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時的國內環境
「九一八」開始的戰爭,侵略的一方是世界一流的軍事強國。被侵略的一方呢?一是沒有統一的政權,二是沒有統一指揮的軍隊,三是沒有統一的財政。至於軍隊裝備的懸殊對比和兩個國家工業基礎的極大差距,就更不在話下了。
第一、政治、軍事、經濟概況
「九一八」前後,在中國的土地上有三個政權,每一個政權都有自己的政府、軍隊和財政,每一個政權都以對方為必須消滅的敵人。
第一個分裂政權是三十年代初「廣東國民政府」的短暫存在。
1931年2月28日,由於國民黨元老胡漢民在南京被扣,另兩位元老居正和謝持,一被囚禁,一被通緝,從而導致國民黨內訌又起。執政的南京國民政府司法院長王寵惠等辭職,鐵道部長孫科也離開南京赴廣東,國民黨元老、中央監察委員鄧澤如、林森等在4月30日發出通電,彈劾蔣介石,陳濟棠等廣東將領也發出通電支持彈劾,北伐成功之後再爆內戰的始作俑者、廣西實力派軍人李宗仁頓時加入其中。於是,5月27日,以汪兆銘、鄧澤如、鄒魯、孫科、李文範為常委的國民黨中央非常會議,遂成立於廣州;以唐紹儀、汪兆銘、孫科、古應芬、鄒魯為常務委員的廣東國民政府也隨之成立;一個意圖與南京對峙的國民黨政權在南方出現。它僅發生在「九一八」之前數月。
但是,一旦「九一八」事變發生,已經在湖南對立的兩方軍隊立即言和,胡漢民等隨即獲得自由,和平會議馬上在上海召開,分立的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也隨之消失。
1985年匹茲堡大學教授許倬雲曾評論那時候的形勢說:「北伐後成立的國民政府,宣傳統一了中國。實際上,國民政府號令所及不過是沿海的城市及其近郊的腹地,中原大戰及國共的武裝衝突都是對中央政權的直接挑戰。即使不在戰爭狀態下,國民政府也必須容忍內地的割據。軍閥中勢力大者,如張學良、閻錫山、李宗仁、龍雲、盛世才等人,佔地跨省兼圻;次焉者,如四川的軍人也分別盤踞州郡。因此,國民政府的權力基礎其實只是沿海城市的中國,對南方的粵江三角洲及北方的平津地區尚且鞭長莫及,這南北二地的地方勢力還分食杯羹,不讓國民政府專有其資源。」(注1)
第二個分立政權是中國共產黨的江西「蘇維埃政權」。這發生在「九一八」之後。
從中共成立起,中共就不是一個獨立的政黨,只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從經費、組織到政治路線,都完全按照第三國際的命令行事。而第三國際是直接受蘇共中央政治局領導的,蘇共則是為了蘇聯的國家利益而發出指令的。俄國從彼得大帝起就擴張了幾百年,二十世紀的擴張,只是改換了一個「共產革命的名義」而已。
「九一八」事件剛剛發生,第三國際就作出決議,題目是《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滿洲事變的決議》。這個決議指出,「九一八」事件的性質是:「滿洲事變是瓜分中國為各個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的開始,是反蘇戰爭的序幕,是世界新的帝國主義強盜戰爭的初步。」該決議明白宣稱「九一八」事件是對中共的一個重要而且有利的事件:「滿洲事變對於中國事變發展的前途將給予決定的影響……給蘇維埃運動與紅軍的鬥爭以極大的順利,造成全國革命危機先決條件進一步成熟,這事變給予中國資產階級的統治以新的重大的打擊。」因此,這個決議對中共規定的中心任務是:「加緊的組織、領導、發展群眾的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膽的警醒民眾的民族自覺,而引導他們到無情的革命鬥爭上來。抓住廣大群眾對於國民黨的失望與憤怒,而組織他們,引導他們走向消滅國民黨統治的鬥爭。」(注2)這是在命令中共要於國難當頭之時,利用中國民眾的抗日情緒,去引導他們推翻國民政府,變「抗日」為「革命」。
按照這個指示,在「九一八」事變發生才一個多月時,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江西瑞金召開了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央政府,由毛澤東擔任主席,由張國燾、項英為副主席,由朱德為中央軍委主席,並且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中央政府機構。一個「認俄作父」的國中之國篡立起來了。
中共為什麼要在這時候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它無非是要利用日本人的侵略,來推翻中華民國政府;而不是於危亡時刻,在國民政府領導下去抵擋日本侵略者。可以想像的是,這個有國際背景的「俄式武裝中國」的成立,會給執政者以怎樣的影響和壓力。
就在蘇維埃政府正式成立的11月27日,當天紅三軍團攻陷會昌,次月,鄂豫皖紅軍佔領湖北黃安,各路紅軍紛紛出動,攻陷了十餘座城市,只是圍攻贛州不淂。
國民政府不得不兩面作戰
對於轟轟烈烈的「一二八」抗戰,中共發出號召,要求推翻國民政府。以下原文抄錄《中國共產黨關於上海事件的鬥爭綱領》八條每條的第一句,以顯示其要:
