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即將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系的小娟計畫畢業後直接申請去美國留學。她計算大學四年的開銷,差不多要6萬元。在談到為了準備出國而耗費的金錢數額,她列出了以下幾項:上新東方考G班900元,材料費200元,報名費1000多元,考託福連帶材料費1100元,開具成績單1000元,加上申請8所美國大學、1所荷蘭大學的申請費、個人履歷表、個人介紹以及聯繫導師寫推薦信的列印、複印費,起碼要花6000多元。
小娟說「每個學校的申請費用都不一樣,美國一般都是60美元左右。如果你打算申請20、30所學校,前期僅這項就要準備一萬多元。如果得到了獎學金的offer,後面還要簽證、辦護照、存檔案,這些至少也是2000多元。」
小娟說,實際上最終去美國一流學校的「牛」人很少,大部分中國學生會考慮申請美國二流的大學,因為獎學金容易拿到。而且這些地方大都在美國偏農村的地方,真正的留學生活開銷也不會大--況且去讀書且有獎學金的人多會被導師「狠用」,幾乎沒有太多時間去消費。
小娟大二下學期就考了GRE,還考了一個很合適的成績2190分--那時還是機考,2400分滿分,一般2000多分就夠申請了。「不能太高,因為美國的學校總是懷疑我們成績的真實性。」然後考了託福,成績也不錯。她原來認為如果去美國讀書,一定要選擇最好的學校,這樣將來回國發展才能有一個較高的起點。但是,經過將近一年的申請,她的想法變了。小娟決定改變出國路線,嘗試一下香港和新加坡。她打算在這兩個地區先讀一兩年後再向美國衝刺。她的經驗是不要匆忙做出國留學決策。不僅僅是小娟,很多即將畢業或者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往往把出國放在首位。
如今在英國讀語言學校的譚風為了出國前前後後折騰了兩年。譚風是2002年的畢業生,學的是體育管理。最開始鐵定了心思做公務員。名也報了考試也考過了,但臨畢業時,突然發現真的讓自己坐一輩子辦公室還是不甘心。於是開始上雅思班,計畫到英國學習體育經濟。
譚風出國前在國內學習了一年,差不多花了一萬;申請費、手續費學費兩萬元左右;通訊費,三千元左右。到了英國後主要的開銷是學費和生活費,學費上下幅度一般不會太大,研究生基本是每年7500英鎊左右,折合人民幣12萬元左右;至於生活費就因人而異了,譚風的標準是每月住宿加生活費在550英鎊左右,也就是將近8000人民幣。他表示自己的花銷只是中等水平。
學習了四年日語的小婕是一個從小喜好日本動漫的北京女孩。她鐵了心要去日本,辦的是自費出國,她的感覺是出國繁瑣,而且能不能申請到最好的學校,幾乎是毫無把握。
小婕通過日本朋友瞭解了在日本讀書的花銷:生活方面,如果在東京讀書,需要自己租房子,租費一般是一個月6、7萬日元,一年70、80萬日元;大多數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的生活費在每月10萬日元左右。因為日本物價比較高,一個西瓜就要1500日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100塊錢。一件普通的T恤衫至少也要1500日元;普通日本學生一個月的書費開銷是2萬日元,通訊費3萬日元,電腦台式的要10萬日元左右,筆記本20萬日元左右(如果有筆記本,這項可以省去);平時如果還需要和同學交流,一起吃飯、旅遊之類的交際費也要佔到一個月3萬日元的樣子;日本的醫院治療費比較貴,如果上保險據說是一個月近2萬日元。到日本留學不算學費,一個普通大學生每年的生活費是240萬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幣14萬多。
小婕補充說,在日本,一個外國留學生通過申請只能得到一個「准研究生」身份。到日本後首先要旁聽半年或者一年的課程,之後參加正式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才能成為正式的研究生。如果熬過了第一年,成績優秀的話將有機會申請到日本的國家獎學金,每個月至少會得到1萬元人民幣的支持,而且學費全免。如果有人選擇的是申請地方獎學金,那家裡的壓力就大多了。
目前出國形勢並不太樂觀,小婕的很多同學都選擇被推薦上研究生(簡稱「推研」)或者找工作兩條路。但小婕很堅決地放棄了「推研」的機會。她覺得這樣做是為了先斷掉自己的退路。目前小婕的首要任務是把日語國際水平一級考試考好。日本是每年4月份入學,她提醒其他想走日本路線的同學,如果打算節省半年時間就必須盡早下手。去日本對文科生來說可以選擇的專業是非常可憐的,只有法律和經濟。
為什麼一定要出國?水木清華BBS上有一個「你出國的動機是什麼?」的調查,投票的結果表明:絕大多數是希望嘗試新生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希望學術上的長進,但有相當比例的人出國是「隨大流」或者是因為「這是家人的期望」,還有的是因為「別人出去了,所以我也要出去」。
據瞭解,許多學生認為申請出國的過程已經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影響。他們堅持出國都抱著這樣一種目的,就是將來一定能賺回來,能獲得一個好的回報--學到國外好的東西,具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然後過上好日子。他們中也有不少是處在一種集體無意識狀態下「為了出國而出國」,而沒有在出國前把自己出國的「得」與「失」進行仔細的量化和比較。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