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习仲勋与习近平单独谈话中谈了什么?(图)


习仲勋和夫人齐心与儿子习近平、习远平。(网络图片)

1976年习近平23岁生日当天,习仲勋因想起习近平从小就因他而“九死一生”,痛哭了不止2小时。习仲勋秘书张国英曾回忆,习仲勋曾对习近平说,不管你当多大的官,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等。

习仲勋要求子女中“留一个搞政治”

据香港《苹果日报》多年前的报导,习仲勋在60年代因别人描写中共陕北根据地前领导人的小说《刘志丹》,而被打成“叛徒”,文革中受残酷迫害,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他被折磨得“精神失常”,一度要装疯卖儍,只为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株连。毛死后习仲勋获得平反,并被委以重任,主管广东。

从主管广东那时起,习仲勋就要求子女们有机会都“远走高飞”,留在国内“说不定某天就会受政治迫害,更不用说报效祖国了”。但他要求子女中“留一个搞政治”。

习仲勋与习近平单独谈话

习仲勋“忘年之交”杨屏曾刊发题为《习仲勋忘年交讲述习家感人父子情》的文章说,1976年习近平23岁生日当天,习仲勋因想起习近平从小就因他而“九死一生”,痛哭了不止2小时。

习近平23岁生日过完的一个月后,习仲勋把习近平和习远平叫到了洛阳,习仲勋对杨屏说:“你把远平给我领出去玩儿,我要跟近平谈话。”

7月20日早上8点半,杨屏带着习远平出去看了场电影,将近中午12点钟返回习家。当时还未满20岁的习远平,在家排行最小,他一进门,连说带比划,滔滔不绝。别的人只有听的份儿。这时候,杨屏明白了习老爷子让他把习远平带出去玩的原因。

两兄弟走后,习老爷子对他说:他们(指习近平、习远平)两个将来走的不是一条路。

陆媒曾披露,习仲勋曾多次对从政的习近平谈话,教他如何为官。习仲勋秘书张国英曾回忆,习仲勋曾对习近平说,不管你当多大的官,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等。

习远平回忆父亲

海外作家门礼瞰发表文章写道:201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的百年诞辰,此时离他过世已经11年了。习仲勋的小儿子习远平写了一篇7000余字的文章纪念父亲。

习远平写道:少儿时,父亲就教育我们说:对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还不止一次写给孩子们:“雪中送炭惟吾愿。”“雪中送炭”的待人情怀不但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也从小给我们子女树立了一生待人的准则。

中共从成立的那天起,对党内党外的血腥残杀就没有断过。习远平说,父亲一生都在“雪中送炭”。该谦让的,他谦让了;该忍耐的,他忍耐了;该承担的,他承担了;该挺身而出时,他都挺身而出了。

习仲勋说:“我这个人呀,一辈子没整过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能做到是非常不易的。中共搞一次运动都是泯灭一次人性。

习远平写道:“没整过人”,就是在人一生最艰难的时刻帮了人。在那些蒙冤岁月里,父亲对污蔑不实的所谓“问题”,能揽过来的就坚决揽过来,宁可一个人承担责任,也绝不牵连他人。他说:“我身上的芝麻,放在别人身上就是西瓜;别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许多人听了这话落泪。“没整过人”应该是他老人家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雪中送炭”的事情。

习远平说,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父亲从小对我──他这个小儿子的特别家训。父亲不止一次拿着课本,给我念这一课,拉住我的手,给我讲这一课。谦让,是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之一。在家,谦让父母,谦让兄弟姐妹;在外,谦让长辈,谦让同学同事;谦让荣誉、谦让利益、谦让值得谦让的一切。谦让,既意味着自己对个人荣誉、利益、所得的放弃,也意味着自我人格的升华。我感谢父亲,走入社会以后,我终于明白,父亲让我从小养就的谦让习惯,在面临复杂社会关系时,获益良多。

1962年,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蒙受不白之冤16年,其中“文革”冤狱7年半。“文革”期间,家人不许探望他,习仲勋是生是死,众说纷纭。毛泽东为什么听信康生的话,认为习仲勋同意出版的小说《刘志丹》里把习摆到毛之上呢?

据史料记载,1935年9月,中央红军被国民政府打的无处逃窜,毛委派中央代表来到陕北,发现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一个苏维埃政府,立即动了杀人灭口占地盘的念头,于是在当地搞起了所谓的“肃反”运动,把刘志丹、习仲勋等定为“反革命”,关押起来,并挖好坑准备把他们活埋。

当时毛泽东对习仲勋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1935年,毛泽东率领逃窜的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根据地,在几处村落墙壁和大树上,看见张贴时日已久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布告》,上面署名“主席习仲勋”,这算是毛对习仲勋之名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毛很快知道刘志丹、习仲勋在当地人心目中威望非常高,直接活埋了他们自己也站不住脚,于是去见了他们,一见面发现习仲勋原来还是个娃娃,那年还不满21岁。于是下令释放了他们。不过毛对刘志丹心有芥蒂,后来在他视察战情时,让自己人从背后开枪把他杀了,然后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

