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williamhill官网
)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于由孔子弟子所记录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其实,老子的《道德经》亦提过“以德报怨”。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
〈宪问〉篇的这一段话的大意是:有人问孔子:用恩惠来回报仇恨,你觉得怎么样?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用恩惠来回报仇恨,那用什么来回报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呢?不如用正直之道对待仇人,除非别人用恩惠待我,我才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
《礼记·表记》也记载了一段类似的话,孔子当时是这么说的:“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及“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这些话也是在讨论谢恩报怨的方法。“以德报怨”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表示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则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孔子在《论语》中,主要讲述的是“以直报怨”,老子的《道德经》则是“以德报怨”。那么,这两者有何不同呢?其实,主要是应用场景的差别。孔子教导人们的是人世间为人和处事的道理,而老子的《道德经》给人留下的是修炼提升的文化。从修炼的角度看,德是相对于业而言,做好事可积累德,做坏事则会造业。修炼者对待人世间的怨怼,都站在守德的基点上去对待。老子与孔子分别讲述的却是不同层次的理。
虽然,当今人世的道德下滑得如此严重,但同时间也有人在讲究“以德报怨”。即使这两种状况的反差极大,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出古人留下的“中庸”之道的意义所在。人生在世,就应该以相应的道德和伦理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不偏不倚,中和守正。毕竟,人乃万物之灵,不管身处何地、不管发生何事,都不应该以任何堂皇的借口而偏离正念与善念。
(本文取自:王舍微〈成语典故评注:以德报怨〉一文,并经过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