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承襲了《周易》重德的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養生觀。
《內經》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遙過百春」的先決條件。俗話說得好:「底無私天地寬」。道德高尚的人虛懷若谷,寬宏大量,心地善良,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懼,心廣體舒。
魯哀公曾向孔子請教,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壽。觀世人凡氣質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貌之重厚者壽,言之簡者壽。蓋溫和也,慈良也,寬宏也,重厚也,簡點也,皆仁之一端。其壽之長,決非猛厲。殘忍、偏狹、輕薄、淺燥者之所能及。」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條顛扑不破的真理:「養德養性無二術」。縱觀歷史我們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壽」,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諾言,晚年「讀《易》,韋編三絕。」七十高齡後仍堅持著書立說,誨人不倦,造福於子後代。
唐代名醫孫思邈壽高德劭,被後人傳為佳話。他不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養,「心誠意正」、「順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百歲後仍登山採藥,出診行醫攻讀《易經》,撰寫醫籍。孔孫兩氏的輝煌人生向人們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壽」的必然結果當為後人養生的楷模。
《周易研究》
- 關鍵字搜索:
- 《周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