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認知 配不配他們的苦難(組圖)
亮亮和麗君夫婦(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23年11月27日訊】其實我更擔心的,是我們的認知,甚至配不上我們的苦難。
各位好,這兩天,很多朋友在後臺留言,讓我聊聊亮亮和麗君這對「爛尾樓小夫妻」——根據威廉亚洲官网 消息,在鄭州的買房夢破滅之火,他們已經決定離開這座城市,會老家去了。
我猶豫了很久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我不是學經濟的,他們買的融創期房為什麼會爆雷分析不出所以然,也不是學法律的,對他們討要還款被打的事件也所悉不詳。所以對這對小夫妻這兩年內在社交平台上發布視頻——他們全過程直播了他們從買房前的興奮、買房中的期待、聽聞爆雷後的忐忑、還要硬撐著給開發商加油、以及最終憤怒、被打,然後失望離開的劇情,我除了報以同情之外,實在輸出不了什麼多餘的更有價值的情緒。
不過我看這兩天,網路上在對這對小夫妻鋪天蓋地的同情之後,也掀起了另一波回潮——很多人現在反過來覺得,這對小夫妻其實不值得那樣同情,因為「他們的認知配得上他們的苦難」。
1
這句話的意思,細分起來又有兩種。
第一種觀點認為,這對小夫妻投資、乃至過日子的方式,都實在是太冒險了。有人找到他們拍視頻時的自述和主動晒出來的工資單,這個家庭一度70%的工資收入,都已經用於了房貸還款,而且在這張單據當中你也可以看到,每月5100的房貸還款中,真正用於償還本金的連總款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每月房貸還款的大頭,是用於償還利息。這就意味著在這兩口子收入不漲的情況下,他們的家庭財務狀況將長期得不到改善,而這樣的還房貸日子一還就要還三十年。有網友的評論說的也確實靠譜——只要一人失業,他們的收支平衡就會立刻崩潰,兩人同時失業,則會直接涼涼。
然而在如此大的經濟壓力下,兩口子還在房子都沒交的情況下選擇生了個孩子,進一步增加了自己家庭財務負擔。所以有人據此認為,如果說爆雷的那家房企是在「高槓桿運營」,那麼其實這對小夫妻的過日子方式也堪稱「高槓桿」,而既然選擇了高槓桿,就得承受高風險。高槓桿過日子的小夫妻碰上了高槓桿蓋房子房產商,也算棋逢對手了。
這種觀點,在我看來,其實多少有點站著說話不要疼。沒做過統計,不知這樣說的網友是不是大多已經邁入中產,不太瞭解中下層人尤其是中下層年輕人所處的困境。
我看了一下,這對小夫妻的年紀大約比我小上幾歲但不多。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流行的一句口號叫做「愛拼才會贏」,彼時中國正在經歷經濟高速發展期,21世紀頭十年,願意貸款買房、買期房的很多人後來的生活狀況都得到了明顯改善,甚至憑此實現了富裕。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形成「買房上車要趁早」「期房果斷下手」這樣的買房心態其實並沒有什麼大錯。何況這對小夫妻剛剛結婚不久,新婚燕爾,總是希望自己的日子能越過越好的。對未來的生活滿懷希望,這也是他們應有的權利。很多網友說他們早期的視頻裡「眼神裡有光」欣賞的也就是他們這種「努力就能贏」「愛拼才會贏」的生活希望。
所以從這個道理上講,我們應該理解這對小夫妻的「高槓桿」,結婚之後想有個家,這天經地義,兩情相悅想生個娃,這不說符合為國生育什麼大計方陣吧,也是人生的正常訴求。所以我覺得這對小夫妻,他們不僅房子是剛需、他們的生娃、想吃塊肉等大多訴求,都是剛需。
而高槓桿合不合理這事兒,其實是要考慮剛需不剛需的——當你有了一個億,你像某許姓老闆一樣貪心不足蛇吞象,依然想靠高槓桿賺更多的錢,這當然活該。可是如果一個窮人,兜裡只有一百塊錢,很多剛需都無法保證,你說他不用高槓桿撬動自己的人生,他有什麼別的選擇呢?
嚴格意義上說,農民伯伯種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其實也算是一種「高槓桿」行為,因為天有不測風雲風雲,說不定哪天來個水旱洪澇,莊稼就全毀了。可你好意思指責農民「高槓桿」麼?好意思說他們收成黃了「活該」麼?你再沒良心也不好意思,因為你知道他們種地只是為了養家餬口。
為了父母妻兒的生計,為了剛需,高槓桿並不可恥。
甚至嚴格意義上說,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在靠這樣或那樣的「高槓桿」的活著的——你如果是企業白領,你怎麼知道你的公司不會經營不善呢?你自己做生意,你怎麼知道明天你不會遭遇行業寒冬呢?甚至哪怕你銀行裡躺著幾個億,明天那家銀行出問題怎麼辦?
