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持续打压科技巨头 滴滴恐失600万新用户(图)
北京持续打压科技巨头,滴滴出行恐损失近600万新用户。(图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1年7月12日讯】中国网约车龙头滴滴出行7月2日遭安全审查后,股价一周来已从最高点下跌达三成,造成美国投资人的重大损失,也引发中国网民的热议。对此,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北京当局以网络安全为由,打压民营科技巨头和其背后的资本势力的一贯手法。他们说,遭到官方示警却还是执意赴美上市的滴滴,不听话的下场,很可能因此损失近600万新用户。
据美国之音报导,赶在中共百年党庆前,滴滴出行风光到美国上市,估值一度超过670亿美元。但不到48小时,中国国家互联网资讯办公室(网信办)不仅对其启动网络安全审查,7月4日还进一步以滴滴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资的理由,要求其下架app,暂停吸收新会员。
一周以来滴滴股价惨跌,7月8日收在每股11.21美元,相较7月1日每股16.4美元的高点,跌幅达三成,美股投资人一片哀号。
除了滴滴,中共网信办的打击面还波及其他两大网络企业—职场信息平台的看准网、以及同样也于6月赴美上市的数字货运龙头满帮集团,他们旗下的应用程式“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都必须暂停新客户的注册。
同时,中共国务院还警告大型企业,将全面加强数据安全,并收紧对海外上市的监督。
中国网民热议
美国之音报导称,北京官方打压中国科技业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滴滴事件一出,還是引发中国网民热议。
广东省的滴滴司机刘先生通过上传到微博的影片表示:“滴滴好,我们未必好。但是滴滴过得不好,我们肯定跟着过得不好。政府对滴滴的监管,对我们这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来说,我们只能看热闹,仅此而已。”
其他网民则不以为然地说:“滴滴就算出事,乘客或司机都可以换到T3等其他平台,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滴滴遭监管后,网路盛传滴滴是因为上市后、恐因此将具敏感性的中国用户和道路数据泄漏给美国政府,所以,引发北京官方反弹,要严查数据出境。
不过,滴滴副总裁李敏早在上周末就通过微薄澄清:“和其它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中国的伺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 滴滴并称,将配合相关审查工作。
滴滴恐失600万新用户
但审查工作恐将大举影响滴滴的业务发展,尤其在中国网约车乘客与司机对品牌忠诚度不高的前提下,Sanford C. Bernstein驻香港的分析師Cherry Leung向《华尔街日报》表示:“一般状况下,此次网络数据安全调查时间若持续达6周,这期间,滴滴可能损失600万新用户。”
据报导,2012年滴滴打车在中国北京创立,9年来,经过总计21次的融资与两次合并,一跃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霸主,全球用户数高达5.5亿人,但多数都在中国。截至去年底,在中国网约车市场的占有率达88%。滴滴背后最大的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其他股东还包括腾讯集团、阿里巴巴、金沙江创投、红杉资本等。
不过,滴滴在推动业务多元化、开拓新市场上并不顺利,今年第一季约9成的业务依旧来自中国网约车服务,过去3年都呈现亏损状态。其在网约车的核心业务上,更面临T3、曹操专车等其他同行的激烈竞争,中国网约车的共同特色就是大手笔砸钱,吸引乘客与司机。
面对庞大竞争压力,滴滴亟欲拓展海外市场,更需要庞大资金支撑营运。因此,虽然,之前早已遭北京当局要求改革营运、改善对司机不公平待遇等警告,但滴滴积极推动赴美上市计划。
赴美上市急筹资
北京当局对科技业巨头严审监管早已开始,且滴滴不仅一次被当局示警,却为何没有吸取蚂蚁集团上市案被临时叫停的教训,反而加快时程积极赴美上市呢?
