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地居民傳說中的維拉科查神話,版本縱有不同,基本情節卻是一致的。故事開始時,一場大洪水淹沒整個大地,太陽的消失使人間陷入茫茫黑夜中。社會分崩離析,老百姓流離失所。就在這個時候:
南方忽然來了一個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白人。此人法力無邊,將丘陵轉變成山谷,從山谷築起高聳的山丘,讓溪水流淌出石隙……①
記錄這個傳說的早期西班牙史學家告訴我們,他是在安第斯山區漫遊的旅程中,從同行的印第安人嘴裡聽到這則故事:
而他們是從父親口中聽到這個世世代代通過古老歌謠流傳下來的故事……他們說,這個白人沿著高原上的路徑往北行走,一路施展法術,留下許多神奇的事跡,但此後人們再也沒看見過他。行蹤所至,他總會以無比的慈悲,苦口婆心勸導人們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建立一個詳和的社會。大多數地區的老百姓都管他叫帝奇.維拉科查(TicciViacocha)……②
其他地區的印第安人則稱呼他華拉科查(Huaracocha)、孔恩(COn)孔恩.帝奇(Con Ticci)、康恩.帝基(Kon Tiki)、蘇奴帕(Thunupa)、塔帕克(Taapac)、圖帕卡(Tupaca)或伊拉(llla)。他多才多藝,既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也是彫刻家和建築師。根據一項記載:「他在陡峭的山坡上開闢梯田,建立一道道堅固的牆壁支撐田畦。他開鑿溝渠,灌溉農田……他日夜奔波,為老百姓謀福利。」
維拉科查也是教師和醫療家,時時為老百姓解除身心的苦痛。據說,「所到之處,他治療無數病患,讓所有盲人都恢復視力」④
然而,這位滿懷慈悲、諄諄教誨百姓、具有超人能力的大善人,個性中也有暴戾的一面。生命遭受威脅時(此事發生過好幾次),他會請求上蒼降下天火:
他一路宣揚教化,創造一樁又一樁奇蹟,最後來到卡納斯(Canas)地區一個名為卡查(Cacha)的村莊……附近的老百姓不聽他的教誨,挺身反抗他,威脅用石頭砸死他。他們看見他跪在地上,舉起雙手伸向天空,彷彿祈求上蒼幫助他解除困厄。印第安人宣稱,就在這當口,他們看見天空出現一簇火光,往他們頭頂降落下來,把他們團團圍困。在驚慌失措下,他們紛紛跑到他身邊,請求這個他們打算殺害的人放他們一條生路……他一聲令下,天火登時熄滅;那些石頭已經全都被火燒溶,連最大的石頭也變得軟綿綿的,如同軟木一般。印第安人繼續陳述:這件事發生後,他離開卡查村,來到海
邊,舉起斗篷走進波浪之中,不再回來。印第安人看見他消失在大海中,就替他取了個稱號「維拉科查」,意即「大海的浪花」⑤
這些傳說對維拉科查外貌的描述都是一致的。例如,在《印加人的傳說》(SumayNarracionde los Incas)一書中,16世紀西班牙史學家胡安.迪貝唐佐斯(Juan deBetanzos)指出:根據印第安人的傳說,維拉科查「身材高大,臉上蓄著一臉鬍鬚,身上披著一襲白色長袍,腰間繫著一條皮帶。」⑥
其他記載雖然源自許多不同的安第斯山區民族,但對這位謎樣人物的描繪卻頗為相似。根據其中一個傳說:
他身材中等,留著鬍子,穿著長袍……他年過半百,滿頭灰髮,身體削瘦,走路時手中握著一棍枴杖。他對當地的土著十分慈愛,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女。他周遊各地,到處留下神奇的事跡。只要他伸手觸摸,病人就會豁然而愈。他通曉每一種方言,甚至比本地人說得還流利。土著稱呼他蘇奴帕、塔帕卡(Tarpaca)、維拉科查一拉帕查(Viracocharapacha)或帕查坎(Pachaccan)……⑦在一個傳說中,蘇奴帕一維拉科查被描述為「身材魁梧的白種人,容貌十分威嚴,令人望而生畏。」⑧根據另一項記載,他是一個相貌堂堂的巨人,眼睛湛藍,臉上留著鬍鬚,不戴帽子,身上穿著長及膝蓋的無袖上衣。有一個傳說提到他晚年的生活。據說,他備受土著尊敬,常受邀「諮商國政」。這時他已經是一個「鬚髮垂肩,身穿長袍的老人了」。⑨
開創黃金文明
傳說中的維拉科查,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給秘魯印第安人帶來文明和教化。據說,他來臨之前,「人們生活在混亂的狀態中,赤身露體,有如一群野蠻人。除了洞穴,他們沒有別的居所;每天他們從洞穴中爬出來,到野外尋找食物充飢」。⑩
