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可愛後遺症 這小國讓北京怒而不敢言?(圖)

發表:2021-07-19 09: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圖片來源: HANNIBAL HANSCHKE/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1年7月18日讯】日前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捐贈了2萬COVID19疫苗給台灣,且將於台灣設立貿易代表辦公室。17日,有媒體援引分析家看法稱,像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這3個波羅的海國家,並不依賴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也就意味著其可能優先著重普世權利與自由,對於立陶宛而言,儘管會引起中(共)國憤怒,不過該國「沒什麼好損失的」。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指出,日前立陶宛政府捐COVID19疫苗給台灣,且在台灣設立辦事處,該國於5月也退出中國所領導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CEE,17+1),更在近日呼籲該國的歐洲夥伴應該跟進退出該合作機制。這對於一個人口只有280萬人的國家來說,此種強硬立場似乎是華府號召歐洲的盟友,針對北京採取更加強硬態度的跡象。其實,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3個國家,都曾經在蘇聯統治之下,有他們自己的理由,選擇與中國保持距離。

在貿易與投資方面,這3個國家對於中國的依賴度低,以及提倡人權和支持自由的天然傾向。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之中,這三國算是接受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最低的,如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計算,立陶宛佔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比率只有2.1%而已;而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分別為3.3%、3.6%。

丹麥智庫「丹麥國際問題研究所」(DIIS)的外交政策和外交事務研究員拉森(Jessica Larsen)表示,少了對於中國進出口的依賴,已經賦予了這些波羅的海小國一些籌碼,由於這三國因為曾遭受到俄羅斯壓迫的歷史,而讓他們為民主與人權發聲,似乎是迫切的議題。

羅馬尼亞亞太研究院(RISAP)的副院長布琳札(Andrea Brinza)指出,沒有此種依賴性,也就意味著北京並不能利用經濟手段來懲罰立陶宛,而立陶宛政府也沒什麼好損失的。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在過去也曾經於西藏議題、華為問題方面,展現出挺身對抗中國的能力。拉森稱,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密切的軍事與經濟關係,也不被視俄羅斯為「主要敵人」的波羅的海國家所歡迎,同時由於「17+1」落實的非常少,使得這三國愈加對北京的承諾幻滅。

立陶宛為何會選擇離開「17+1」?立陶宛的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直言,該國幾乎未從「17+1」合作機制之中獲益;而立陶宛外交部發言人斯邁茲特(Vytaute Smaizyte)也稱,「17+1」並沒有為立陶宛帶來預期的結果。

中(共)國已經揚言,會針對立陶宛友台行動來祭出反制措施。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台灣問題的講師宋文笛表示,任何對於立陶宛的制裁行動,皆將損及北京力圖打造一個「可愛」形象的努力,且有引發整個歐盟反感之虞。對於一個較小國家採取的相當溫和措施的反應過度,也都會加速疏遠許多其他正在觀察此事的潛在朋友們。



責任編輯:王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