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经失调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自律神经长时间失衡的状态,就是“自律神经失调”,一般所说的自律神经失调有下列这些症状:
‧突然心悸
‧无故眩晕、起身时头晕或眼前一片黑暗
‧反胃、头痛
‧提不起劲
‧难以专注
‧莫名感到焦虑或恐慌
‧情绪不稳定
‧被害妄想
‧忧郁症状
诸如此类的情况有时会反映在肉体上,有时也会反映在心灵上。
但是追根究柢,自律神经失调其实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
自律神经失调最麻烦的地方在于做尽检查,结果都是“没问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何谓自律神经失调?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未将自律神经失调视为特定疾病,也没有正式的英文名称。
日本身心医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对自律神经失调的暂定定义如下:
“有自律神经方面的主观自觉症状,但无法判断病因,经临床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且无显著精神障碍。”
乍看之下叙述得很抽象,但是理解自律神经的作用后,就会发现“自律神经失调”是相当传神的名称,代表着自律神经未正常发挥功能的状态。
这里的“未确认病因(unidentified complaint)”是指出现头痛、倦怠、心悸、焦躁、无法消除疲劳等自诉症状,在医院却检查不出有什么异常。
这时会使用的诊断名称之一,就是自律神经失调。
请注意,这是“诊断名称(表示症状的名称)”而非病名。
自律神经失调最麻烦的地方在于,跑遍各大医院做尽检查,结果都是“没问题”。因此不少人会干脆自己当医生,自我治疗,甚至不当使用市面上的成药。
医师不熟悉这类状况时,也会立刻建议病患求助身心科或精神科,结果随随便便就开立抗忧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等不适当的处方。
此外,自律神经失调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很难获得周遭人的体谅,使病患承受更大的压力。
交感神经优先运作时会造成许多症状
大部分被诊断为自律神经失调的病患,都长时间处于交感神经优先运作的状态。
请各位想像前有敌人、后无退路这种遭遇生存威胁的情况,这时会口干舌燥、心跳加快、全身肌肉紧绷,心里当然也会感到焦虑。
接下来的症状因个性而异,有人会出现攻击倾向,有些人则会马上放弃并哭出来。
就算反应各有不同,追根究柢都源自于交感神经的作用。
现代社会虽然没有这种“敌人”来袭的危险,但若是将“敌人”转换成“外来压力”,就会知道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很常遭受袭击。
遇到来自主管的压力、家庭失和、长时间工作、权力骚扰等对生存造成威胁的状况时,交感神经会自动做出反应,对人体造成很大的负担,这正是自律神经失调的源头。
自律神经失调却放着不管时,有可能会演变成忧郁症。
有敌人来袭时就必须迎战,身体也会分泌出肾上腺素等荷尔蒙。自律神经失调时,身体就会在生活中不断分泌这些亢奋时的荷尔蒙。如此一来,遇到必须奋斗或必须专注的场面时,反而没办法分泌出充足的荷尔蒙,进而造成忧郁症状。
有些人可以透过酒精消除自律神经紧张,可是却从自律神经失调演变成酗酒。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社出版《日本医师的减糖提案:治过敏、降血糖,改善忧郁症》,作者:沟口彻/译者:黄筱涵。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