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部長一席話惹惱中共 拜登下令查中國造「智慧聯網車」(圖)

發表:2024-03-07 08: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商務部
2023年8月28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在北京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晤。(圖片來源:ANDY WONG/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3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程帆編譯綜合報導)聯網車「如同裝上了(四個)車胎的智慧型手機......汽車被連接到網路上可以收集關於司機的敏感數據——個人資訊、生物識別資訊,以及汽車動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對全國廣播公司NBC說。「因此,不需要太多想像力就能弄清楚像中共這樣的外國對手可能(通過這個方式)獲取大量信息,將對我們的國家安全和公民的隱私構成嚴重風險。」

「設想一下,假如有數百萬輛中國汽車在美國的道路上行駛,每天每分鐘都在收集數百萬美國人的數據,然後把這些數據傳回北京……」她補充道。

「聯網車」到底多可怕?

根據2月29日拜登政府宣布的一項計畫,商務部將很快發布擬議規則對中共和其他受關注國家(包括俄羅斯和伊朗)的「聯網車」(connected vehicles)展開調查。這也是工業與安全局(BIS,隸屬商務部)根據總統發布的行政令採取的首次行動,旨在保護美國國內資訊和通訊技術免遭安全威脅。

據美聯社的消息,調查結果將幫助相關部門制定新法規,目的是阻止北京在電動汽車或其它的中國製「聯網車」中使用先進技術來追蹤司機或乘客的個人資訊,並尋求緩解潛在風險的措施。

目前,越來越多聯邦議員官員擔心,這些智慧型汽車(smart cars)上的駕駛輔助技術等功能會被用於有效監視美國人。

白宮表示,電動汽車和其他傳統汽車越來越依賴先進技術來支援導航工具、提供駕駛輔助功能並透過快速充電降低營運成本和碳排放。如果這些中國製造的聯網車不斷與個人設備、其他汽車、美國基礎設施及其原始製造商連接,將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儘管新的行動無法禁止從中國進口智慧汽車,但拜登稱正在採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來保護民眾的私人數據。

然而,更可怕的還不止於此。雷蒙多直言,「如果(主要)軟體被停用,你連汽車都無法啟動。設想一下,假如美國公路上行駛著300萬輛中國汽車,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只要按一下開關,所有這些汽車就都動彈不了。」

事實上,美國對於類似的潛在威脅有不少考量。這位女部長在回應拜登發布的調查令時說,「我們現在就這樣做,一定要趕在中國製造的汽車在美國普及並可能威脅到我們的隱私和國家安全之前。」

中共外交部「反擊」

3月4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時,指責雷蒙多的言論是「不僅是虛假敘事,也是把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的典型表現。」「按這個邏輯,中國(中共)是不是更應該擔心,華盛頓能讓中國用戶的上億部蘋果手機把信息傳輸到美國,甚至同時黑屏?」

然而,她並沒有告訴記者,中國是中共獨裁國家,所有企業都必須聽黨的話。美國和西方國家有正常的民主選舉和政府輪替,以及自由商業和自由經濟,沒有說哪個企業一定要聽從某個政府或政黨的做法。

此前,川普政府徵收的高關稅和拜登後來實施的管制措施有效阻止了中國汽車製造商進入美國市場,但隨著中國更加依賴出口,中企可能會選擇承擔額外成本尋求在海外生產汽車。

去年,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宣布建造第一個歐洲工廠。不過,歐盟對中國進口不斷增加感到擔憂,並已著手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貿易調查。

福特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稱,他的公司和其他美國汽車製造商在電動車領域將難以與中國汽車製造商競爭。後者在歐洲的電動車市場份額已從兩年前的零成長到現在約10%。

代表福特、通用汽車、豐田和其他主要汽車製造商的汽車創新聯盟表示,支持拜登為保護大眾而制定新安全法規。

另一個行業組織美國製造業聯盟(AAM)也認同,「聯網汽車的數據安全是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問題,尤其是由中國公司製造的汽車。」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