香港智易东方证卷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蔺常念告诉美国之音:“滴滴早(就)知道网信办(在)调查,所以加快美国上市,上市速度很快,大家都预期不到,一般原本预期半年之后才会上市,没想到一两个星期就上市了。公司基本上想是要筹资,不想像蚂蚁集团一样上市前被叫停,不然什么钱都拿不到,这纯粹是商业决定与政治无关。”
打压红色家族
不过,律师、政治评论人桑普认为,北京当局此举还有打压民企资本家势力的政治目的。桑普向美国之音采访表示:“中共内部斗争仍很严重,以滴滴为例,就是针对其背后复杂的庞大资本与股东结构,股东不仅有许多外资,还有不少红色家族,主要就是要打压红色家族,削弱其资本与势力。”
他还说:“北京当局此波打压行动具政治目的。中国企业中都有共产党的部门,滴滴等企业当然也有。当局对滴滴多次示警,但滴滴屡劝不听,透过保密加速方式积极赴美上市,而中共在其上市后出重手打击,等于是在众人面前重击滴滴,要警告不听话的后果,就是面临股价重挫,更多严厉审查。”
而台大电机系教授林宗男则认为,这次的打压行动也有剑指美国的作用。他向美国之音表示:“在美中对抗格局下,网路、数据安全只是中共执行监管、打压的借口,就是要打击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
据观察网等中国媒体的报导,这应该是《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中旬上路后,北京首度执行的监管行动。《华尔街日报》报导称,针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网信办似乎已承担下监管责任,而其权力上升,透露出北京政府想解决监管、经济与金融监管机关间缺乏协调问题。
除了《网络安全法》,中国未来将推出《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更完整建立网路数据的监管法律体系。《数据安全法》预定9月1日正式实施;而《个人信息保护法》据报载会于8月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基本上已到三审三读的阶段,一般预估会顺利通过。
北京高层监管意见分歧
美国之音报导称,《数据安全法》对数据的搜集、使用、处理和传输等过程都将有所规定,尤其第3章载明,将建立数据分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安全审查等多项机制。而另一个引人瞩目的重点,则是规范企业在中国境内搜集的数据该如何出境。北京高层据报载对数据监管分持不同意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官员主张在数据搜集和处理上,应给民营企业更大的自主性,以利创新。但安全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则认为科技巨头扩张太大,且拒绝和政府分享数据,应加强监管。
分析人士认为,北京的一连串打击行动与网络安全无关,因为,中国目前在企业都有党支部,要取得数据并不困难。针对中国陆续实施的网路数据规管法律,他们也说,是为了让打压行动更动师出有名,这代表,未来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都将面临被严厉监管的状况,而中国科技业者赴美上市之路恐将被冻结。
打压扼杀创新力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务与经济高阶顾问兼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接受CNBC访问时指出,北京当局有理由打击涉及垄断的企业,但恐怕将扼杀民间企业创新力,尤其当民间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大推手。
港智易东方证卷的蔺常念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说:“更趋严的监管对中国科技网络业是坏消息,由中国科网股跌势就能知道,对整体经济发展影响或许半年就能够看的出来。”
但桑普则不认同,他说,中国科技网络业者的创新力并未强大到足以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他说:“中国科技业会强盛与大批海外留学生归国有关系,可以看到80、90年代的中关村发展相当蓬勃,当时有(笔电商)联想等大型企业,现在的中关村相对落寞。(中国)科网业创新力无法与欧美同业比拟,就以滴滴为例,基本上技术就与Uber一样。因此要说,严格网络监管法规会扼杀中国科网业,不如说,中共就是要把科网企业掌握的数据收归国有,对产业杀伤力有限,更遑论对整体经济发展影响。中国创新技术发展层次还是不高,多半仍是依赖劳力密集的产业推动整体经济发展。”
规管趋严衍生商机?
部分中国媒体与专家还乐观看待《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网路数据市场商机。他们认为,该法规范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不同类型的数据资产将因此有不同保护机制,可能会催生隐私计算等新技术与相关市场的商机。
对此,台湾资策会科技法律研究所组长许芳瑜略表认同。她向美国之音表示:“在中国的环境之下,确实是有可能的,因为他们是依据资料本身去做分类与分级,不过因为目前细项未发布,还无法判断实际情况。中国立法出发点与其他国家不同,以非个人资料来说,台湾的资通安全管理法的管理目标并非是数据本身,而真是针对不同机关、不同信息系统去做资安分类分级的判断。”
不过,台大教授林宗男并不认同。他说,更趋严厉的法规,不会衍生出更多市场商机。林宗男说:“阿里巴巴等大型科网公司目前掌握大量个人资讯与网路设据,且尚未受到大量规范情况下,能够自主创造出的市场商机才庞大。当局透过实施《数据安全法》等网管法律,只是让打压行动更师出有名,以后连同对付外资企业也是同样手法。”
他还说,就算没有数据安全法,北京政府想要民营企业掌握的这些资讯,北京当局要获取是易如反掌。在中国现行法令制度下,所有的企业都要配合北京政府国安的理由,来提供政府所需要的数据。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