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9月16日訊】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大變局已經出現,包括居民部門的生活,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具體來說,就是出現了「五低」:低增長、低收益、低慾望、低通脹、低利率。
如果說得更通俗一些,與大家的直觀感受相匹配,那就是:經濟活力降低了,賺錢越來越難了,社交活動平淡了,人們不願意投資了,甚至想要「躺平」了……
這種現象,與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的社會經濟的新常態非常相似。那就從「五低」的相互影響和先後順序來梳理一下。
經濟低增長
經濟增速的變化,可以用來體現全社會的經濟活動情況。
中國經濟增速最高的時候是2007年,經濟增速高達14%以上,那是經濟最繁榮的年份,包括A股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樓市也異常火爆。
2007年之後,經濟增速就開始震盪式下行;從2011年開始,經濟增速進入個位數,也即低於10%。在2020年疫情爆發之前,經濟增速已經回落到6%多一點。2023年只有5.2%;2024年目標是5%的增速。再過3-5年,估計會是4%左右。10年或15五年之後,可能只有3%左右。
投資低收益
經濟增速變低,就會導致第二個現象:收益低。
經濟不活躍,企業部門就會出現賺錢難。居民部門的工資增速放緩,居民投資,包括買房、買理財產品、買股票的收益也都降低了。
收益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無論是做企業的、做生意的,還是個人投資,都很難賺到錢。甚至部分時段還出現明顯虧損,比如近二、三年。
社會低慾望
企業部門賺不到錢,於是只能投資減少。寧可少幹活,也不願冒虧錢的風險了。
近幾個月,這突出反映在M1變化上。
M1是狹義貨幣供應,主要反映的是企事業單位存款活化的程度。7月,M1同比下降6.6%,相比上月5%的跌幅進一步惡化!M1同比連降4個月,這是史上第一次,簡直是妖氣瀰漫。
M1超級低迷,確實有規範手工補息行為所導致的單位存款搬家流向理財,但主要原因仍是企業部門擴大再生產的意願很低。
還有很多做生意的,選擇「躺平」了,關門不幹了。近幾年很多城市大街上的鋪面招租的,越來越多。
家庭部門也一樣,不投資,只存錢,沒有慾望了。如此,則自然就會進入低慾望狀態。
物價低通脹
低慾望會導致第四個現象:低通脹。
通脹是指物價上漲,物價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上游的PPI(工業品出廠價),另一部分是下游的CPI(消費品價格)。
全社會都進入低慾望狀態,尤其是老百姓不敢花錢,不願意花高價買東西,自然就導致消費低迷,物價自然漲不上去。
實際上,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歷的是通縮!原央行行長易綱已公開承認這一點。
8月,消費品CPI同比增長0.6%,高於過去幾個月,看似勢頭不錯。但是, 工業品價格PPI同比下跌1.8%,跌幅較之前兩個月擴大1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已經持續23個月了。
當前CPI與PPI形成背離,近期能否走出通縮,仍不樂觀。
光靠菜價、肉價上漲,只反映農產品市場供不應求。畢竟,中國應該是工業立國,工業生產總值遠大於農業生產總值。
只有工業品價格上漲,製造業效益才能改善,才算真正走出通縮。
存貸低利率
低通脹就會導致第五個現象:低利率。
銀行貸款、存款利率都下降了。
通脹高的時候需要加息。大家可以看到,美國在2022年暴力加息,因為當時美國社會的通脹率很高,一度曾達到8%以上。所以加息是必然選項。
反之,通脹回落,物價低迷,就需要降息,讓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這不,很快美國就會降息了,因為美國的CPI已經在3%以下。而中國的利率其實是從2017年開始就震盪式下行。經過多次降息,目前的利率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今年7月份,貸款利率又降了一次。目前,五年期的LPR利率是3.85%。同時,個人存款利率也在降。
7月下旬,四大國有銀行把存款利率降了10-20個基點,比如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只有1.35%,五年期的定存利率只有1.8%。今年6月份的時候,四大行的五年期定存利率是2.5%,目前只有1.8%,可以說在歷史上首次跌破2%!
五年期的定存利率不到2%,這麼低的利率,對老百姓的儲蓄存款的吸引力不大了吧?
但情況正好相反,很多人還在儲蓄!
因為外面的投資渠道到處都是坑,尤其是股價、房價跌跌不休。前段時間股市政策有動作,監管機構出臺了「國九條」,要求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2023年,上市公司中有近500家的股息率超過3%。你持有股票,上市公司每年要分紅,分紅的比率超過3%,已經是明顯高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了。就股票而言,在低收益、低利率的時代,高分紅的股票應該相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但問題是,還有很多企業不分紅,因為他們並沒有賺到錢,他們實際上是虧損的,怎麼分紅?
還有很多企業雖然有利潤,但分紅率比較低,低於1%。
經過上述分析之後,大家應能對目前所面臨的「五低」現象有一個總體、大致的瞭解了。作為個人、作為家庭,我們沒有能力改變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狀態,那麼人們就只能盡快地調整、適應這個大變局所帶來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