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23年4月13日讯】拜登政府的提议将迫使美国汽车制造商在未来十年内大幅增加电动轿车和卡车的产量,更加紧迫地建立原材料供应链,以减少该行业对中国的依赖。
美国环境保护署周三(4月12日)宣布了一项拟议的规则,该规则将对美国制造的车辆的平均尾气排放施加更严格的限制。该提案将把允许的限度降低很多,以至于汽车制造商将难以遵守,除非到2032年他们生产的车辆中有三分之二是零排放的电动汽车。
汽车制造商普遍认识到电动汽车代表了该行业的未来,但周三的提议将大大加速这一趋势。该提案将在最终确定之前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它将大大减少美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导致全球空气污染的温室气体。
美国环保署署长迈克尔·里根(Michael Regan)说:“通过为轿车和卡车提出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污染标准,我们正在兑现拜登-哈里斯政府保护人类和地球的承诺,确保大幅减少危险的空气和气候污染,并确保显著的经济利益,例如降低家庭的燃料和维护成本等。”
该提案将适用于2027年及以后生产的新型轻型汽车,将成为联邦政府有史以来对汽车实施的最严格的环境标准。如果它确实设法迫使该行业使电动汽车占产量的三分之二,还可能超过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此前提出的目标,即到 2030 年使 50% 的新车成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实现完全零排放。
供应链问题
早在美国环保署周三发布其拟议规则之前,拜登政府就一直在采取行动加强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并建立一条原材料管道,以减少汽车行业对中国关键原材料的依赖。
实现这一削减将是一项不小的任务。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去年的一项分析,中国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三的锂离子电池,这是道路上大多数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中国还主导了这些电池组件的大部分市场,包括锂、钴和石墨。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加工和精炼这些材料的能力都在中国。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去年,美国仅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10%,仅占电池产能的7%。
基本建设项目
去年通过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包含了数千亿美元的与气候相关的支出,其中包括制定大规模税收减免,仅限于至少部分在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将持续数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制变得更加严格,这为制造商将其生产“登陆”到美国创造了动力。
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池的税收减免,要求用于组装它们的原材料来自国内来源,或者已经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
其他旨在刺激在美国投资的立法,包括一项重要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也包含资金和激励措施,将有助于在美国建设电力基础设施。
可实现的目标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清洁车辆和建筑高级主任卢克·托纳切尔(Luke Tonachel)对美国之音说,建立一个以国内生产和从友好国家进口为中心的电动汽车供应链是雄心勃勃的,但是可以实现的。
托纳切尔说,必要的原材料可以从美国的盟友那里获得,但加工它们的能力需要在国内建立。他说,这种能力的建立已经在进行中。
“在美国建立电池制造和供应链有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他说。他还补充说,他认为美国政府的时间框架是可行的,特别是现在新标准已经为未来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创造了确定性。
“这是现实的,”他说。“这些都是已知的技术。随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当然可以获得更多的规模经济。”
汽车制造商举棋不定
行业代表表示,实现政府的目标需要同时成功开展许多不同的努力,并非所有这些努力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例如,全国范围的充电站网络以及满足新电力需求的容量增加对于推动客户需求至关重要。
“这是激进的,很多部分必须完美地协同工作,”电力驱动运输协会(Electric Drive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主席吉纳维芙·卡伦(Genevieve Cullen)告诉美国之音。“除了技术部分,市场部分必须发挥作用,供应链速度是其中的一部分。消费者激励措施正在努力帮助他们加入该等式,我们需要继续以满足甚至超过开始时需求的速度扩大基础设施,以便人们有信心转向电池驱动。”
贸易组织“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主席约翰·博泽拉(John Bozzella)周三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政府的计划“无论如何都是激进的”,其成功将不仅仅是取决于汽车制造商能够提高产量。
“在某种程度上,过渡的基线政策框架已成为焦点,” 博泽拉说。“但两党基础设施法--《降低通胀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及《芯片与科学法》的充电基础设施的激励措施和供应方条款,是否足以支持未来几年拟议标准所设想的电气化还有待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