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出现三处!中共喉舌泄露教育惨况(图)

作者:简易 发表:2024-09-11 19: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6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蒋介石
抗战时期的蒋介石 (图片来源: 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4年9月11日讯】前苏联著名异议作家索尔仁尼琴1982年在台湾演讲时指出,“由于海峡辽阔,台湾就成了中华民国所留下的一个复兴基地;卅三年来在这不断向全世界显示,如果中国大陆不沦入共党之手,整个中国都会达到像台湾一样高度发展的水平。”

“中共所不能容忍的,是你们经济和社会的优势,因为让其他的中国人(指大陆同胞)知道,没有共产主义可能会生活得更好!”

这番话,同样适用于中华民国与中共国之间的教育对比。

中共《人民日报》9月10日第1版刊登文章《“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本意是对中共党魁进行吹捧,却也不得不道出部分历史真相。

中共喉舌泄露教育惨况

在中共《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中,对中共统治下的教育惨况有多处曝光。

其一、

文章声称“1988年夏到任宁德后,习近平不仅看到了闽东经济的贫困,更看到了教育的贫困。当时教育系统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宁德全区有校舍危房21.67万平方米,建在祠堂、寺庙里的校舍还有23万平方米,课桌椅缺少3万套。”

其二、

1989年初夏的一天,当时的“地委书记”习近平来到福安坂中畲族乡大林村。

文章介绍,“村口一间只有两个小窗洞的老土坯房,就是大林小学。全校4个年级47个学生都挤在一间教室里,每节课一个年级只能分到10分钟。唯一的老师是个18岁的女孩,住的房子底下养牛、上面晒地瓜米,房门都没有,就用竹帘挡一挡。学生要读五年级,就得去隔壁村。”

其三、

“2002年5月13日午后,福州市东街三牧坊,福州一中西侧门口,几位校领导正等待着习近平的到来。”

“地处于此的福州一中,全校36个教学班、1956名在校学生,教学区面积却仅有29亩,硬件条件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以上三个时间段分别是1988年、1989年、2002年。自中共1949年夺取政权算起,已经度过了四、五十个年头。

那么,一水之隔的台湾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不用看1988年时的台湾,其实早在20年前的1968年,台湾就已经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比中共国1986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足足早了18年。

蒋介石与“九年国教”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也就是1968年,正当中共发动“文化大革命”,无数大陆学生在经历“一进校就停课,毕业时刚停火”的荒诞闹剧之时。一水之隔的台湾学生,正欣逢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

需要说明的是,“毕业时刚停火”里的“停火”用词是准确的。中共全国范围的武斗,自第一枪于 1966 年末在上海市首先打响, 1967 年夏天之后,全国的武斗迅速升级,发展为真枪实弹的战斗,出动装甲车、高射机枪、坦克、战车。

而就在此时,台湾开始了她“九年国教”的第一年。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台澎金马467所国民中学同时举行第一届国民中学联合开学典礼,蒋介石在《对国民教育九年制开始实施及国民中学开学典礼训词》中说,

“今天我们民族复兴基地,所有国民中学,同时举行国民教育九年制始业的开学典礼,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对于现代国民知识体能与公德修养,更进一步划时代的崭新的一页。

政府在此反共救国期间,不计财政困难,乃毅然决然,将国民教育自六年制延长为九年制,并决定从五十七学年度起,贯彻实施,这就是鉴于教育为培植现代国民,建立现代国家与社会的根本要图。而此一国民教育之延长,不徒为国民教育水准的提高,实亦为整个教育革新的开端,特别是为复兴中华文化的起步。”

“同时也希望直升国民中学的子弟们,体念政府培植的苦心,和国家远大的期许,珍惜每一寸光阴,牢记每一句教训,鄙弃一切放僻邪侈恶少的不良行为,远离一切凶杀斗殴、伤风败俗的习染,立志务在远大,进学务须专精,使今日的努力,成为明日德业的基础,并以自己的德慧术智,贡献于社会,贡献于国家。”

“今日大家所最痛心的,是大陆共匪,强迫中小学生,离弃父母,破坏家庭,搞它摧残传统文化、毁灭人性伦理的“红卫兵造反”!现在不但它绝大部分的学校,已经无法复课,而且大部分青少年都被驱迫到荒地、山区、边远地带,从事只许用手而不许用脑的死亡劳动,并被教嗾指使,斗狠杀害,流血死亡!”