維拉科查改變了這一切。根據傳說,他替秘魯印第安文化開創一個黃金時期,為世世代代子孫所懷念。所有的傳說都強調,維拉科查以悲天憫人的胸懷,展開教化百姓的工作,除非萬不得已,絕不使用武力。他以身作則,循循善誘,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百姓,為他們建立一個文明的生活方式。人們永遠記得,他把文明社會所需的各種技藝引進秘魯,諸如醫療、冶金、農耕、畜牧、文字書寫(據印加人說,維拉科查倡導文字的使用,後來卻被子孫遺忘)。他引介給秘魯人的還有一套精深的工程和建築知識。
庫茲科城中的印加式石造建築物,施工品質之精良,已經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在這座古城中仔細查訪後,我卻驚異地發現,這兒的所謂印加石造建築,以考古學的標準來衡量,絕非全都是印加人的作品。這個族群的確擅於使用石頭;毫無疑問,庫茲科地區許多紀念碑確實出自他們之手。但是,城中一些比較出色的建築物,看來似乎是印加之前的文明所建的。種種跡象顯示,印加人的主要貢獻在於修復古建築,而不在於興建。
同樣地,貫穿龐大印加帝國全境,設計十分精良的公路網,也可能不是印加人修建。上文提到,兩條平行的幹道自北向南穿越印加國境:一條沿著海岸,一條通過安第斯山區。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印加帝國總共有15000多英里路面平整、經常使用的道路,而我一直以為這些全都是印加人修建的。經過仔細查訪後,我現在敢斷定,這個公路網極可能是印加人從更早的文明繼承下來的。他們的貢獻在於修復、保養和統合一個早已存在的交通體系。事實上,專家們到現在都不能確定(雖然他們不願承認),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公路究竟有多古老,負責修建的人到底是誰。
本地的傳說更加深了這些公路的神秘色彩。根據這些傳說,秘魯的公路網和優異的建築物,不但「在印加時代早就已經存在」,而且,兩者都是好幾千年前出現在這兒的「赤髮白種人的作品」⑾
根據本地一個傳說,伴隨維拉科查前來秘魯的是兩種「使徒」:一種是「神兵」(Huaminca),一種是「天將」(Hayhuaypanti)。他們的任務是將主上的訊息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⑿。
其他傳說還提到:「孔恩.帝奇在一群隨從簇擁下返回……」;「孔恩.帝奇召集他那群被稱為維拉科查人的徒眾」;「孔恩.帝奇差道全部徒眾前往東方,只留兩個在身邊……」⒀;「一位名為孔恩.帝奇.維拉科查的主公,率領一群徒眾從湖中走出來……」;「於是,維拉科查徒眾奉主上之命,分頭前往各個地區……」⒁
魔鬼的傑作
古老的薩克賽畢曼(Sacsayhuaman)城堡,坐落在庫茲科北郊。一天晌午,天空滿佈鉛灰色的雲層,我們結伴來到城堡中。一股陰冷的微風刮過荒涼的高原。我爬上階梯,鑽過一座門楣高聳、為巨人建造的石門,沿著一排排迂迴曲折的高牆走進城堡。
我昂起脖子,望著頭頂上那一塊巨大的花崗石。這塊12英尺高、7英尺寬的大石頭,重達100多噸,肯定不是天然的產物,而是人工雕鑿成的。經過一番彫琢(工匠的手法看起來極為輕巧流暢,彷彿在揉搓一堆蠟或灰泥似的),石面上呈現出各種形狀的棱角,和諧得有如交響樂一般。跟這塊花崗石井然不紊地並列在一起的,還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多角形大石頭,有些安置在它上方,有些在下方,其他則豎立在兩旁。
這些精心雕鑿的大石頭中,有一塊高達28英尺,重達361噸(約相當於500輛家庭用轎車)。望著這顆石頭,我心中禁不住湧起一連串疑問。
印加人(或者更早的其他民族)如何有能力從事規模如此龐大的石頭工程?他們怎麼能夠將這些巨大的石頭切割、雕鑿得如此精確?他們使用什麼交通工具,從數十英里外的採石場搬運來這些大石頭?他們採用什麼方法,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些石頭挪來挪去,懸吊在半空中,組合成一道道壯觀的石牆?根據一般學者的看法,這個民族連車輛都還沒有發明,更不必說能夠舉起數十塊奇形怪狀、重達100噸的大石頭,將它們排列成迷宮樣三度空間圖案的機械。
我知道,早期的殖民地史學家目睹這些巨石時,也跟我一樣感到十分困惑。例如,備受敬重的16世紀西班牙史學家維加(Garcilaso de Vega)探訪薩克賽華曼城堡時,就曾驚嘆不已:
