的約束,顯得霸氣十足;另一方面卻又不肯當場公布身份,非要等完成"暗箱操作"之後的"明天"才暴露,卻又顯出幾分氣短之色───畢竟"潛規則"是見不得光的,也就無法給他在大庭廣眾之下撒潑的勇氣。顯而易見,"潛規則"已經內化成特權者為人處事的根本原則。

正因為存在這樣的寶馬車主,寶馬的品牌意義才逐步被象徵意義所湮沒,而廣大公眾內心的不公平感也就日益根深蒂固。當人們習慣性地將某一種汽車品牌與特權階層的可憎嘴臉捆綁在一起,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鴻溝將越來越大,一個和諧社會的成型之日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