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不和 劝人养鹅;与人不睦 劝人架屋(图)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历史传承横跨数千年,给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许多宝贵智慧,而俗语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文化中,俗语也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虽然这些俗语大都是民间的百姓创造出来的,但是其中蕴含着不少人生道理,对我们后人的生活有着指导意义,也让我们的言行举行充满了真诚、善良、忍让……等美好的传统。
也因为俗语的生活化,所以有的时候听起来较通俗,没有诗词歌赋来得优雅,但是这正是俗语的特点,通俗不媚俗,用适合民间的简单语言讲述人生的大道理,有时反而比那些文学词语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今天笔者要介绍的这句俗语,同样包含了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这句俗语是“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从字面意思看起来也不难理解,是在讲人与人之间和睦的问题,只是这又和养鹅建屋有什么关系呢?
古代的人,由于对周遭环境观察十分透彻,常常会把许多体会到的人生智慧,与具体的事物做结合,这样也更容易被人们理解。而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从以前到现在,始终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成员能否和睦相处,常关系着日后的兴衰成败。
若国家内部不合,官员就会派系林立明争暗斗,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不断的内耗,最终不仅害了国家,更苦了老百姓。同样的道理,若一个家庭平日不和睦,自然争吵不断,永无宁日,自己家人和后代也将受到牵连,运势也会越来越差。有句话说“肉必自腐,而后虫生”便是对这样的情形十分贴切的解释。
因为古代讲究谐音,而“鹅”与“和”谐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而古人之所以说“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便是将和与鹅联系起来。因为古代讲究谐音,无论好坏吉凶,都常与谐音密切相关。就好比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不喜欢“4”这个数字,便是因为它与“死”谐音,而“鹅”与“和”谐音,所以会这样说。
再来则是因为鹅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家禽,同时它跟狗一样,还懂得看家,相信许多人小时候也有被别家的鹅追过的经验,所以鹅在古时候也是吉祥的象征。
至于“与人不睦,劝人架屋”,从结构上来说,与上一句大同小异,这两句话其实也是互为表里,上句讲“和”,下句就讲“睦”。
那为什么要说架屋呢?这是因为如果不会处理邻里关系,那么在古代,架屋就是很好的修复关系的一种途径。因为古时候修完房子以后,都会大摆筵席,宴请邻里乡亲,是一件极为喜庆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来者是客,一片祥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容易化解双方心结,一笑泯恩仇了。
这两句话之后,其实也还有一句话,叫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是非常容易让人理解的。
看来古人也深知人际关系经营法则,以及行善积德之道呢。
读完本文,若您也有自己的体会想与读者分享的话,也欢迎在底下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