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庙”竟比上青天还要难(图)
配享太庙——史上最难的事之一
“配享太庙”是形容某人具有卓越能力与莫大贡献,死后朝廷追封他们的功业,可配享庙。(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williamhill官网
)
想必许多人都在古装剧中看到某角色说出“配享太庙”这句话,借此表示能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太庙是指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于是我们可进一步了解“配享太庙”是最高级别的赞赏话,是形容某一个人具有卓越能力与莫大贡献。只是,这样一句看似轻松的赞美,在古代要想亲身获得,绝非易事,甚至被说成比登天还难。
“配享太庙”实在难 从古至今不足两百人
根据《尔雅》记载:“庙,貌也,先祖形貌在也。”庙,一开始是作为缅怀祖先、尊敬家族先辈的地方。
《说文》中关于“庙”字的解释为“尊先祖皃”。《释名‧释宫室》进一步阐明《说文》中的“尊先祖皃”:“庙,皃也。先祖形皃所在也。”“庙”被说成是祖先形貌、祖先画像,以及祭祀祖先的地方。
庙其实是分等级的,换言之,庙随着里面不同等级的人,各自呈现不同规模。《礼记》有云:“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至于“配享太庙”中的“太庙”这个词,最初是指古代皇帝(天子)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所以,太庙是皇家祭祖的专属场所,享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然而,太庙一开始只用于供奉皇帝的直系先祖,旁系的皇亲贵族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太庙。
不过,随着历史发展,太庙内受供奉的人开始不再受严格规定,范围逐渐扩大。由于皇家在祭祀主神时,会一起祭祀作为陪同祭拜的副神,故将此行为称为“配享”。后来在皇帝的批准下,皇后、宗室成员,以及建立不小功勋的臣子们也开始被允许供奉在太庙中,也就出现了“配享太庙”这一种说法。
换言之,历朝历代不少贤能臣子生前为国为民做出不少贡献,因此朝廷在他们离世后追封他们的功绩,诏令可以配享庙,让这些有功德的人能同时接受民间与官方的香火祭祀,并代代相传。
配享太庙,是指大臣凭借生前勋绩功业,逝世后得以祔祀在帝王宗庙之中。古代社会跟现今社会不相同,是相当讲究“敬天法祖”的,因此能“配享太庙”成为朝廷给予大臣的最高礼遇,是绝对荣耀、至高无上的恩赐。享受这份殊荣的人,则能够给整个家族带来声誉、荣耀,对后代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而过去能获得此殊荣之人,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
那么,何时开始有功臣得以“配享太庙”呢?早在先秦时期,《周礼》就记载功臣配享太庙一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功劳的人能将他的名字和功劳书写在王的大常旗子上,并在冬季祭祀宗庙期间进行祭祀,司勋会向神报告他的功劳。不过,目前只在商王武丁之后的甲骨文里发现关于伊尹配享先公、先王的记载,武乙之后,并未出现功臣配享的记载,因此推测功臣配享太庙的制度在此时期尚不完整。
功臣配享太庙这一制度直至三国曹魏,才越加稳定。《魏书》就存在相关记载:“昔先王之礼,于功臣存则显其爵禄,没则祭于大烝,故汉氏功臣,祀于庙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勋优着,终始休明者,其皆依礼祀之。”曹操原本在邺城建立了宗庙,但魏明帝曹叡于西元229年将它迁至洛阳,并下诏将魏太祖曹操、高祖曹丕及自己(烈祖)的三祖之庙定为“万世不毁”,此三人即是世称的“魏氏三祖”。到了西元233年,魏明帝正式实施配享太庙制度。《三国志‧明帝纪》有载:“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敦、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
纵观历朝历代配享太庙的功臣相当稀少,且多数是立下极大功勋的开国功臣,因此许多朝代配享太庙的功臣是以武臣为主,明朝甚至出现“太庙专以武臣配享”的制度。历代统计下来,配享太庙的功臣总数量不足两百人。
另外,“太庙”这一称呼可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在夏朝时期,是称为“世室”,象征世代相传、联系家族成员的纽带。到了殷商时期,换称作“重屋”。到了周朝称为“明堂”。秦汉时期则被称为“太庙”,这个时候,“太庙”这一名称才真正被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