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罗:中共掩盖疫情导致美国巨大损失(图)
纳瓦罗:中共掩盖疫情导致巨大损失,“这笔帐必有到期的一天”
川普总统贸易顾问纳瓦罗。(图片来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0年10月20日讯】距离美国大选仅剩两个多星期,美中对抗态势不断加剧,川普总统贸易顾问纳瓦罗周一(10月19日)表示,从施行不公平贸易的经济战到“攻击美国政治制度”的信息战,中共对美国发动多方攻势。
此外,中共病毒给美国带来的生命和经济损失,“这笔帐必有到期的一天”。不过纳瓦罗强调,尽管对抗升级,美中之间不会发生热战。
“现在我必须非常明确一个重点,对抗中共并不意味着打仗。这是川普政府最不想做的事情。”
白宫贸易和制造业办公室主任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美国保守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的美国对华政策演讲中如是指出。
纳瓦罗引用了川普总统任内一系列追求和平、避免战争的举动,如从中东和阿富汗撤军、推动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让北约盟国分担更多经费以对抗俄罗斯、促成中东与以色列、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之间达成和平协议。
纳瓦罗同时表示,中国也不想跟美国发生军事冲突,“正如我们不想发动与中国的热战(kinetic war),中国最确定的事情就是不想跟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纳瓦罗说。
为证明这个观点,他引述了中国《孙子兵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说法。
中共信息战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
纳瓦罗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中共想攫取美国财富又避免一枪一弹的目标
在美国大选进入倒数计时之际,社交网站充斥着美中可能爆发热战的讨论,而北京中南海也在推波助澜。习近平和中共高层10月19日反常地举行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活动,将这场中国死伤50多万军人的战争称为“伟大胜利”,号召“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10月8日,被称为美中关系奠基人之一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如果美中两国领导人不能界定超越威胁的界限,“我们将陷入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局面。”
10月19日,哈德逊纳研究所给纳瓦罗的演讲冠以《中国贸易政策中八大致命罪孽》的标题。其中纳瓦罗提出的“七大罪孽”描述中共对美国发动的经济战,即网络攻击、强迫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盗窃、产品倾销、补贴国有企业、货币操纵、向美国出售芬太尼。
在本次演讲中纳瓦罗重点分析了中共发动的信息战,指其“攻击我们的政治制度”,并利用像联合国这样的机构来“促进中共对主导全球的追求”。
纳瓦罗称,这种信息战已经让中共的影响力渗透到了美国的主流媒体、好莱坞、高科技基地硅谷、NBA、大学等各个领域,并导致了“中共的胜利和美国民主制度的失败”,他称这些愿意接受中共影响力的美国人为“有用的傻瓜”(useful idiots)。
美国决心追查大流行源头并追责
纳瓦罗在演讲中再次强调了白宫查清新冠病毒大流行来源以及追责中共当局的决心。他说:“有两件事我们可以确定,首先,美国人民要知道中共病毒的来源。中共必须停止向自由世界隐藏这一信息。其次,美国人民要中共对这起中共病毒导致的美国数万亿美元损失和悲惨的生命损失承担全部责任。而且那笔账必有到期的一天。”
在回答哈德逊研究所中国战略中心主任、主持人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有关向中国追责的提问时,纳瓦罗说,美国因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员死亡、经济损失总数应相当于美国4年的GDP,约20万亿美元。
纳瓦罗就中共在疫情初期故意掩盖疫情真相举出新例。他说,2020年1月15日,中国副总理刘鹤率贸易代表团在白宫签署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我们现在才知道,当时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以及中共其他高级官员都清楚知道,一个致命的病毒正在席卷中国,并且具有明显的潜力通过人传人导致全球大流行。”
纳瓦罗回忆,当时中共代表团“对着我们微笑,吃了我们的饭,握了我们的手,并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却丝毫未透露“对美国和世界构成明显直接危险”的新冠病毒疫情,“任何可能挽救生命的信息都没有传递给川普总统或白宫的任何人。”
“习近平和中共的沉默导致川普总统、彭斯副总统以及许多白宫高级官员和行政官员面临严重危险,”纳瓦罗指出。
10月2日,川普总统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新冠病毒测试呈阳性。一周前(9月26日)川普主持白宫玫瑰园举行的大法官提名仪式,当时他、第一夫人和许多与会者都没戴口罩,后来至少8人新冠检测为阳性。川普总统住院治疗,并在72小时的治疗后出院。
美国媒体今年4月报导,纳瓦罗早在1月29日发给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备忘录就警告,新冠病毒可能导致50万美国人死亡以及6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月23日他发给川普总统的备忘录说,新冠病毒会感染1亿美国人,并导致100至200万美国人死亡。
截至10月19日,全球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将近3900万,美国近800万;死亡人数全球为109万,美国为21万7千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