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古人深远的忧患意识(图)
---《待漏院记》读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名句之一。(图片来源:williamhill官网
视频截图)
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必许多人都耳熟能详。 提起传统的儒家士大夫,映入你脑海的很可能是一个手执书卷,正紧锁眉头、捻须长叹的瘦夫子形象,而不大会是富态祥和、怡然自得的胖乡绅模样。 的确,“忧患”二字,实在是理解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
北宋的王禹偁,就有这么一篇文章,从待漏院这个供官员们等待上朝的地方着笔,想像了百官之首——宰相在这段短暂时间里可能会有的心路历程:“百姓未安,怎样使他们康泰? 四夷未附,怎样‘修文德以来之’? 战事未宁,怎样将它平息? 田原荒芜,怎样让人们去开垦? 贤人在野,要怎样推荐? 奸人在朝,该如何贬斥? 天时不正,灾害频发,我愿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灭害;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作奸犯科屡禁不止,我将请求施行文德教化来矫正这些错失。怀着深深的忧虑,宰相等待着天明入宫面圣。 进言后,天子若采纳了这样的建议,世风必将清明安定,百姓也因此而富庶康乐。若能如此,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优厚的俸禄,那就不是侥幸所得,而是完全应该的。”
为臣尚且如此,那处于兆民之巅、承继天命的为君者,岂不更应时时心怀忧惧? 晋明帝“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慨然而涕下者,不正因半壁江山仍陷胡人之手? 唐太宗生吞蝗虫,心中焦虑的,是千万百姓赖以生存的食粮。《周易》中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自古明君修德勤政,心中怀揣的,皆是深远绵长的忧患。
读懂了这些,那么诗集史书里中国古人不胜枚举的“孤臣孽子”之叹,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只是感伤个人际遇和仕途偃蹇,他们更多的也是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所忧的岂止一己官运的穷通?更多的,是对奸邪当道、闭目塞听的朝廷的思虑。“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又哪里只是“廉颇老矣”的自我嗟叹? 字里行间潜藏的,分明是一片为国为民的赤诚丹心啊!
《待漏院记》的最后,作者写道:“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而在王禹偁之后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许就是在看了这篇肺腑之文后,才发出了那句深远动人的悠叹吧:“微斯人,吾谁与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