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的失血与吸血……(图)
——中国的GDP负增长与银行利润正增长
【williamhill官网 2020年5月11日讯】一季度,中国GDP增长为-6.8%,但36家上市银行的整体利润为+6%,归属母公司利润同比增长5.52%。这说明什么?
简单点说,GDP增长率为-6.8%意味着:一季度中国非银行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国家财税收入,整体上平均都下降了6.8%。相比之下,银行业利润为+6%则意味着:如果计算银行业的利润率与除银行之外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倍数,这个倍数是无穷大。
银行业的利润哪里来?
当然是从实体企业和居民信贷业务及各种金融衍生业务中来。说白了,当全社会的企业和居民因疫情而停摆的时候,银行的信贷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并没有停止,信贷收入和各种金融炒作的收入照常进帐。这似乎无可厚非,因为银行和金融业务基本都是网上作业,只要作业不止,自然收入就不会减。但凡事都不能往深层次去想,一往深层次想,这问题就少不了。
我们可以设问:假如一个社会出现实体企业和居民个人长达三个月基本停摆,不能正常经营和收入,利润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依靠实体企业和居民生产经营而存在的信贷和金融业务凭什么还可以有钱赚,还可以获得同比增长而非下降的超级利润?
中共病毒疫情期间百业凋零,为何唯国有银行那边“风景独好”?(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进一步设问:假如企业和居民的停摆不是三个月,而是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这银行还能继续利润增长么?
三个月时间不长也不短,企业和居民都还能扛过去。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欠帐不还,这是中国人的骨气或者品行。如果是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一些企业和居民扛不住了,没有了最后一口气,贷款和各种欠账自然不能还,银行还能躺着赚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企业和居民真过不下去,银行自然也会负利润甚或倒闭。我们难免会考虑,在全社会普遍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有什么理由和道理正增长,凭什么依然能躺着赚钱?
同样是一季度,美国整体经济增长为-4.8%,比中国好点,因为美国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还不太大。但是,美国的银行业在一季度所受到的影响显然更大,远比实体企业受到的影响大得多。一季度美国银行业利润下降幅度非常惊人,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美国最大的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9%、45%、46%、89%、30%、46%。
在出现各种危机的时候,美国的银行业为什么总是比实体企业更敏感,受危机影响遭受的损失更大,而且总是先于实体企业倒闭?无论是1929经济大危机还是1990年代的IT泡沫,亦或2008两房危机,企业利润遭受重创的,或者是撑不下去倒下的,从来都是金融企业先于其实体企业对不对?这说明了什么?
这其实充分反映了中美银行和金融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存在区别。为避免冗长的理论陈述,我们可打个简单比方来说明问题的本质。银行是企业的输血者(给企业经营提供资本便利),同时也是企业的吸血者(获取融资便利的利率回报),这一点全世界的银行都一样。问题在于,银行的角色定位或者存在的基本使命到底应该是输血优先还是吸血优先?这个很重要。
如果以输血为使命,尽管输血的同时也会吸血,但银行业面对各种危机一定比实体经济更敏感。道理很简单,只要输血不止,企业就不会死,只有输血者倒下了,受血者才会死。这与心脏先死了,不能泵血,人才会真死掉是一个道理。
反过来,如果银行业是以吸血为优先使命,自然情况就完全相反。吸血虫无疑可以坚持到最后,坚持到吸干死尸的最后一滴血才可能倒下对吧?
我们当然知道,银行和金融系统一直在变着花样玩各种金融衍生品的把戏去吸实体企业和民众的血。但是,一旦经济社会出现问题或危机,美国的银行和金融业通常是先于实体企业倒下。这多少说明一点,美国的银行和金融业懂得并践行了一个基本原则:银行和金融业永远是输血的使命高于吸血的目标,只有给企业输足了血,把企业养肥养大了,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吸血。皮之不存毛将不附的道理,资本还是懂得的。
但中国的银行和金融企业,要论投资与经营的本事,其实远不及美国同行的,但其赚钱的实际成效却一点不比美国同行差。原因嘛,当然是在享受中国金融体制的红利。我们不能说中国的银行业没有给企业输血的使命,但疫情下的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我怎么看银行的利润数据都感觉不对劲或不对味。总在问自己,当然也想问问你们和大家,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凭什么,干什么?
美国政府通过“无限量宽”来无条件为金融企业和实体企业兜底,这虽然不符合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但人家就这么干了。有时反过来想一想,觉得人家的做法似乎也未必不是一种豪气和担当的方式。至少,人家的央行真把救企业当成了头等大事,知道救企业就是救自己。
看到美国几大银行的利润下降幅度居然是全社会整体利润下降幅度的几十倍,而不是反过来的利润增长相对倍数无穷大,心里好受多了。不因为别的,或许只是想满足一个经济学者的良知需要或者某种心安的贪图。毕竟,银行吸血多少,一定意味着全社会在失血多少。
如今的中国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日子其实非常难过,政府也一直在呼喊银行业要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真的做到了么?
银行和金融的使命不是漂亮的口号,要通过事实和数据反映出来。如果二季度,中国的GDP开始正增长,而银行的利润开始较大幅度下降,这银行和金融的使命才算是真正体现出来了。尤其是所谓“社会主义的国有银行”,使命感应该更强才对。不能说银行利润越低越好,但是,银行利润高于GDP增长率是肯定没有道理可讲的。要知道,GDP增长率其实可简单理解为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政府财税增长率和居民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你银行利润一枝独秀,只能说明吸血过多了。
银行和金融系统,不能以利润超高为荣,也不能以超低为荣,总体上应该有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略低于GDP增长率。这应该作为银行和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伦理原则或者立法精神。从这个角度讲,目前的货币政策应该是降息而非降准。想想人家美国已经零利率了,这其实也是在逼迫银行要有担当对吧。
各种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也应该适当收缩。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界限太宽松了。看看GDP增长率,再看看36%或24%的民间借贷利率,离谱不?今天的经济形势下,如果不是贩毒,请问哪个行业能有如此高的年利润啊?从某种意义上讲,超高的民间借贷利率其实是在鼓励犯罪。所以,顺便建议,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界限应该迅速调整到10%以下。这恐怕也是当前防控金融风险的有力措施之一,没有超高的利率诱惑和法律空间,怎么会有那些网贷和各种金融诈骗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