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动容 十首诗词读懂母爱的伟大(williamhill官网 )


今天是5月8日,许多家庭已经准备好鲜花、蛋糕要为伟大的母亲庆祝了。(图片来源:Pixabay)

今天是5月8日,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大家正准备迎接温馨的母亲节。为此,小编要跟大家一同重温与母亲相关的一组经典古诗词,也借此祝愿全天下的母亲,身体健康,快乐平安!

唐代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地吟颂了伟大的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讬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唐代李商隐《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诗词赏析:

这是李商隐的诗,母亲病了,李商隐要送母亲回乡求医。对母亲担忧、不舍、伤感、流泪。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这两句的意思是:报答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此都做不到,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在世还能追求其他的东西吗?

唐代白居易《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诗词赏析:

慈乌,是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这首长诗的主要意思是: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唐代陈去疾《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得很哀婉,也很动人。诗人的母亲已经去世了,黄昏里他独自站在母亲的坟前,流着泪为母奠酒。一个“空”字道出了所有的无奈,母亲已经去了。最后一句,用一个细节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以后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嘱了。

唐代孟郊《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诗词赏析:

中国古代早有代表母亲的花——萱草,又叫忘忧草,象征东方女性温柔、含蓄、朴实、坚忍、牺牲奉献的精神,在恬淡中散发出母爱的光辉。

“萱,令人忘忧草也。或从宣。”萱,古同“萱”字。古人认为以此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忧,所以又称为忘忧草、忘忧物。

相传隋末时,唐太宗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南北征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病倒。当时,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给李母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后来,游子要远行时,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记烦忧。孟郊诗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间含蓄的情感,令人为之动容。

萱草遂成为中国的母亲花,并逐渐衍生出在母亲节送鲜花的习俗。


中国古代早有代表母亲的花——萱草,又叫忘忧草,象征东方女性温柔、含蓄、朴实、坚忍、牺牲奉献的精神。(图片来源:Pixabay)

宋代与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诗词赏析:

与恭,一作允恭,宋代僧人,浙江上虞人。时有诗名,与时士赵孟頫相善。

与恭的爱母之情一点也不逊于世人,这首诗描写母亲去世后,霜打芦花,诗人泪湿衣衫、悲恸欲绝;想起去年梅雨季节,老母倚门,盼己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的情景,如今只留下满腔怀念。这首诗朴素真实,直抒胸臆,深情叙述平凡往事,流露出的赤子之心、孺慕之情,令人感动、惋叹不已。

元代王冕《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元代王冕《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诗词赏析:

在萱草花(母亲花)盛开的季节,母亲倚门翘首盼儿归、却杳无音讯;而慧鸟的鸣叫,勾起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两首通过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将母子间的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清代黄景仁《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词赏析:

在参加举人乡试时,黄景仁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到外地谋生。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直至现在也是歌颂母爱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此时有子不如无。”道出了子女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清代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诗词赏析:

这首诗细致地描写过年时游子回家的场景,母亲赶制棉衣,心疼儿子瘦了,连声问儿苦不苦?儿子却不敢述说在外漂泊的艰难。画面寻常朴实、生动感人,舐犊之情跃然诗中。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