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翡翠矿石贵金属是好的投资吗?(图)


既然能收藏,为什么不能投资呢?(图片来源:Pixabay)

【williamhill官网 2019年11月5日讯】贵金属、珠宝、各种矿石,都是很好的消费品,戴在身上闪闪的,你可以买来穿、买了玩、屯在家里收藏着都可以,但唯独不适合用来做投资。

你可能会说,既然能收藏,为什么不能投资呢?你把它捂着不动,不就是为了将来等它大涨,然后大赚一笔卖掉。这不是投资,又是什么呢?

艺术品领域的主观价值VS投资中的资产价值

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收藏的小故事,听了之后,也许你能对什么是收藏,有更深的领悟。

在美国共同基金历史上,有一位94岁仍活跃在投资一线的基金教父,叫做罗伊・纽伯格,他出版过一本自传叫做《忠告》。他和其他所有的投资大师都不一样,他进入华尔街的初心,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艺术。确切的说,是为了能够有能力做大量的收藏。而收藏的目的,恰恰不是卖掉换更多的钱,而是为了能够接济和支持那些伟大的艺术家。

这个初心,始于纽伯格年轻的时候,曾经读到的一本梵高的书。让他无比震惊的是,天才画家梵高,活着的时候,竟然穷困潦倒,他关心的根本不是自己的画能卖多少钱,而是下一顿饭到底能不能吃的上。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人能认出他的伟大,也没有人能看得懂他的《向日葵》。

纽伯格大为震惊,心中暗下决定,如果将来事业成功,一定要救助和支持伟大的艺术家们。

1965年的一个晚上,纽伯格接到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一个电话,对方说,有人想出500万美元天价,去购买纽伯格的一幅收藏品。纽伯格当机立断怼了对方。可是他非常好奇,这个神秘买家究竟是谁呢?

时隔很久,才知道这个人是纳尔逊・洛克菲勒,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代,小洛克菲勒。后来,这幅作品肯定价值连城,但是纽伯格依然没有出售,这幅作品最终的归宿,是被公益捐助给了当地的博物馆。

听了这个故事,可能你能感受到两点。

第一,收藏本身就是出于收藏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在更高位有人接盘赚更多的钱。收藏可能就是出于一种纯粹的、主观的热爱;或者基于此为了保护收藏品,让它有一个更好的归宿。

第二,在艺术品领域,所说的主观价值,和我们在投资中所说的资产价值,虽然二者发音一样,但是含义有本质的不同。在投资领域,当我们使用“价值”二字,是有极为严格的定义的,只有那些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能够算清楚长期现金流,然后用一定的利率把它折现回来,就产生了内在价值。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已经掌握了投资中最本质、最硬核、最精华的东西。

但是艺术品所说的价值,完全是一种主观价值,我说值就值!我喜欢就是天价!这就是一种主观价值。

正因为这是一种主观价值,所以,宝石、艺术品等,这些东西的价格就没有锚,没有一个公允的、能够让你安心的稳定基石,往往,它们也会呈现出非常巨大的价格波动的现象。

除了深存于心的主观价值之外,对价格产生影响的,还有一个巨大的推手,叫做挖矿产业。

举例来说,当矿(宝)石价格上涨,有利可图的时候,挖矿产业就会火力全开,产能利用率迅速提升。当产能放大,大量的新增矿(宝)石投放到市场上的时候,经济规律开始起作用: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供过于求,矿(宝)石的价格开始下跌。

跌到哪里停止呢?一般来说,开采成本线是一个重要参考。基于工人的工资、机械设备的折旧、探矿证、运营费用、电费能源等一系列成本,让挖矿这件事,天然有一道成本线,只有当挖矿的收益大于成本,产能才会继续增加。

有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小兴奋:可找到铁底了!这不就开采成本线嘛!

以黄金作为案例来看,行业一致认为1100-1200美元是黄金的开采成本线,但是你会看到在2015年,黄金价格跌到了1050美元左右,跌破了开采成本。

所以,哪有什么铁底,无非都是漫长的价格回归之旅,只不过没人能精准预测到底是哪一天能到来罢了。

如果你能明白这个挖矿产业的模型,你不用看历史数据,也大概能猜得出来,矿石价值长期的增长率,大概也就是通胀的水平。道理非常简单,它整个的价格中枢是跟着开采成本走的,而开采成本中,人工、能源,每年的平均涨幅,大体等于通胀。

所以,结论就是一目了然的,这东西长期来看,真没啥投资价值,还是留着自己拿手上玩吧。

卖宝石,有可能变成一门好生意

之所以回报率高不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挖矿这个生意没有复利。道理是这样的,挖矿挣来的钱,并没有办法重新投资回这个生意当中,因为新的矿产开采要么是被限制的,要么是处于未探明状态。这导致挖矿生意只能是一个单利模型,长期增长十分有限,也享受不到指数增长的加持效应。

那假如挖矿不是个好生意,那什么是好生意呢?

其实变个思路很简单,不要挖宝石而是卖宝石,开一家珠宝店,就有可能变成一门好生意。

其一,珠宝店如果做的好,就不是在经营宝石,而是在经营IP和品牌。知名的那个美国钻戒品牌,能做到60%的毛利率,在宝石的基础上,珠宝店具备极为强大的加价能力,这是品牌带来的。

第二,珠宝店有可能做到复利模型,因为它可以拿赚的钱一直不断开分店,把钱重新投回来,获得更大增长。有一家很有名的老牌金店,在全国已经开出了3722家门店,目前希望主打下沉市场。

更多的店,是否真能如愿获得更多的流量?是否能得到更大的增长?这也是留给大家一起共同思考讨论的开放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许树泽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