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何时稳定下来?(图)

2021年,恒大房地产因巨大债务危机出现“爆雷”。(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2年9月6日讯】中国房地产市场到底如何才能复苏?除了从市场总量和中国城镇化前景考量外,近日,《财经》评论指出,还要从市场的结构和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不同,来统筹规划。

要想让房地产行业达到维持稳定,从短期来看,应确保烂尾楼盘复工,同时,正在建设的楼盘不再出现烂尾风险,这是关键。目前,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成立了房地产纾困基金,撬动多方资本,以增强行业的流动性。

中期来讲,在保证存量房地产项目安全的前提下,因遵守市场化、合法化,通过注资、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各种方式,将有问题的房地产企业调整到可以正常经营的状态。

如果房地产企业整体发展趋势稳定,消费者和投资者恢复了对该行业的信心,中国低迷的楼市才可能出现反弹。

从长远来看,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供需错配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中国的区域差别。

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结构性错配,主要体现在就业市场集中的沿海特大城市。然而,这些城市的住宅开发用地供给严重不足、房价偏高。

针对一、二线城市的供需矛盾,有观点认为可以增加特大城市周边小城市的养老医疗设施,将主城区的老年人口替换出来,给在主城区工作的年青人口腾出更多空间。

例如,9月2日,北京发布了《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在2021年,北京60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首次突破了20%。短短一年,北京增加了近12万老年人,这是近五年来,北京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增加最多的一年。中度老龄化后的北京不断“瘦身”。

今年,8月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昌平和顺义设置了3个试点,专门针对来自中心城区的老年家庭购房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比如,35%的首付比例、贷款优惠利率等。此外,子女可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进行”接力贷”,即父母还不完,子女接着还贷。但这一系列优惠的前提是,老年家庭购房者把户口迁至项目所在地。

在一、二线城市一房难求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却出现了供给过剩。而前一轮的烂尾楼“怪象”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城市。究其原因,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无度扩张,最后导致风险失控、资不抵债,难以为继。而“预售制”则是促成这一切的催化剂。预售楼盘占比高达80%以上,而现房销售微乎其微。

目前,有些三、四线城市为留住人才,还纷纷推出与房地产购置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吸引人们进城购房,地方政府招数尽出,例如,以各种农产品抵房贷,对退出宅基地进城买房加以奖励等。以前的那种靠房地产带动经济发展的逻辑,正在被经济拉动楼市所取代。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