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3年11月13日讯】最近,来自地产圈的消息悲喜参半。
9日,市场中有消息流出:万科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和海外贷款来偿还2024年到期的境外债券。
不久前,万科针对美元债波动的消息召开沟通会,为坚定投资者信心,深圳国资委公开为万科站台,规格之高,在地产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8日,碧桂园也被卷入舆论中心。中国平安辟谣外媒此前的报道,称自己未收到任何来自政府部门/机构要求其收购碧桂园并承继其债务的要求。曾经的第二大股东平安已经清空了碧桂园的股份。碧桂园并没有如市场所期待迎来“白衣骑士”,股价也坐上过山车,在11月9日跌去了9.64%。
房地产公司们距离风险有多远,取决于距离信心有多近。
“信心”,是近来在房地产行业内被反复提及的高频词汇。碧桂园在坚持了许久后宣告境外债券违约。销售端的反馈不佳,整个产业链条无法打通,市场风声鹤唳。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即便是融资端畅通、基本面无问题的万科也难逃被放大镜检视的命运。
那么,如何找回信心?万科的郁亮在沟通会上说:市场的恢复需要“能买、想买、需要买”三组力量的合力。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难点在于“想买”,即如何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公司基本面有无问题?
针对美元债大跌,万科回应称,公司基本面无问题。
刚刚过去的10月,惠誉将万科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BB+”下调为“BBB”,展望为“稳定”,与万科一并被下调评级的还包括央企保利发展。
翻看惠誉出具的评级报告,会发现其中很多评价还算中肯。比如,他们承认万科拥有良好的境内外融资渠道,公司在中国艰难的融资环境下已获得额外低成本境内外借款,包括2023年上半年新发行的60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券。此前万科对外称,公司年内已无到期美元债需要偿付。与此同时,万科仍旧是融资成本最低的房企之一。而与之融资成本相似的房企为中海、华润和保利,全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国央企。反观和万科类似的混合所有制房企——远洋、金地,皆处于风暴之中,遑论资金成本。
金地和远洋在出险之后,分别遭到了核心股东的减持,这也让市场对于混合所有制房企的信心大跌。
信心的破碎只要一瞬间。如今,“前辈”的下场让本就敏感的资本市场风声鹤唳,不得不拿起放大镜检视万科。
万科是否会“出险”?在预期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没有人敢下定论。有接近万科的人士说,目前,万科在一、二线城市较少的区域,能够做到完全无延期、无违约交付,对供应商的款项也能够做到每月偿付。
更重要的指标是账期,但账期长短,对不同房企来说意义又不一样。对于信用状况较好、金融工具较少的中型国企来说,付款周期越长,似乎意味着现金流更紧张。有业内人士告诉说,虽然不少国企单位仍能对供应商付款,但账期已经在拉长。
对于金融工具丰富的万科来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缩减不算好事。惠誉在报告中表示,目前由于供应商也缩减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万科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338天降至2022年的260天。但其同时表示,此种影响或将在2023年之后趋弱。
深铁又一次站了出来
沟通会前,万科的股价已经跌到了2016年以来的最低点:11月2日报收11.22元。上一次跌到如此地步,还要追溯到宝万之争时期。彼时,万科与所谓“门口的野蛮人”宝能展开攻防拉锯。2016年7月20日和7月21日,万科每股股价都跌至10元以下。
也就在那两天,发生了两件大事:7月20日,万科首次进入《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五百强”榜单,位列第356位,据称是当年“世界500强”里唯一的纯地产公司;7月21日,深圳证监局向万科和钜盛华分别下发关注函,并要求其主要负责人去证监局接受谈话。此举被视作监管层正式介入宝万之争。
2015年的万科还是业界老大,后来被称为“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在当年仅仅位列第七。“宝万之争”一役让万科元气大伤,恒大迎头赶上。2016年,房企销售额的头把交椅换了恒大来坐。此后的几年,万科没有再回到销售额Top 1的位置上,恒大、碧桂园迎来了他们的时代。
2018年,不少房企仍在高举高打、突飞猛进,万科正式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同年底,万科的资产负债率和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公告口径)都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随后开始缓降。