探訪這座城堡前,實在很難想像它的奇特設計;親眼目睹這座城堡後,才發現它在整個建構上的確稱得上鬼斧神工,使人懷疑它是魔鬼的傑作,絕非出自人類之手。整座城堡使用無數巨大的石頭構成,令人不禁驚嘆:當初印第安人如何採集,如何搬運這些石頭……如何以無比精確的手法雕鑿這些石頭,將它們堆疊成一座城堡?當時的印第安人並未擁有足以穿鑿、切割、打磨這些石頭的鋼鐵器械,也缺乏能夠搬運它們的牛和車輛。事實上,當時全世界都找不到能夠搬運這些石頭的牛和車輛,因為這些石頭體積實在太龐大,而當時秘魯的山路也委實過於崎嶇……⒂
維加也提到一樁耐人尋味的選聞。根據他在《印加皇朝述評》一書中的記載,古時有一位印加君主,試圖效法興建薩克賽華曼城堡的先人,在工程上建立他的功業。他打算從數英里外運來一塊巨石,樹立在城堡中,以增添它的光彩:「2萬餘名印第安人牽引著這塊大圓石,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進發……。途中,石頭忽然墜落懸崖,壓死3000餘名工人。」⒃在我查閱過的所有史籍中,只有維加提到,印加人確實曾經使用--或試圖使用--巨大的石頭,從事薩克賽華曼城堡式的工程營造。這段記載顯示,當時的印加人並未具備這種建築技術,以至於釀成數千工人慘死的悲劇。
當然,光憑這件事並不能證明什麼。然而,維加的報導卻加深了我對這座偉大城堡的疑惑。我望著聳立在眼前的石堡,心中不免懷疑,它極可能是某個更古老、科技上卻更先進的民族在印加時代之前興建的。
我又想起,考古學家替道路和干石牆之類的建築物鑑定精確的興建日期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它們的建材不含任何有機化合物。在這種情況下,碳-l4。和熱發光鑑定法根本派不上用場。儘管新的鑑定法,諸如氯-36正在積極發展中,但距離實際的應用還很遙遠。因此,在鑑定技術取得突破之前,一般「專家」對印加文化的看法,大多只能視為猜測文辭,充滿主觀成見。由於印加人長期「使用」薩
克賽華曼城堡,有些學者就據此斷定,這座古堡是印加人「建造」的。「建造」和「使用」是兩碼於事,中間怎能畫上一個等號呢?說不定,印加人來到此地時,看見有一座現成的城堡,就毫不客氣地搬進去住,據為己有。
果真如此,那麼,當初興建這座城堡的人究竟是誰?
根據古老的神話和傳說,興建這座城堡的是維拉科查人--一群滿臉鬍鬚、皮膚白皙,號稱「天兵神將」的異鄉人。
周遊秘魯的旅程中,我繼續查閱16、17世紀西班牙冒險家和人種學者的著述。對於遠古的、歐洲人入侵之前的秘魯印第安神話和傳說,他們記載得頗為翔實。最引人注意的是,這些傳說一再強調,維拉科查的來臨跟一場淹沒整個世界,消滅大部分人類的大洪水有關。
註釋:
①《南美洲神話》,74頁。
②同上。
③克雷門士.馬爾肯編譯《印加人的禮儀和法律》,第48卷,124頁。。Clemens R
.Markhem,trans.and ed,Narratiues of the Rites and Laws 「of the Yncas.
Hakluys Society,London,1873.VOl.XLVⅡ,P.124
④《南美洲神話》.74頁。
⑤同上,74∼76頁。
⑥同上,78頁。
⑦同上,81頁。
⑧約翰.漢明《印加淪亡中》97頁。John Hemming The Conquest of the
Incas,Macmillan,London,1993,P.97.
⑨《南美洲神話》,78頁。
⑩同上,72頁。
⑾伊格納修斯.唐納裡《亞特蘭提斯:洪水前的世界》,394頁。Ignatius
Donnelly,Atlantis:The Antediluuian World,Harper &Brothers,New
York,1882,P.392
⑿《世界神話與傳說百科全書》,657頁。
⒀雷拉.薩維爾《神話與傳說百科全書:大洋洲、澳洲與美洲》,179∼180頁。
Sheila Savill,ed,Pears Encyclopaedia of Myths and Legends:Oceania,Australia
and the Americas,Pelhem Books,London,PP.179∼180.
⒁《南美洲神話》,76頁。
⒂維加《印加皇朝述評》,233頁。Garcilaso de la vega,The Royal
Commentaries of the Incas,Orion Press,New York,1961,P.223.
⒃同上,237頁。
- 關鍵字搜索:
- 上帝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