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你被誰拋棄
標誌性企業紛紛遷移?城市缺乏向心力?去年歲末,一篇名為《深圳,你被誰拋棄》的文字引出軒然大波。誰也無法拋棄深圳,市長擲地有聲。而你,又如何看待今日之深圳?深圳命中注定要成為一個開創中國新時代的幸運兒。
2002年10月12日,深圳,陽光明媚。
蓮花山上,小平同志目光深邃,步履矯健┅┅
蓮花山下,第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隆重開幕。這一年一度的高交會不但是深圳市全力以赴的重要經濟活動,同時也成了深圳市的一大節日和勝景。每屆高交會都有成千上萬的觀眾湧入會場,不少人就是為了看一個新奇。不過,與往屆相比,今年的高交會多少讓深圳人有一點沈重,因為不久前傳出消息,在深圳本土發展起來的兩大高科技企業──中興和華為擬把總部遷往上海!在中國四大通訊設備商「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之中,中興和華為在這個稱呼中雖然靠後,但這兩大企業的實力卻居於前列。作為深圳的兩大骨幹企業,中興和華為對有志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深圳可謂意義重大,因此,無論中興和華為要「棄」深圳而去的消息是真是假,都足以震撼直插雲霄的賽格廣場。
對於深圳來說,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02年9月16日平安保險於上海宣布,將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投資20億元建造平安金融大廈,據稱這座大廈「約有交通銀行大廈和中銀大廈合起來大小」。這聽起來好像是深圳企業北上擴張,但據業內人士稱,平安保險的核心業務部門已基本遷往上海,包括不久前遷出的的集團投資管理中心,平安保險已經「金蟬脫殼」──公司實際上已遷往上海,但名義上的總部還留在深圳。2000年以來,關於平安保險欲遷上海的傳聞一直不斷,平安保險也似乎特意避開這個話題,在「遷都」問題上採取了低調的逐步轉移策略,因而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令人震撼的消息接踵而至。有媒體披露,招商銀行遷址上海一事正在全面論證之中。儘管「遷都」消息馬上被招行高層否認,但招商銀行似乎也在實施和平安保險相同的策略,逐步脫「殼」。早在去年,招商銀行已經把信用卡中心遷至上海,經過一年的良性運作,招行信用卡中心將於2002年12月1日正式向全國發行貸記卡。招商銀行同平安保險一樣,都是深圳本土發展起來的金融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之後都成為在國內有影響有競爭力的大型金融企業,而且招商銀行還是深圳市排名第一的納稅大戶,因此招商銀行總部如果遷往上海的話,對深圳的打擊可想而知。
金融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如同地王大廈和賽格廣場一樣,支撐起特區經濟的絢麗天空。招行和平保,是深圳金融產業的龍頭;中興和華為,是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骨幹。如果這四大金剛脫「殼」而去,深圳的金融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無疑被釜底抽薪,深圳還能有未來嗎?縱覽風雲的地王大廈和賽格廣場還能風光依舊嗎?
除了這四大金剛的「遷都」傳聞外,還有一些已經是事實但似乎不重要的消息──中信證券總部擬回遷北京,去年才在深圳成立的漢唐證券總部已遷往上海,另外,全球500強之首的沃爾瑪在未來一段時間沃爾瑪將會把採購總部由深圳北遷到上海。沃爾瑪「遷都」不但嚴重打擊了深圳建設國際物流中心的信心,而且給深圳吸引外資的努力潑上一瓢冷水。眾所周知,跨國大公司在深圳設立分公司的本來就很少(一般都會選擇上海、北京、廣州以及西部的成都),更不用說地區總部了。因此,如沃爾瑪真的再將採購部遷往上海,那將對深圳構成巨大壓力。實際上,近年來深圳引進的外資雖在增長,但主要還是來自香港的資金,統計顯示,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對深圳的投資呈遞減趨勢。
一江春水向東流,各路人才也隨潮流而動,把目光投向長三角地區。90年代以前,深圳及其周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曾是各路人才爭相湧入的熱土,導致中西部省市一度有「孔雀東南飛」之怨。目前深圳雖然仍是就業熱點城市,寶安北路的人才大市場雖然依舊是人頭攢動,但深圳對人才的吸引力卻已今非昔比了。最近的一份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表明,上海與北京是大學生心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學生將上海作為第一就業目標,北京以27.67%居第二位,深圳以12.13%位居第三。當然,深圳現在人才引進目標趨向高級。80年代,深圳依靠各省市調進人才成就了一個現代化的特區,90年代深圳著力引進重點大學人才迅速發展了金融業何高新技術等產業,21世紀深圳將重點引進海外留學人員以推動深圳的二次創業和發展。為此,深圳推出了引進海外人才七大舉措,著力打造國際人才「自由港」,到2002年9月30日為止,深圳市共引進了751名海外留學人員,這個數字在去年全年引進人才總量283人的基礎上已經翻了一番,顯得形勢很好。但上海、北京、廣州似乎對「海歸派」更有吸引力。正在建設人才高地的上海,是「海歸派」首選的城市。2001年,上海吸引海外留學人員比上年增長了95%。在此落戶的近2000家「海歸派」企業,幾乎佔據了全國「海歸派」企業的半壁江山。到今年9月,上海就已吸引海外留學人員3萬多人,同時期的北京和廣州吸引人才的勢頭也很猛。對於這種情況,業內人士認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吸引力不如北京、上海,是由於這兩個地方的跨國公司更多,導致人才聚集效應。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深圳對面的香港人普遍希望北上上海、北京工作。據香港政府最近對香港市民的一項調查表明︰70%的香港人願意降低10%左右的薪水到內地工作,44%的香港人選擇上海,9%的人願去北京,選擇廣東的佔22%,上海成為港人首選的城市。據說,在香港有一句流行的話──你多久沒去上海了?