2018年万科是第一个喊出——“活下去”的房企(网络图片)
Wind数据显示,其资产负债率目前已经由2018年末的84.59%降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75.28%。不过,更为准确反映万科真实杠杆情况的指标,是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按照公告口径,2018年到2023年三季度间,万科这一指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最终稳定在50%左右。
与此同时,万科拿地也开始减少。年报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万科获取土地所花费的权益地价总额分别为1381.5亿元和1401.5亿元。而到了2022年,权益地价总额却骤降至496.4亿元。新开工项目骤减的趋势则更早显现:万科2021年的计划新开工面积为3148.4万平方米,2022年的计划新开工面积则已经跌至1920.1万平方米。
在最近拿下北京通州的万科东庐地块之前,万科已经四年没有在北京拿地了。而一、二线城市,其实始终是万科的重仓之地。
2017年,深铁的入主结束了宝万之争,王石也跟着退休。如今,强大的市场压力之下,深铁也给予了万科相当程度的支持。从此前沟通会流出的消息来看,深圳国资委方面表态称,万科是深圳国资体系的重要成员。如果遭遇极端情况,深圳国资也通过一切市场化、法制化手段,积极应对。帮助万科守住不发生经营风险的底线。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沟通会其实主要目的更像是提振信心。既然万科是受到市场情绪的踩踏和误伤,那么“信心的归信心”,深圳国资委将是万科最大的底气。
那些无法成为万科的房企们
市场持续下行,万科之前,不少房企都曾是美元债做空的对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现在确实深陷危机。
第一批倒下的房企,死于盲目扩张加杠杆。比如,最初将美元债爆雷带入人们视野的佳兆业。惠誉曾在报告中称,2019年,其杠杆率高至63%,2020年末才勉强降至52%。还有富力,2019年末,其杠杆率从2018年末的58%降至55%。惠誉认为,2020年至2023年间,富力的杠杆率或将保持在55%左右。
而那些很早就着手于去杠杆的企业,风险出现得更晚一些。比如房企之中撑得最久的代表——碧桂园。自2018年“降杠杆”大潮开始时,就开始谋划去杠杆。当年度,其净借贷比例就降低了7.3个百分点。
爆雷的另一个主观原因来自高价地。2021上半年,集中供地的政策启动,不在此时拿地就没米做饭,房企拿地热情被极大调动,高价地块也应运而生。克而瑞报告显示,2021年4、5月两个月,分别产生了46幅、32幅高价地块。
据其统计,样本“高价地”中,位于一线城市的占比为10%,二线、三四线城市占比分别为48%和42%。三、四线城市在地产投资中往往被认为是“低能级城市”,而位于低能级城市的高价地占比其实达到了90%。
市场下行总是有规律的,低等级城市一定最先受到影响,且影响广而深,恢复更慢。销售额的下跌最终带动了房价的下跌,又形成了恶性循环,至今没有停止的迹象。碧桂园就踩中了这个雷。
8月,碧桂园发布了较大额亏损的公告,管理层在道歉信中明确提及了“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
万科的情况似乎好得多。惠誉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万科仅在10个城市购地,且全部是一、二线城市或上海市周边实力较强的三线城市。即便拿地减少,但万科致力于将土地储备可支持开发的年期维持在2至3年,因此土储仍旧比较充裕。
沟通会上,郁亮表示,近两年压力大的原因,在于商品住宅建设交付洪峰与销售连续下滑叠加在了一起,但从行业施工情况来看,到明年下半年这一叠加过程就能基本结束。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房企陷入深不见底的沼泽。如果一定要问一句“为什么”,主观原因其实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取而代之的还是那个在万科沟通会上不断被提及的词汇——“信心”。
郁亮说,“万科对市场一直有信心”,也说“目前还存在的难点是‘想买’的问题,就是恢复消费者的信心”。这两种信心,是一种,也不是一种。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0月,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3.5%。更早一点,9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4.1%,8月同比下降39.2%。
信心的建立需要时间,这是一句放在哪里都不出错的话。如何将最基础的信心建立起来,再浇水施肥,等它长成木质良好的参天大树,才是真正的功课。防风固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