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中国金融体系存在内部风险

【williamhill官网 2020年9月24日讯】美国智库周二发布威廉亚洲官网 研究报告认为,虽然中国金融体系帮助中国经济从中共病毒大流行的冲击中恢复并保持了增长,但推动中国经济复苏的因素也使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挑战。

美国智库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九月二十二日发布《中国经济风险矩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共病毒大流行期间,中国在2020年第二季度恢复经济增长是一个罕见的惊喜。传统观点将中国的快速复苏归功于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高度的国家控制,直接的信贷流动以及在应对经济衰退时国内政策的很高的可信度。但是,这些因素也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严峻挑战。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远高于之前路透社调查分析师的2.5%的预测。相比之下,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暴跌31.7%,创历史跌幅新低。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第二季度的数据之所以能从第一季度的-6.8%反弹,是因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财政支出,降低贷款利率和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但也有外部专家表示,对中国官方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表示怀疑。

报告称,虽然中国经济正从疫情影响中重振,但如今中国银行体系内缓慢增长的信贷风险正在加速暴露中国金融体系的漏洞。中国的金融体系极易受到房价下跌,贷款和企业债券违约,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状况趋紧以及资本外流等威胁,同时也给稳定人民币汇率极大压力。但是,很难确定这些中期漏洞什么时候会加剧短期金融压力,以及这种压力将在什么时候达到当局无法应对的程度。

报告作者之一,中国商业和经济研究中心学者洛根.莱特(Logan Wright)在研讨会上指出,在中国政府信誉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持续增长的金融压力更可能对稳定产生重大威胁。他认为,当北京政策的可信度下跌并且对资产的隐性担保能力受到质疑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将变得最脆弱。

与会的合著作者,荣鼎集团中国项目团队副总监劳伦.格洛德曼(Lauren Gloudeman)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已经面临了数次金融压力,包括2013年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危机,2015年和2016年的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以及2019年包商银行在去杠杆化的改革中违约并破产所引起的崩盘。

报告详细指出,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发展速度超过了监管者的管理能力。领导层管理金融压力的基本方法和金融技术专家可以使用的政策工具尚未赶上中国金融体系本身日益复杂的状况。技术官僚的领导者对中国官员在管理经济和金融压力方面所采用的政策工具的关注大大减少。作者们认为,随着金融体系内部威胁的激增,对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的方法和杠杆需要进行更为仔细的审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司副司长肯尼斯.康(Kenneth Kang)评论认为,虽然中国当局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例如通过银保监会限制影子银行并进一步开放现有金融部门,以使监管框架现代化,但仍远远不够。

他说:“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尤其是重组薄弱的中小型银行,以解决遗留和新兴的不良信贷问题。我们看到了与其他金融系统类似的更多的违约情况、更多的波动性和更高的风险,如果有序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也许是积极的信号。”

穆迪投资服务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信贷官迈克尔.泰勒(Michael Taylor)认为,虽然中国金融体系主要风险是增长放缓,影子银行和区域银行资产估值的高杠杆率,但很难引起大规模的系统性危机。

他说:“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中国不放宽对资本的管控,将会损害到核心支付系统。由于中国当局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我认为金融危机短期内不会发生。”

肯尼斯.康认为,受预防性储蓄大幅度增加的影响,重新平衡和增加消费是确保中国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

他说:“中国储蓄的增加反映了社会安全的薄弱。如果要降低储蓄,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财政政策刺激消费,这对中国来说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金融体系的关键问题还在于支持未来需要的增长。

他说:“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还关乎是否能将储蓄转化成强有力的投资和消费,这仍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改革议程。”

版权所有©2006,RFA。经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许可进行再版。http://www.rfa.org。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冰华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