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七年籌備 史無前例文物展「中國:走向盛唐」

 2004-09-10 06: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經過七年準備,與中國大陸四十六家文物機構攜手,今年10月12日舉辦史無前例的中國出土文物展。三百多件稀有珍貴文物中許多為首次在海外露面。這些珍品將再現漢末到唐初這段中國古文化時期怎樣在吸收了外來影響的基礎上最後演變成盛唐的文化巔峰。

*再現走向盛唐歷史*

這一展覽名稱為「中國:走向盛唐,從公元200到750年」

大都會博物館館長德芒特貝羅說,新的學術研究和最近的考古發現為對漢末到盛唐時期全面的文化重新評估提出了根據,使我們認識到這一時期並非漢帝國崩潰後的黑暗時代,而是外來想法大量湧入、使中國文化煥然一新,並為唐朝建立偉大藝術成就打下了基礎的一個時代。

*大都會博物館與中國最大合作項目*

這一展覽的負責人、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屈志仁說,這次展覽除了四件展品外,全部都是從中國來的,全國各地一共有四十六個文物機構,如博物館、考古研究所,都有他們的藏品前來參展。

屈志仁說:「目錄是有二百多號,不過實際的文物不止三百件,因為一套有時候有十件。」

屈志仁說,三百多件文物中,除了大家熟悉的青銅器、佛像和陶塑外,還有金銀器物、絲綢織品、甘肅木雕和玻璃製品。最大的展品是漢末石雕避邪,高三米多,這件展品將安置在展覽大廳裡。

展品還包括南京磚畫「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屈志仁表示,這是大都會博物館歷史上跟中國文物機構規模最大的一次合作。

屈志仁:「絕對是。這個我倒可以斷言。因為我們得到中國大陸方面文物局大力的支持。」

*具有寶貴學術價值*

大都會博物館曾經在1980年舉辦過一個來自中國的規模比較大的文物展「偉大的青銅時代」。

那是當時中國到海外展覽規模最大的展覽之一。屈志仁說,文物展的意義不僅在於稀有珍品的價值,而且還在於展覽本身揭示的學術意義。

屈志仁說,希望這次展出不僅介紹中國近期出土的精彩文物,也能通過這一展覽瞭解中國這一重要的文化更新期,當時的文化和藝術的演變,怎樣由一個亂世變成統一強盛的國家,在吸收眾多外來文化的基礎上,演變為唐代的鼎盛文明。

屈志仁說:「她一半是本身慢慢的演變,一半是從吸收外來的影響。我們這次展出很多西域進口的東西,也展出一些北方遊牧民族的文物,也有很多佛像,這些東西都表示外面進入中國文化的影響。」

2000年接任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的屈志仁,在大都會博物館工作已經將近二十年。屈志仁說,這一展覽學術意義主要在於,海外一流高等學府有關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一段一直是個空白,因為一方面缺乏研究的資料,另一方面歷史學家不夠重視出土文物的史料價值。屈志仁說,他希望能用出土文物來補史料的不足。

*歷經七年終於促成展覽*

屈志仁說,大都會博物館從1997年同中國國家文物局商量這一展覽,到現在已經有七年時間了。屈志仁說,文物局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顧問小組,對美方計畫提出一些批評建議,不過整體改變不大。

「中國:走向盛唐,從公元200到750年」,展覽共分為七個部分,都以時間和地理順序安排。這一展覽將從10月12日展至明年1月23日。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