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召开会议研究经济 释放混乱的信号(图)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2年4月30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4月29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表示坚持清零防疫政策还要稳住经济。但该政策已经伤及经济,会议并再次提及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似乎这是唯一挽救经济之道。
政治局会议凸显各类经济风险显现
北京当局设定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5%的增长目标,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没有大量政策支持,将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因COVID-19感染病例增加而封城和其它的严厉限制措施,对企业和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破坏。
中国经济在面临巨大压力以及股市、人民币汇率明显承压之际,中共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表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稳住经济,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会议提及,“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并特别提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挑战。
会议还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
会议内容凸显各类经济风险显现,然而,诸多信息表明,严厉的封城等防疫措施,造成长期的经济损害。
以上海为例,在3月底上海爆发Covid-19变种病毒后,中国官方对2500万上海居民进行了毫无预期的长期封锁,至今已经一个月。这种封城措施导致经济活动几乎停摆,由政府来操控商业市场,该模式还被运用到其它的省市。
上海是中国经济产值最高的城市,也是国际商业与金融业最集中的地方。分析认为,上海的现状映射了中国营商环境的困境,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并损害了中国整体的商业前景。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救命稻草?
习近平在2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提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4月26日,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主持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中国官媒发文造势称,“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关乎经济和安全的重要位置。”
会议提出,基建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帐”。
财经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否有需要,来一场全社会的基建大跃进?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学界认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最为薄弱,北京当局近年多次声称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甚至提出了经济“内循环”的计划。然而,外贸、投资和消费都已经处于颓势,在严厉的封城等防疫措施影响下,这都是中国经济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日前向自由亚洲电台分析指出,北京当局重回投资基建的老路,显然是迫不得已:“这是因为当局已经没有别的招了。消费是刺激不出来的,因为老百姓都没钱,特别是今年中国经济明显下滑,大家都不敢消费。而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港,以及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开工不足,产业链出现了问题。所以出口也指望不上,那么只能靠基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