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白矮星的過程,會將周圍行星吞噬。(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白矮星是恆星核的殘骸,會在形成過程將附近的行星吞噬。近期,天文學家在一顆63光年外的白矮星上發現一道「傷疤」,它的出現打破了人們過往的認識,是這些學者們始料未及的。
白矮星上的傷疤
《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為英國物理學會的出版社發行的研究期刊,編輯部附屬美國天文學會之下,是一份天文學、天體物理學領域的重要期刊。《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為這份期刊的附屬刊物,通常發表的是一些時事性的內容,近期有科學家發現一顆63光年外的白矮星上有特別印記,就像是一道金屬的傷疤,或許是某個巨大天體的殘渣。
宇宙中的大部分恆星,會先膨脹形成紅巨星,接著會將附近軌道的所有行星吞噬殆盡,由於其核心坍縮,形成緊密的白矮星。這個研究團的學者使用歐洲南方天文台位於智利的「極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發現了白矮星「WD 0816-310」表面上出現的金屬集中區,他們發現隨著自轉的進行,白矮星的金屬含量值會產生變化,代表這些金屬集中在某個特地區域中,其變化與它的磁場變化同步,代表它們位在天體上的磁極位置,是由磁場將這些金屬帶到了磁極,形成人們觀測到的傷疤。
變成白矮星後的恆星,密度極高,擁有相當於太陽的質量,以及與地球相似的體積,它擁有的巨大引力能夠撕碎靠近自己的行星,過去的觀點認為行星的碎片會平均分布在白矮星的表面。研究團隊中的約翰·蘭德斯特里特(John Landstreet)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天文學家,他表示這些金屬物質出乎意料,並沒有依照預測般分布在星球表面,而是因磁場集中於一處,是前所未見的狀況。作者之一的斯特凡諾·巴格努洛(Stefano Bagnulo)表示恆星的磁場在過程中擔任「關鍵角色」。共同作者的傑·法里希(Jay Farihi)是倫敦大學學院的天文物理學家,他表示白矮星上的金屬來源自被吞食的行星碎片,原來的行星規模與太陽系的第二大小行星,直徑達到500公里的灶神星同等,甚至更加巨大。
倖存下來的行星
2020年時,學術期刊《自然》刊載了一篇與白矮星有關的報告,這次的發現同樣超出意料,與過往的認知截然不同。如同前面提及的,在變化過程中會吞噬周圍的行星,因此白矮星周圍不太可能會保有過去恆星階段運轉的行星,然而以個特別的景象卻被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觀測到。
這次他們發現的是一顆名為「WD 1856+534」的白矮星,它的體積只比地球大40%。這樣的白矮星卻有一顆巨大的行星「WD 1586b」對它高速運行,這顆氣體行星比白矮星大上7倍,並且經過運算,它的公轉速度比水星繞行太陽的速度快60倍以上,以相對極短的軌道繞行白矮星,遠遠超過正常的認識。
研究團隊認為,遙遠過去的恆星階段,或許WD 1586b的繞行軌道處在最外圍的位置,才得以避免遭到吞噬。隨著其他行星的相互作用,最終被拉到現在的位置,繞行已經成為死星的白矮星運行。不論如何,這次的發現會改變恆星壽命結束後的認知,在數十億年後的太陽也可能並不孤單,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可能像這顆WD 1586b一樣,成為最終留下的天體。
責任編輯:星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