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北大才子賣肉」更大的驚詫

「北大才子賣肉」引起了很多人的驚詫,但更大的驚詫還是在該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之後,一些部門或單位所做出的反應。一百多家單位、當地人事部門、熱心人都積極地與陸步軒進行聯繫工作事宜。這或許會讓人們為陸步軒感到慶幸,認為他總算有出頭之日了。然而,透過整個事件來看,讓人感到的卻是更大的驚詫。

  驚詫之一,當地人事部門用人的隨意性。出現「陸步軒現象」,面臨壓力最大的當然就是長安區的人事部門了,因為他們給外界一種不重視人才的印象。人事部門當然要改變這種形象。他們主動地找到了陸步軒,邀陸步軒在轎車里長談了十餘分鐘,並問陸步軒為何不去找他們。這句問話的潛台詞其實就是,出了「北大才子賣肉」這樣的事,不應該歸罪於人事部門,要怪只能怪你陸步軒自己,你為什麼不來找我們呢?

  驚詫之二,企業缺少尊重人的起碼良知。有一百多家單位與陸步軒聯繫,但真正想用他的企業卻僅有三五家,絕大多數是想利用媒體對其進行炒作的機會,加入進去,以獲取媒體的關注。企業是看中了這次不出廣告費卻能宣傳自己的機會。

  驚詫之三,「熱心人」的能量真大。陝西省委的一位熱心人願意幫助陸步軒,積極向一個高校進行推薦,學校很快就答應了下來。不知是陸步軒這個人的才氣打動了學校呢,還是這位「熱心人」有更大的本事。試想,能讓一個高校的人事部門點頭的人,是個什麼級別的人呢?現在的「幫助」,是學校真正的理性化選擇嗎?

  上面種種驚詫表明,科學、公正、合理的用人機制真正建立起來並起作用,還有一段路要走。

本文留言

作者音波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