1962年,副总理习仲勋52岁蒙冤,他不再是当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娃娃主席,毛也衰老了。要处于一言九鼎的地位,在陕甘边的不光彩历史就是毛的大忌讳。刘志丹30多岁被自己人从身后开冷枪始终是很多人心中的结。所以小说《刘志丹》看起来只是一本小说,但毛一看就知道在揭自己早年的疮疤。这就是毛泽东无法容忍的原因。

直到1972年,习一家人利用中国新年千辛万苦聚首北京,打听到罗瑞卿的孩子们通过给时任总理周恩来写信的方式与父亲重逢相见,全家人才重又燃起希望,一起商量给周恩来写信。信发出时间不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来人了,其中两位还是习仲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候的老相识。来人传达总理的批示说:你们的父亲还健在,不久会安排与家人见面。

习远平写道:我们既兴奋又激动,相约见到父亲时,谁都不许哭,不让父亲担心。

1962年,父亲蒙冤时,我才6岁,离开父亲时,我才9岁。在我心里,父亲早已是一个遥远的、可思而不可见的梦。梦里的父亲一头乌发、身材伟岸,既威严又慈祥,可当他一旦走近,我扑过去要抱住他时,他却消失了。7年后,得知他还在人世,我悲喜交集,见父亲的前夜,竟一夜无眠,浮想联翩:父亲的形象一次又一次被我重新描摹,父亲见我的第一句话一次又一次被我反复猜测……

见到父亲时,我震撼了。父亲与我幼小心灵中的父亲形象已截然不同:一头乌发已然不见,瘦了,苍老了,两鬓斑白。他凝视着我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谁都没想到,父亲与全家人相互打量着,见到我时,他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听到他这样问我,大家都哭了,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他一面擦着眼泪一面说:“我高兴!这是我高兴的眼泪!”唐朝诗人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7年生离,我识父而父不识我,真是彻底颠覆了诗人的语境。一家人最大的欣慰是父亲依然健在。与父亲团聚,长相斯守,是此刻全家人唯一的期盼。一家人感到最振奋的是:虽然岁月无情,但父亲依然是一派壮心不已的气概,我们放心了。

习远平写道:只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疑团:这么多年,没人探望,没人说话,远离亲人,与世隔绝,“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听他慢慢谈起往事,我们才知道,对父亲那些沉重岁月的表述,用“熬过来”这个说法是个天大的谬误。

很多人被单独关在一处,时间长了,思维和语言表达都发生问题,更别说对身体的损害。但习仲勋却“没人说话,我就对自己说话!”,想起什么就背诵什么,“昼夜不舍,晨昏无辍,本应度日如年的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悄悄流走了。”

习远平写道:为了保持一个好身体,父亲坚持了长年锻练,把枯燥的身体锻练做成了一天最愉快的事情:每天,他先是做一日两次的斗室转圈,先迈步正着转圈,从1数到10000,然后退步倒着转圈,从10000倒数到1;接着,他用肩膀撞墙,用后背撞墙,用拳、用掌击打全身;最后,仰面躺在床上,做仰卧起坐。仰面躺着,是当时监管方要求的睡觉姿势。监管方固执地认为,侧身睡不易观察到自杀行为,坚持要求被监管人仰面睡。为了这个“奇葩”规定,父亲仰睡了多年,上千个日夜,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啊!

为了能活下去,习仲勋对自己多年抽烟的习惯也实行了“严格管制”。他原来每天要抽两包烟,逐步减少到每天只抽一根烟。早饭后,点燃烟,只抽上一口就掐灭;吃完午饭,点燃再抽,这次,抽到一支烟的一半,又掐灭,放在一边;晚饭结束,才是他真正享受抽烟愉悦的时间:这次点燃烟后,可以抽完余下的半支烟,直抽到手指掐捏不住烟卷的时候。

习远平写道:沉冤得雪的父亲回到战友们身边时,大家都十分吃惊。小平和叶帅当时就愣住了,叶帅说:仲勋同志,你16年备受磨难,身体竟然还这么好?!毫无疑问,父亲在逆境中长年砥砺的敏捷思维和健康体魄,对他后来主政广东,大胆施行改革开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习近平从政 父亲的口碑成为了他的仕途财富

1981年1月11日,习仲勋在新华社建社50周年纪念会上说:我们的任何纪念活动,都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纪念某一个节日,总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前进。

此时,习近平任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

1990年深圳特区成立十周年,习仲勋在接受记者陈秉安采访时说: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

此时,习近平出任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9年,在中共庆祝“国庆50周年”时,在天安门城楼上,习仲勋对陪同的官员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啊!”

此时,习近平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福建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

2002年5月24日,习仲勋在北京逝世。此时习近平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等职。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