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作為東道主,自然是會議的風頭人物,但此次會議還成就了另一個人物──博鰲亞洲論壇代理秘書長張祥。
*張祥是交大管理學院院長
張祥何許人也?原來,他屬於「上海幫」,曾擔任上海市外經貿委副主任,後升任外經貿部副部長。其時他還是中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去年,他年齡到線,「上海幫」總管家曾慶紅替他預備了三條後路──一是當WTO的大使,二是到中國貿促會接替俞曉松,三是到博鱉論壇當秘書長。由於博鱉的經費最充足,據說達一億二千萬人民幣。張祥最後「明智」地選擇了博鱉,因而在此次博鱉首屆論壇上出盡風頭。
張祥以黨官的身份又當了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反對「黨學不分」的曾慶紅卻「玉成」了他,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曾慶紅「只候不補」
十幾年來,曾慶紅鞍前馬後為江澤民鞏固權力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上海幫」的「第二把手」,但十幾年來,他的仕途並不「順暢」。
曾慶紅一九八六年就擔任上海市委副書記,本來一九八七年的中共「十三大」,就有條件擔任中央委員或中央候補委員,但他沒有當上。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時,江澤民雖已是中共總書記,但「被廢危機」剛過,因而不敢輕舉妄動,結果當時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的曾慶紅還是連中候委都當不上,為「十五大」不能當政治局委員埋下伏筆。一九九三年,曾慶紅升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其時他連中央委員都不是,創下中央辦公廳主任不是中央委員的先例。
一九九七年,中共召開「十五大」,時鄧小平已死。江澤民雖大權獨攬,但要讓曾慶紅坐太空梭連升四級當政治局委員,也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曾慶紅只能屈居政治局候補委員。
一九九九年年匠,天賜良機,政治局委員謝非去世,曾慶紅在政治局候補委員中排名第一,本應「順理成章」地升任政治局委員,
二OOO年秋,中共召開十五屆五中全會。當時,海外中共問題觀察家普遍認為,曾慶紅將在此次會議上升任政治局委員。誰知會議公布一發表,海外中共問題專家大跌眼鏡,曾慶紅居然沒「扶正」。
*逼朱鎔基辭清華管理學院院長
曾慶紅之所以沒被扶正,關鍵就是朱鎔基、李瑞環等一大批政治局常委、委員反對。
五中全會的挫折一度使曾慶紅意興闌珊。二OOO年十月的華北大演兵和十二月的澳門回歸一週年,人們發現江澤民的鞍前馬後少了曾慶紅。
曾慶紅對此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朱鎔基於一九八四年開始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他經常說退休後要到清華大學教書。清華大學一直為朱保留一間辦公室。朱鎔基曾多次表示,總理干一屆就退休。此話使許多七十歲以上還戀棧權力者很不高興。曾慶紅則認為朱鎔基是有後路才要退休,而且公開自己要全退而脅迫江澤民、李鵬不想全退的一齊退,對江、李並不公平,因而想出了斷朱鎔基退路的「妙計」。
去年年初,曾慶紅在一次中央會議上突然發難,說黨內有一些人經常干預大學的工作,造成黨學不分。長此下去,「黨將不黨,學將不學」。這當然是針對朱鎔基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說的。
*朱鎔基奚落「上海幫」
朱鎔基為了不讓人家對他退休說閒話,因而決定辭去清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職務。為了鄭重其事反擊曾慶紅的誣蔑,去年六月,他特地到清華大學演講,宣布辭去院長職務,以表示自己沒有「退路」也要退休的決心。
朱鎔基以「政務繁忙」提出辭職。當時就有許多人很奇怪:臨退休才說「政務繁忙」要辭職,這可是對以前說過的退休了要到清華大學教書出爾反爾。這是為甚麼呢?朱鎔基更是講了氣話:「我今天和清華說再見,以後就不會常回來。事實上,以後我也不會再來這裡了。」好像還有點「賭氣」,說明退休以後也不會再到清華大學教書了。
另外,朱鎔基還說:「我今天來是正式辭去院長一職,也請在座的其他院系的同學作個見證人,教育部長陳至立也是見證人了。」特別指當時陪同他到清華的「上海幫」的陳至立是見證人,這是故意奚落「上海幫」,向「上海幫」表示不稀罕「院長」職務。
曾慶紅以「黨學不分」逼朱鎔基辭去清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職務,然而卻幫助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祥當上博鱉亞洲論壇秘書長。不知他用的是甚麼標準。
*朱鎔基怕出現兩個「核心」
早在上海時代,朱鎔基對曾慶紅死抱江澤民大腿的作風就很看不慣。曾慶紅當然心知肚明,所以「六四」之後趕快隨江澤民進京。
近年來,曾慶紅地位不斷提高,權力不斷膨脹,已威脅到鄧小平指定的「第四代核心」胡錦濤的地位。為共產黨的「安定團結」大局計,朱鎔基反對曾慶紅地位繼續上升,幾次對曾慶紅補入政治局投反對票,所以曾慶紅在去年十五屆六中全會仍沒補入政治局正職。朱還在討論「十六大」人事的會議上三次反對曾慶紅當政治局常委。
朱鎔基對曾慶紅的態度,影響到他與江澤民的關係。去年九月,朱鎔基訪問歐洲,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曾說:「人老了,不會再任總理。」結果回國後遭到江澤民的批評。當然這也有另一原因,就是江澤民認為朱鎔基「以退為進」,逼他「全退」。
自此之後,朱鎔基再也不敢在公開場合提退休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曾朱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