「一、總同盟罷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上海!」「二、民眾自動武裝起來,打倒投降帝國主義出賣民族利益的國民黨!」「三、民眾自動武裝起來打倒帝國主義與國民黨!」「四、總同盟罷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與一切帝國主義及國民黨!」「五、革命士兵與武裝民眾聯合起來,打倒帝國主義與國民黨!」「六、農民自動武裝起來,打倒帝國主義與國民黨!」「七、總同盟罷工與民眾自動武裝起來,反對帝國主義與國民黨壓迫一切革命運動!」「八、反對帝國主義世界大戰,武裝擁護蘇維埃!」(注3)更多的文件都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內的武裝鬥爭在「九一八」以後更加強了,因為國軍為了抵抗日本而被迫分散了兵力。
關於軍事情況
早在1927年剛剛攻下南京、北伐尚未成功之時,總司令蔣介石就把另外三個軍隊勢力人物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分別任命為第二、第三、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並請他們在國民黨內擔任有地方黨務權利的政治分會主席。北伐成功、東北易幟之後,這四大巨頭之外,又加上了在東北統領數十萬大軍的昔日奉軍頭目張學良,還有廣東陳濟棠、雲南唐繼堯、四川劉湘等地方軍閥。國家統一隻是表面現象,軍隊並沒有真正統一在國民政府之下。
隨著北伐成功,縮小全國龐大的軍隊已經成為當務之急。1929年1月1日開始的編遣會議以失敗告終,埋下了全國大規模內戰的導火線。雖然中原大戰結束,有利於中央的統一,但是勢力人物統治地方的基本格局並沒有改變。國民政府軍隊的實際控治範圍仍在江南一帶,加上安徽省。直到九一八事變發生,各個省的勢力人物才逐步團結在國民政府周圍,為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
但是,以推翻國民政府為宗旨的中共紅軍,卻於國難當頭之下,不斷襲擊國民政府軍隊,不曾向日本軍隊發射過一槍一彈。其時,紅軍有三股重要部分,即以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為首的紅四方面軍,控制著鄂豫皖蘇區,號稱八萬人;以賀龍、鄧中夏為首的紅二軍團,大約有三萬人;江西的中央蘇區,包括一軍團和彭德懷率領的三軍團,加上地方軍共約四萬多人。由於中國無休止的長期戰亂,使得農村普遍缺乏糧食,接近崩潰的環境,這就給善於打家劫舍的中共紅軍以存在發展的方便條件。這對於必須抗日的國民政府來說,自然是心腹大患。
軍隊的嚴重情況,是在熱河失守以後。胡適曾著文披露道:「軍隊完全沒有科學的設備,沒有現代的訓練。3月5日宋子文院長發表談話,敘述熱河的情形:『我國守熱河之軍絕無所謂參謀工作,軍事長官消遙後方,遲遲其行。太古式之車輛用作運輸,自北平至前方用駱駝須數星期方能運達。最前線各部隊一無聯絡,高射炮及排壕工具絲毫未備,軍事所受者僅操場之訓練。』他又泛論吾國『養兵數百萬,而器具寙劣,衣食不周,幾為烏合』。這是政府最高官吏的評語。……中國軍官都不會看地圖,我起先還不相信,近日我才相信了。前幾日北平一個機關的負責人對我說:『此次軍隊出發,都沒有地圖。都來問我們要地圖。我們半價買了許多幅蘇甲榮編印的東三省熱河地圖送給他們。』我聽了不勝詫異。」(注4)
關於財政狀況
關於戰爭和金錢的關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位有名的德國將軍說過:「戰爭第一是錢,第二是錢,第三還是錢。」可是在「九一八」事變的時候,以通常的國家所必須的財政標準來衡量,國民政府幾乎無財政可言。
從滿清王朝崩潰到北伐成功、全國統一以前,可以說,中國財政情況之糟糕超乎想像。一、全國有幾個政治中心,各自收稅打仗。北京中央政府的統治當然不能真正達到全國各地,各地沒有資金上繳,就談不上有實際意義的財政預算和支出,1920年以後北洋政府就沒有財政預算,那一年的總收入是四億九千萬圓,支出超過六百萬圓。二、主要收入來自海關。但是從1854年開始,英國人就控制了中國的海關,而且海關的收入,從庚子賠款起,都用來付外債,直接從海關轉付。另外一項重要收入是鹽稅,沿海由英國人控制,內地的大量鹽稅被地方當權者控制,成為地方軍閥的財源。沒有關稅和鹽稅,北洋各屆政府的財政來源,只能依靠借外債,今天看起來,有點荒唐。三、沒有國家級的中央銀行,主要的銀行都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甚至也沒有中國自己獨立流通的貨幣。所以說,幾乎沒有財政可言。
1928年北伐成功以後,西方列強被迫同意中國的關稅自主,美國在這年的7月25日與中國簽定關稅協議,這對中國,意義非同尋常:中國竟然在1931年有三億八千五百萬的收入。這一年,雖然還不能統一鹽稅,但是規定各個鹽務區必須匯寄一定的款項給中央政府,同時也開始徵收菸草稅。國家的中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九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