“今天我们的青少年子弟,在复兴基地,承接复兴民族、发扬文化的责任,就不但能够接受正规的、现代的教育,而且一切教育设施,都要在不断的革新进步之中成长起来,这就是我们三民主义教育,和共产毒化教育,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是复兴基地少年子弟自由幸福,和大陆匪区少年子弟悲惨恐怖的对比!”

对于蒋介石力推“九年国教”的背景,中华民国教育部国教署前署长吴清山2018年在《近50年来国民教育发展之探究》一文中指出,

“1966年,中共发动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部分有志之士痛心疾首,乃于1967年7月28日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当时总统蒋中正担任会长,台湾和海外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吴明(2016)曾提到,自1969年始,台湾为推动文化复兴运动,把义务教育从六年延长至九年,不仅提高了全民素质,有助于经济腾飞,也为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根埋下种子。因此,当时积极延长九年国民教育,文化背景仍属重要因素之一。”

吴清山坦言“任何一项新政策的顺利推动,涉及到经费的投入,确保经费来源无虞是必要的条件”。

“57学年度到59学年度所需经费为新台币3,125,811,680元,这些经费用于用人及办公费、修缮设备费、土地购置预备金、私立学校补助费、各项行政经费和预备金等方面,但以修缮设备费和用人及办公费占大宗。就当时财政而言,属于庞大的支出,但因系属重大的国家政策,加上蒋中正总统明确宣示:

“行政院自五十七年度开始,应即以延长国民教育与发展科学作为施政重点,而国家总预算,亦以此为第一优先。关于经费由县市政府尽量去筹,不足由中央支援。”

对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来说,预算31亿元可以说是天文数字,更何况蒋介石此时心系“反共复国”,如果不是对国民教育看作重中之重,断不会挤出这样一笔巨资。甚至于为了实行“九年国教”,蒋介石还将“中美基金”(美援)的6.8亿元拨出,优先支持教育。可以说,蒋介石把中华国家仅有的家当全部投资台湾基础教育了。

就这样,九年国民教育如火如荼展开,台湾新增100多所国中,兴建6,000余间教室,甄选100多位校长,并培训数千名教师,目的要让民国57学年度,全国22万9千余位国小毕业生,都能免试直升受国中教育的机会。

在九年国教实施的第一届国中生里,有一个学生的名字叫蔡英文。

启明复旦

一九六六年中共发动文化大革命,摧残大陆百姓,毁灭传统文化,“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作家秦牧记录文革的字句可谓字字泣血:“多少百万人颠连困顿,多少百万人含恨以终,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少年儿童变成了流氓恶棍,多少书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胜古迹横遭破坏,多少先贤坟墓被挖掉,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以进行!”

一九六六年九月二十八日,蒋介石在宴请教师们时说,共产党“疯狂的驱使中学、小学学生,充当‘红卫兵’,来断送我们的历史,破坏我们的文化,毁灭我们的伦理道德,使之根本不成其为一个中国人的可耻可痛的禽兽社会”。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中山楼文化堂落成纪念文》中说,

“我中华民族文化,垂二千五百有余岁,至孔子始集其大成,故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而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圣圣相传之道统,屡为邪说诬民者所毁伤,降至今日,赤祸滔天,民族不幸,竟遭此空前绝后之浩劫!而我五千年来,传统优秀之文化,几乎濒于熄灭而中绝,幸我国父诞生,乃有三民主义之发明,而道统文化,又一次集其“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之大成。此不惟使我中华民族,于长夜漫漫中,启明复旦!亦使人类履道坦坦,共跻于三民主义之新时代也!”

“嗟呼!隔水西望,满目疮痍,渡头落日,青山一发者,莫非中原!泪枯血干,死生无告者,莫非吾同胞与骨肉焉!是以中正虽历经艰难险阻,与侮辱横逆之来,犹予日孳孳,而忘其身之老,责之重也!尤冀我国人操危虑患,庄敬日强!毋徒以游目此璀璨瑰玮纪念国父之建筑,而乐以忘忧!须知此为复兴基地重建民族文化之标帜,当益坚其消灭赤祸,重光大陆之信念,惟有我青天白日之光辉,普被于大陆之疆土;伦理、民主、科学三民主义之福祉,均沾于大陆全体之同胞,一如今日自由基地之台湾者然;而后始无愧于屋漏,无愧于国父与先民之遗规,且以此为复兴我中华文化明德新民之契机,则庶几乎!”

蒋介石在台湾发起复兴中华文化运动,就是与中共的文革针锋相对,就是要“守护民族的历史文化,而益光益盛”!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williamhill官网
会员
donate

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