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要錯失給趙紫陽平反的時機

據<<世界日報>>報導,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因肺炎導致病危的消息在海外流傳,引發了國際社會極大的關注。因為中共歷史上有周恩來逝世和胡耀邦逝世引發大規模示威抗爭,最終導致政局變動的前例,人們普遍猜測,因反對六四對學生開槍而遭到罷免並失去人身自由的趙紫陽,一旦去世,會否成為中國內部要求民主和反對貪污及貧富差距的社會風潮的導火線?對此,北京當局又會有怎樣的對應?其實,趙紫陽病危的消息傳出,卻帶來了觀察北京目前政治決策的嶄新角度,令人有原來如此的感覺。

  臺灣大選結果出來後,北京雖然只在中選會公布陳呂當選後由國台辦發了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隨後就保持了沈默,但卻在其他幾個方面展開了連串的動作,來實際因應臺灣大選帶來的衝擊。其中的大動作就是正面迎戰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案譴責北京人權不彰,以及主動對香港基本法附件提起人大釋法,把香港政改的最終決定權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此外,在美國副總統錢尼訪華時,必然也會向美國施壓,要求美國制約陳水扁在連任期間的制憲建國「挑□」。

  僅以對香港基本法的選舉辦法進行釋法一事來看,北京已經不顧香港「一國兩制」對臺灣的示範作用,而是徹底堵住香港民主派籍立法會議員和特首普選來操作「港獨」的可能性。

  這種明顯違反港臺民意的做法,表明北京已經徹底放棄用「一國兩制」模式來進行統一臺灣的宣示。

  對此,從積極的角度來說,北京或許正在準備提出「一國兩制」以外的訴求來吸引臺灣民眾的向心力,迫使陳水扁走上兩岸談判桌;從消極的角度來看,北京可能對陳水扁已經失去所有信心,也對日漸走向本土化的臺灣未來失去信心,從而放棄了和平統一的期待,準備在實力完備時推動武力解決。

  但是,如果我們更深一步來看,北京的這些大動作,表面是在對外,實際是在對內,「攘外」是要「安內」,更要「威懾內部」。

  雖然陳水扁的台獨政策不受兩岸三地的大部分中國人和國際社會的認同,但包括公投在內的臺灣大選帶來的民主衝擊力,對大陸內部的民主化暗流不免有強大的催化作用。

  同樣,布希提出人權譴責案,雖然有為美國大選作秀的痕跡,但也有擊中北京要害的功能,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就以他自己和趙紫陽的親身經歷來駁斥北京的「人權最佳時期」論;而北京在第一時間以對話為誘餌阻止香港民主派議員上京,之後又通過強硬的釋法草案,顯然是不讓香港的民主爭議延燒到北京。

  歸納來看,北京雖然對陳水扁的台獨深具戒心,對香港民主派勾結「洋和尚」非常憤怒,對美國仗勢壓人高度不滿,但中南海更擔心中國內部的矛盾被引爆,所以必須採取大幅度的「先發制人」防禦策略,防患於未然,中共在內部對蔣彥永醫生的消聲,對丁子霖的捉放,無不緣於此。

  上述的外部矛盾,集中在民主人權這個焦點上。

  六四事件十五週年將屆,如果趙紫陽突然去世,極有可能引爆累積的矛盾,中共的緊張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中共的危機其實都是中共自己的錯誤造成的,中共要真正排除危機,就應該在趙紫陽臨危之際,解除對他的軟禁,宣布摘掉扣在他頭上的「分裂黨」的帽子,肯定他推動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功績,這才對趙紫陽公平,對歷史負責,也為六四最後的平反埋下正面的伏筆,而這才是社會避免動亂,長治久安的上上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