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問題一直困擾他們
解放戰爭後從雲南逃入緬甸,之後又輾轉流入泰北的國民黨軍殘部,其前身是國民黨軍赴緬甸西征抗日的93師部隊。這些殘軍到泰北落腳後,為執行蔣介石「從西南策應反攻大陸」的指令,拼湊成「雲南反共救國軍」5個軍,總共不足2萬人。在聯合國的壓力下,1、2、4軍於1953年和1961年分兩批撤到臺灣。以雲南人為主的3、5兩軍共2000多人留在了泰北清萊府靠近泰國、寮國、緬甸邊界的山區,即金三角地區。
兵敗出國時這些人沒有眷屬,隨著「反攻、回家」無望,多數老兵與當地的大傣族和苗族婦女結婚生子定居下來,但沒有泰國籍。這些人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協助泰軍圍剿反政府游擊隊出了大力,在他們於1985年前後全部解除武裝後,泰國政府分4批給殘軍老兵(泰政府稱之為「游離的雲南人」)發放了泰國山民證,此後又專門給他們的後代發了證。
泰國的山民證分3類:粉紅色的只給山地少數民族中的大傣族人;藍色的給其他少數民族;發給殘軍及其後裔的是桔色的。前兩種證幾乎與泰國普通公民證同效,持證者在全國旅行、謀職基本不受限制。但持桔色證的殘軍及其後代只能在本縣活動,出縣必須經特別申請批准。
殘軍官兵目前在世的也已是風燭殘年,安於山區生活。他們的後代卻多想向外發展,但因身份問題,不少人到泰國內地打黑工時會被警察發現,被罰款、坐牢,之後遣回原地。不過,也有一些人通過特殊途逕取得了泰國公民證。記者曾多次用餐的曼谷一家中餐館裡,一個叫小清的打工妹就是殘軍後代,只有桔色山民證,她曾被警察帶走,後經餐館老闆託人疏通才被放出。去年的一天,小清興奮地告訴記者,她已拿到了泰國公民證,解決了身份問題。
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
殘軍及其後代目前主要住在清萊、清邁山區的64個大小村子。現在,這裡已有了電站、工廠、公路等設施;臺灣國民黨執政時,臺當局也給「泰北難胞」撥款,派農林專家到泰北幫助發展;臺灣許多民間慈善組織也開展「送炭到泰北」活動。再加上他們自己的艱苦努力,目前其生活已不成問題。老一輩開墾的農田、種植的近10萬株果樹、大片的茶園、農林產品加工廠及近年發展的旅遊業等,均為其生活所依。
距離「櫻花餐廳」不遠,有一家規模更大、裝潢更講究的「風雅軒餐廳」,經營者是雙胞胎兄弟李泰增和李泰福,其父也是「93師」軍人。40來歲的李氏兄弟說,由於美斯樂村發展了旅遊業,餐廳生意不錯,但他們的主業是種植、加工茶葉。簡短的相識、閒聊後,質樸好客的兄弟倆送給記者兩袋自產的真空包裝「高山綠茶」。
與美斯樂村隔一道山便是另一個大村子滿星疊村,居住在那裡的殘軍第3軍曾大肆販毒,全球有名的大毒梟坤沙、張蘇泉就出自該村。現在,滿星疊村也成了著名旅遊點,那裡已絕少有人再參與毒品交易。該村的大同中學是當地開辦較早、教育水平相對較高的中文學校,畢業生謀職範圍也較廣。去年記者受邀參加了在曼谷舉辦的大同中學校友聚會。50多人中,兩位在臺灣求學並留下謀職;20多位仍在泰北;其餘20多位已解決身份問題,在曼谷工作。
持桔色山民證在曼谷等地的打黑工者也有一定數量,他們有的在旅行社當中文導遊,有的在餐館中或台商投資泰國的企業工作,也有些女孩混跡於按摩院、歌廳和大浴室。
十分注重中文教育
當年的殘軍老兵多數文化程度極低,在泰北娶的當地妻子也沒有文化。老兵們深知後代要立足社會必須要有文化,因此他們努力辦學,幾乎每個村子都有小學,一些大村子還有初中,並建了幾所高中。這些學校都非常注重中文教育。泰國曾有一段時間不允許辦正規的中文學校,他們就將其改為中文補習班,孩子們清早學中文,白天讀泰文學校,晚上再學中文。事實證明,掌握中文對他們謀生十分重要。
滿堂村於2002年開辦的建華綜合高中在辦學宗旨中說,數十年客居他鄉,眾皆深知教育是全體之命脈。在21世紀,小學初中文化實難立足社會。為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經濟地位,必須強化文化教育。學校的教學目標是「發揚中華文化,創造學習機會,增強學生能力,順應時代潮流」。
目前,這些村辦中小學中大多數還使用十幾年前臺灣提供的中文教材。有時也有一些臺灣民間慈善機構的人來到這些學校並提供資助。每當這個時候,學生們都會列隊歡迎,高唱「美麗的大中華」、「不論我們生在哪裡,我都是中國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探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