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政道先生關於清華和哈佛學生的比較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揭曉了,很遺憾,一個中國人的名字都沒有。去年高行健先生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引發了國內外中國人對諾貝爾文學獎的爭議,這爭議至今仍未平息。但爭論的雙方都承認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還是比較公正的。筆者之所以想發點謬論,是因為受李政道先生最近在北京大談清華和哈佛學生的啟發。李先生認為清華學生的素質高於哈佛的學生,言下之意中國的教育質量高於美國。作為諾貝爾獎得主的李先生在物理學上的成就還是令人欽佩的,可惜的是李政道先生不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學術泰鬥,那批二年前跟隨李先生的「卡什比」精英們今又
何在呢?

  今天世界上大概沒有多少人懷疑中國人的智慧。科學啟蒙大概和民主的概念一樣是隨著1919年「五四」運動的興起在中國傳播開的,至今還沒有100年的歷史。中國人從愚昧到李政道先生和楊振寧先生1957年首次榮獲諾貝爾獎經歷了38年的時間。這期間軍閥混戰,國共分裂,八年抗戰,國共內戰,國家可謂動盪不安。然而從抗戰勝利到李政道先生和楊振寧先生首獲諾貝爾獎也只經歷了12
年的時間。反觀中共建國五十二年來,一個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沒有培養出來。有人可能會說前二十七年(1949-1976)都在搞運動,尤其是文革10年,整個國家都到了崩潰的邊緣,哪裡還談得上發展科學。如果說前二十七年我們可以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為之辯護的話,可是從1977年到現在,世界上還有人比中國人對科學更崇拜的嗎?從1978年到2001年這二十三年的時間
裡,哪個國家的留學生有中國的留學大軍龐大?可是我們當中有誰在學術上超過了李政道先生呢?這到底是為什麼?

  筆者認為毛病是出在教育體制上。中共建國之前(稱為舊中國)中國的教育體制基本上是參照西方的,應該說是比較合理的。而舊中國的教育體制中最寶貴的東西是基本上做到了學術自由。這期間尤其是以蔡元培先生二十世紀初主持北大和抗日戰爭期間成立的西南聯大為代表。李先生和楊振寧先生應該是這一時期的受惠者吧。反觀國內的教育體制,學術自由不是受到政治的壓抑就是受到金錢的腐蝕,當年方勵之先生想在科大重新高舉學術自由的大旗,最後也只好落得個「叛國」的下
場。

  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基本上是封建社會科舉制的延續。小學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畢業了還要考研。這種為考試而考試的體制不知道扼殺了多少人的靈感。李先生稱清華的學生是萬里挑一,我想沒有多少人懷疑這一點。可是當這群萬里挑一的學子們邁進清華大門時,他們身上的靈氣還存多少?我們中國人常常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教育的質量,甚至用此來衡量學生的天賦。80年代不少
國內來的留學生們不斷刷新美國大學博士資格考的記錄,而九十年代那些在國內連重點中小學都考不上的小留學生一下子就在考試中比同齡美國學生高出1∼2級的現象層出不窮。由此不少人得出結論:「美國不過如此」、「還是中國人聰明」等等。二十幾年的時間不算短了,那些自命不凡的「精英」們又有誰能配得上大師、泰斗的資格呢?說到底,國內的那套教育體制毀了我們的「精英」。

  目前國內考試的壓力從高考轉向了中考(初中考高中)。也就是說原來十七八歲孩子們承受的壓力現在的孩子在十四五歲甚至十一二歲就要承受。筆者有一好友的兒子非常聰明,今年考上了湖北省數一數二的高中,還進了奧林匹克競賽班。看看他的時間安排就知道現在的教育體制多麼摧殘人才:暑假沒放完就提前一個月開學,一週7日天天有課(不包括自習),每天早上7點出門,晚上11點入睡,高
中三年的課程一年內全部講完,剩下的兩年時間集中精力準備競賽。可憐的孩子一點自我都沒有了,完全變成一臺高效率的考試機器。難怪中國的高中生屢獲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獎,但清華也好,北大也好,從來就沒培養出獲諾貝爾獎的人才。反觀美國的西屋獎得主(現在改為英特爾獎),20%最終榮獲諾貝爾獎。

  遺憾的是不少生活在國外的家長們把國內的這套教育方法又用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筆者常常聽到家長們的抱怨:美國學校教的東西太淺,考試太簡單,功課給得太少云云。課餘時間美國孩子們大多數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我們的孩子不是忙於完成父母佈置的家庭作業就是沉浸在琴棋書畫中。家長們往往忽略掉了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中國的教育體制往往是在起跑線上就決定了學生的成敗,而美國的教育體制則是在終點線才決定最後的輸贏。筆者倒是欣賞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先生的話:在諾貝爾獎得主中學習成績拔尖的只是少數,大多數都是中間或中下的。中國有這麼多了不起的聰明人,只是希望我們做父母的多給孩子們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