顯然,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和人才正把目光拋向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在這場關於21世紀經濟話語權的競爭與高級人才的爭奪之中,深圳顯然已經落於下風。沒有了政策優勢,又受制於經濟地理條件,深圳的這種劣勢在競爭中越來越明顯。
深圳,曾經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曾經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曾經創造了諸多奇蹟的經濟特區,曾經是光芒四射的年輕城市,但到現在似乎已黯然失色。
歷史的選擇
為什麼要拋棄深圳?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問,當初為什麼會選擇深圳?
1979年,共和國百廢待興,但春寒猶料峭。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激昂時代,只有改革,共和國才能看到希望的田野,只有開放,共和國才能展開春天的故事,而改革開放的突破口在哪裡呢?鄧小平注意到南海邊的這個小漁村,就在這裡劃了一個圈。這個圈的份量和意義不必多說,但在當時卻引起了爭議。創辦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和突破。然而,國內對辦特區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擔心是搞資本主義。爭論的結果是經濟特區還是要搞,但要與作為社會主義主體的內地隔絕開,於是在深圳特區邊上樹立了一道水泥牆,以此隔開經濟特區和內地。這道水泥牆就是香港人和深圳人所說的二線關(深圳與香港之間為一線關),深圳人對於這道關有愛有恨,下面我們再詳細來談它。
時代選擇了深圳,但也只有深圳才能擔當時代賦予的重任。深圳,毗鄰香港,以這個地理優勢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的確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只有兩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達地區(澳門太小,經濟也不發達),那就是香港和臺灣。廈門具有面向臺灣的地理優勢,在1979年7月與深圳、珠海、汕頭同時被國務院確定試辦經濟特區,但廈門與臺灣之間大海相隔太遠,交通不便,地理優勢顯然不如水陸相連的深圳和香港,而且廈門當時還是軍事前沿陣地,不像深圳口岸一直和香港保持著緊密來往。可以說,深圳命中注定要成為一個開創中國新時代的幸運兒。事實上也是這樣。到20世紀末,人們回首中國經濟特區20年的發展里程時,發現中國五大經濟特區(1988年4月13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中只有深圳特區的發展最好,深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廈門和汕頭因走私而元氣大傷,珠海至今仍在吞嚥當年重複建設的苦果,海南則飽嘗了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帶來痛苦。
但是,深圳特區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深圳特區的建設是從蛇口開始的,從荒山野嶺的「蛇口」起步,其中之艱辛可想而知。在「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建立之初,建設者們喊出了一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但就是這個在現在深入人心的口號卻在當時招來全國一片抗議之聲。現在中央電視臺正在播出的《激情年代》就反映了這段真實的歷史。現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牌依然屹立在蛇口工業區,依然成為特區精神的標誌之一。到了1984年,深圳特區已經初具規模,但海外媒體這時候卻說中國經濟特區就是建高樓大廈,同時國內對特區是否成功的疑問不斷,對於中國是否需要辦特區仍不能理解。1984年1月24日至2月17日,鄧小平去南方,特地視察了深圳、珠海、廈門三個特區。經過考察,他對特區的成就表示滿意,並分別為三個特區題詞,給深圳的題詞是︰「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此後,關於深圳發展道路的爭論才逐漸淡化下來,深圳也打破了從前依靠外貿出口的產業格局,在繼續發展以輕工、服裝、手錶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體的「三來一補」工業外,開始和中國科學院合作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從此開始了嶄新的發展,於是有了現在的康佳、賽格、華強、飛亞達和華為等。1987年6月12日,鄧小平再次就特區發表講話說︰「現在我可以放膽地說,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決定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懷疑都可以消除了。」