在一個社會走向完善之前,每個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其人生或多或少都是一場高槓桿行為,我們都在河裡,我們無權更無閑暇嘲笑這對小夫妻。
2
再說另一種觀點。
有人說,他們不同情這對小夫妻,是因為他們的認知不行,這些「認知」包括,安倍遇刺的時候他們曾經在網上歡呼,澳洲大火的時候他們也在幸災樂禍、疫情期間他們雖然已經成為了網紅,卻從來沒有為同樣遭遇不公的人發聲……所以得出的結論,是他們不同情同樣遭遇不幸、不公的人,那這樣的人還值得同情麼?「所有慶幸於自己為遭受苦難而保持沉默的人,在自己遭受苦難時也只配得上旁人的沉默。」
這樣的觀點,看起來似乎也很有說服力。我看了亮亮和麗君的視頻也有一段時間了,說實話,我也並不懷疑,假如有一天,開發商或者當地政府出面兜底,給他們一個滿意的賠償方案,甚至直接幫他們圓了交房夢。他們會立刻刪掉之前發牢騷、吐槽、埋怨的視頻,說不定還會補發一條視頻讚頌開發商的服務週到,號召大家都去買他家房子之類的。
的確,他們的發聲其實為且只為他們自己,對超越自身之外的東西,他們是沒有關心也沒有堅持的,只要訴求被滿足,讓他們怎麼說都行。
但我覺得因此就不同情他們的人,可能搞錯了一個常識,這對小夫妻,雖然專升本讀過大學,但卻並不是也不想當知識份子或意見領袖。他們只是普通人,是升斗小民。普通人只關心自己利益,對高於自身的事務,諸如社會的公平正義、法治建設之類漠不關心,這雖非現代社會的應然,卻是一種使然。一個社會中,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和心力為事不關己的事務鼓與呼的。連孟子都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一個自居為文化精英,或者公共言說者的人,如果還認為自己是「士」,那麼在自己「有恆心」,呼籲社會的公正的同時,就應該理解「無恆產、無恆心」的民。
或者換用那句被說爛了的話,「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我們現在不談什麼說話,就僅談權利本身——小夫妻與開發商之間的簽訂的那份契約,可沒提什麼亮亮和麗君必須做好一個「大寫的公民」,必須同情其他受害者並為他們鼓與呼之類的。沒有。買房子就跟你去菜市場買菜一樣,是一種不考量人「三觀」的商業行為。只要購買者能交上首付、按時還貸,得房就是他們應有的權利。
我也與很多人一樣,的確不同意小夫妻的很多觀點,但我覺得我們應該捍衛他們的這項權利。
權利這個東西,不是每個人必須先做道德完人才能擁有的。
同情這種理念,也不是他人必須贊成你的每一個觀點你才應該施給他的。
而為「士」、為知識份子,我們更應當謹記,我們所簽訂的心靈契約,就是肯在別人不認同我們、甚至厭惡我們、嘲笑我們的時候,當他們遭難,我們依然願意對其施以同情,依然願意為他們的權利鼓與呼。
以這對小夫妻沒有「恆心」、不同情其他人為由,剝奪他們的被同情權,這對「士」、對公民而言,實在是過於冷血了。能說出這種話的人,自己也是個「放僻邪移」的「民」,他沒有資格瞧不起這對小夫妻。
3
實際上,就我對亮亮和麗君的觀感而言,我覺得他們之所以能在網上引發如此大的關注,原因其實恰恰在於他們足夠「普通」——學生時代學習很普通,努力半天才考上了專升本。畢業之後工作也很普通,每月幾千的薪水,單位一旦效益不好馬上降薪。結婚之後夢想也很普通,就想買個還貸三十年的剛需房,生個孩子把希望寄託給下一代。
而這樣一對普通的小夫妻,卻遭遇了不普通的房地產爆雷,陷入了生活的困窘。這讓同樣普通的受眾產生了一種焦慮,擔心普通的自己有一天會不會也會遭遇同樣的危機。
而所謂「他們的認知配得上他們的苦難」的說法,在我看來,其實無非一些受眾緩解這份焦慮感的一道防火牆——這對小夫妻「高槓桿」的買了期房?那我少貸一點買現房就是了!這對小夫妻生了孩子經濟狀況更加窘迫?那我不生孩子甚至不結婚就是了!這對小夫妻三觀有問題,甚至疑似「小粉紅」?那我三觀正一點、見識開闊一點就是了……
可是這些指責,就像指責走在大街上被騷擾的女性穿著暴露、學校裡受欺負的孩子自己「欠打」一樣,本質上是一種「受害者有罪論」,而受害者有罪論最大的危害,是割裂了公眾這個群體,讓一個社會事件本應對全社會帶來的刺痛感被截斷和麻醉了。所有人最終得到的結論,從改善機制,變為了自己活的精明一些、小心一些、甚至更自利一些。同情和反思在這種氛圍中消弭,所剩的唯有精緻的利己主義。
所以我反對「他們的認知配得上他們的苦難」這種說法,我覺得更應該擔憂的,是我們的認知連我們的苦難都配不上——當然,這句話化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陀翁在蹉跎一輩子之後,說「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經歷的苦難」,我想一個人,一個社會,沒經歷過一場苦難、一起悲劇,就應當有所反思、有所改進,方能以勵前行。所以苦難、錯誤與悲劇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喪失了應有的同情,變的麻木,把每個個體的悲劇,真的只歸咎於個體。
不要這樣。
願我們的認知能配得上我們的苦難。
如陀翁所言,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難得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