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能生慧的含义:
静能生慧在平静安逸之中增长智慧、佛家语:“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也说“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延乎答问录》:“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路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即出则心下愈明静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陶弘景说:“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
总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佛陀把智慧分为三种——“闻慧、思慧、修慧”,最关键的是修慧。通过修习内观可以获得智慧、戒、定、慧,是佛陀留给众生的教诲。也是引向顿悟的一条捷径。要拒绝引诱,不再过份专注于外物,心才会达到静定,这就是戒的意义。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涌现。后来有人把“静能生慧,宁静致远”合为一句,强调修身养性的必要性。
二、静能长寿的含义:
“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出自《黄帝内经》,即神宜静,而不宜燥。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研究表明,人在入静后,大脑又回复到儿童时代的脑电波状态,衰老暂时得到“逆转”。静神养生的方法包括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不少古人正是因为善于静神养生,从而延年益寿。
静还包括心理上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各种各样的静养。《内经》说:“静则藏神,躁则消亡”。明代“养生四要”一书指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说明一个人要有平和宁静的心态,会有益于长寿。当然,要达到“静心”还必须要修心养性,正如孔子所说的“仁者寿”就是养性的结果。
除了心理上的静养以外,所谓静养,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得慢、动作慢……总之,一切籍以自然,但以慢与少为先,如运动少、吃得少,善于节能、减少能量消耗,于是阳气耗散得少,阴津保护得好,所以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
目前,正当现代人受快节奏生活压力疲于奔命时,国内外不少专家呼吁,人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生活。于是乎“慢生活”在全球悄然兴起,“慢”源于“静”,慢是静的体现,是一种静的方式。慢生活的首倡是”慢饮食,基于慢餐有许多健康理由,它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成为人们长寿的关键。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