深圳經濟特區是成功的。多年來,深圳不但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盡早實現深港銜接,作出了巨大貢獻,發揮了任何其他地區所無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成功地擔負了窗口和試驗田的作用。1992年鄧小平第二次到深圳後,深圳又開始了新的騰飛。80年代,160米高的國貿大廈以「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創造了「深圳奇蹟」;90年代,383米高的地王大廈又以「九天四層樓」創造了新的深圳速度。現在,深圳為完成深港銜接的歷史任務,正在繼續快速運轉。80年代深圳建立了第一家中科院與地市合辦的深圳科技工業園,科技園在建設早期一時間成為國內各地建設高新技術園區的藍本;90年代深圳成功舉辦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時代的變遷
但是,1998年以來深圳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緩,發展活力逐步下降。其原因首先來自河對岸、海那邊的香港。
香港,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成功地從製造業主導經濟體系轉型至服務業。在這個過程中,香港不僅是深圳出口的主要對象,也是深圳的最重要海外投資來源,而且香港人也是深圳消費的主力軍。香港對深圳的投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而且由於近年來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對深圳的投資呈遞減趨勢,香港對深投資更顯重要。在消費方面,香港人紛紛北上置業、娛樂極大地促進了深圳消費。在深圳有個笑話,說深圳對港人消費頗有微辭,認為港人不僅抬高了深圳的房地產價格,而且也提升了深圳「小姐」的身價,對深圳人消費不利。另外,近年深圳方面一直竭力促進深港之間24小時通關,以更方便港人北上消費,但香港方面反應冷淡,二者矛盾隱約可見,但也顯示了港人北上消費對深圳的影響。出口、消費以及投資是國民經濟增長的三套馬車,而在深圳經濟的三套馬車中香港都顯得舉足輕重。
自1997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一蹶不振,其中香港四大行業表現尤甚。過去十多年來的地產泡沫不但令香港經濟急速增長,同時也導致租金及薪酬上升,削弱了香港作為金融及服務中心的競爭力,尤其在金融風暴後表現更為突出。回顧香港的經濟狀況,自1974年至1997年間,二十多年來香港從未出現過通縮,但自金融風暴後,消費物價便一直持續下調,增長比率由正變負,於1999年8月更出現負6.1%的新低,目前香港業界陷入40年以來的最低潮。儘管深圳依托國內良好的經濟形勢,經濟還能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香港經濟的持續低迷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在逐步擴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從局部試驗性的階段開始向普遍改革推進。搞市場經濟、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接軌,已經成為全中國的要求,不能再把優惠侷限於幾個特殊的區域。而這也意味著,在中國加入WTO的背景下,經濟特區正在越來越失去其特殊性。儘管每一個經濟特區都不願意放棄其特殊性,但它們仍然不能不接受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現實︰經濟特區在中國的歷史使命已經完結。加入WTO後,「經濟特區」似乎更沒有存在的理由,因為經濟特區是與WTO的精神相違背的。可見,在對外與對內開放的雙重壓力之下,經濟特區的存在已經喪失了重要的政策基礎,窗口作用顯著下降的深圳難以再享有特殊政策和照顧,來擔負改革試驗田的重任。此外,深圳需要直接面對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競爭。然而,對深圳經濟打擊最大的還是2000年深圳交易所停止發行新股,導致深圳的資金流量減少,直接影響了深圳金融業以至整體經濟的發展。
資本的興衰
「深圳經濟特區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也是金融業大發展的歷史。」
這是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黃麗滿同志在2002年09月26日的講話。這個評價很到位,而且可以進一步說,深圳經濟特區這12年(1990-2002)的發展歷史,就是金融業大發展的歷史。金融業已經成為深圳經濟的一根臺柱。
說到深圳的金融業,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招商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
作為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先行者,招商銀行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招商銀行由招商局出資人民幣一億元,於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在深圳蛇口正式掛牌成立。經過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截止2001年12月底,招行總資產已逾3000億元,累計實現稅利逾231多億元。在英國《銀行家》雜誌「世界1000家大銀行」2002年度排名中,招商銀行位居第273位,已經
- 關鍵字搜索:
-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