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大事紀 (4.15.-6.24.)


四月十五日 胡耀邦逝世,北京大學出現悼念胡耀邦大字報,並呼籲民主改革。

四月十七日 北京天安門廣場出現藉悼念胡耀邦而進行示威抗議的學生人潮,人數逾萬。

四月十八日 中共因為禁止悼念胡耀邦,引發學生遊行,北京高校數萬人在人民大會堂前靜坐抗議,並提出七點要求。

四月十九日 學生突破中南海警戒線,高呼李鵬出來。深夜,警方強力驅散新華門前學生,引發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各地學生紛紛響應。

四月二十一日 以包遵信、嚴家其為代表的四十七名知識份子發表公開信致中共中央,要求聽取學生意見。

四月二十二日 中共為胡耀邦舉行追悼會,百萬市民夾道送別靈柩。

四月二十三日 北京臨時學生臨時聯合會號召罷課,趙紫陽赴北韓訪問。

四月二十五日 鄧小平在家中聽取趙紫陽、李鵬、陳希同等人匯報學潮清形。鄧稱這不是一般學潮,必須旗幟明反對場動亂。

四月二十六日 人民日報發表「旗幟鮮明反對動亂」社論。上海「世界經濟導報」總編輯欽立被上海市委撤職。

四月二十七日 學生發生中共建政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並衝破軍警防線,國務院發表談話答應對話。

五月一日 學生發表「告香港同胞書」

五月二日 近萬名上海大學生在上海街頭遊行,並在上海市委門前靜坐示威;要求新聞自由,取消對遊行的限制。

五月四日 趙紫陽在會晤亞銀理事及代表團團長時表示,學生們對於貪污腐化以及中共的缺失所表現的廣泛不滿,不是沒有道理,學生仍擁護共產黨,擁護改革。

五月五日 李鵬接見出席亞銀年會代表時說,最近中國大陸不太平靜,出現學生罷課及上街遊行情況,政府不贊成學生的某些做法。

五月十三日 抗議政府拖延,數千名學生舉行絕食。

五月十六日 鄧小平上午會見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下午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與戈巴契夫會麵食表示目前中共仍由鄧小平掌舵,該會晤後來被中共定為「泄漏國家機密罪」。

五月十七日 中共政治局常委會在鄧小平家舉行,鄧提到在北京市區戒嚴;趙紫陽稱他個人有困難,並請求辭職。

五月十八日 中共元老和政治局常委開會,趙紫陽請假。決定廿日零時起北京市部分地區戒嚴。

五月十九日 中共召開黨政軍幹部大會,楊尚昆、李鵬講話時把「動亂」改為「暴亂」。趙紫陽於凌晨到天安門廣場看望學生並勸進食,學生報以熱烈掌聲,宣布停止絕食。有消息稱當晚趙紫陽辭總書記。

五月二十日 中共公布戒嚴令,軍隊奉調入京,電視臺和主要新聞媒體軍管。學生指揮部再次宣布絕食,並有二十萬學生加入。百萬民眾湧上街頭,香港舉行大遊行支持學生。

五月二十一日 鄧小平、陳雲、李先念、彭真、鄧穎超、楊尚昆、薄一波、王震等八位中共元老在鄧家開會,批評趙紫陽不適任總書記,並討論到總書記的繼任人選。

五月二十二日 北京學生與軍人發生流血衝突,北京市民組織軍隊入城。

五月二十三日 學生與北京民眾,包括幹部、軍竟、新聞、司法各行業舉行戒嚴後最大規模示威,外電稱有二百餘萬人。

五月二十四日 人大委員萬里提前由美國返國,中共隨即稱其身體不適暫居上海。

五月二十五日 李鵬發表致戒嚴部隊官兵及三總部的慰問信,號召軍隊要旗幟鮮明的同極少數人的陰謀做堅決鬥爭,北京百萬市民續遊行,要求萬里歸來,李鵬下臺。

五月二十六日 陳雲在中央顧問委員會會議中公開表示擁護楊尚昆和李鵬五月十九日的講話。

五月二十七日 政協主席李先念及在上海的萬里表態支持楊尚昆、李鵬的五一九講話。北京高校聯合會與天安門廣場學生指揮部因撤與不撤,意見相左發生內鬨。

五月二十八日 天安門絕食學生指揮部宣稱堅持靜坐到六月二十日人大召開八次會議,全球華人大遊行聲援學生行動。

五月三十日 學生在天安門廣場樹立「民主女神」像。

五月三十一日 中共當局組織市郊農民遊行支持李鵬。

六月一日 中央軍委正副主席鄧小平、楊尚昆致函慰問戒嚴部隊。

六月二日 北京火車站解放軍操練展示實力。一輛軍用車困在市區飛馳造成三死一傷,激起民憤。

六月三日 數萬部隊凌晨進入市區開向天安門,北百萬群眾圍堵後撤。武裝部隊在西單及新華門向群眾發射催淚彈,並強力就出被困的軍隊和軍火武器。

六月四日 凌晨,數十萬解放軍攜帶重裝備武裝入城,血染天安門,民主女神像被拆,學生被迫撤離。具體死傷人數至今無統計公開。

六月六日 中共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在北京加開記者會,將六四慘案指為「反革命分子」與解放軍發生衝突,謂死亡民眾「罪有應得」。包括英國、法國、瑞士等國對中共施以經濟制裁。

六月九日 鄧小平接見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對「在平息反革命暴亂犧牲的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對受傷的共軍官兵和公安警表示慰問。

六月二十四日 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經由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選任中央總書記。同時增選江澤民、宋平、李瑞環為政治局常安;免去胡啟立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芮杏文、閻明復中央書記處書記對職。以「支持動亂、分裂黨」罪名,撤銷趙紫陽中央委員總書記、中央軍委會第一副主席之職。


中國時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