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代英主柴荣壮志未酬 竟与他做了这事有关?(图)

 2019-08-24 14: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后周世宗柴荣是位志在四方、目光远大、胆识过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后周世宗柴荣是位志在四方、目光远大、胆识过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后周世宗,在位五年半。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

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

柴荣是位志在四方、有能力收拾旧河山的军事家,更是目光远大、胆识过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深知民间疾苦。他希望能做三十年皇帝:“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以美好的愿望、务实的态度、宏大的魄力,革故鼎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肃贪污 废除酷刑

五代时期,政治黑暗,官吏贪暴。柴荣大力整顿吏治,破格任用贤才,改革了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病,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朝廷重用。他力肃贪污之风,严厉惩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就连亲生父亲的故友犯法也不徇私情。他严格考核官吏,有几个官员借奉命出使之机游山玩水,也被他贬了官,这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史例。

柴荣奉行人道,注重法治,废除了随意处死条款和凌迟之类的酷刑。他以多种人道措施对待犯人,打扫监狱,洗刷枷拷,给犯人充足的饭食;允许探视有病的犯人,无主的病人由官府负责治疗;致使犯人无故死亡,私自杀死犯人的官员要被斩首。他还命人彻底修改法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大周刑统》。《大周刑统》对北宋的《大宋刑统》有着直接的影响。

柴荣关心民间疾苦,下令罢黜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他鼓励开荒,将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颁发均田图均定赋税,就连历代享受优待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特权。

当时佛教广为流行,许多人为逃避徭役和赋税纷纷“出家”,大量金属被用来铸造佛像,致使铜价上涨,钱币奇缺。柴荣采取抑制佛教、打击寺院经济的措施,禁止私自剃度出家,拆毁寺庙数千所,勒令僧人还俗数十万人,毁坏佛像以获得铜和金银用于铸钱。

当时,柴荣下令拆毁佛像,有许多人怕遭到报应而不敢动手。他为了消除人们的疑虑,解释说:“佛是佛,铜像是铜像。平定乱世乃千秋的功业。佛家曾谓:如有益于世人,手眼尚且可以布施,区区铜像又何足道!”

相传镇州有一尊铜制的观世音菩萨非常灵验,无人敢去毁损。柴荣便亲自前往该寺,用斧头砍毁菩萨的胸部,却也因此为自己种下了祸根。

跑马圈城 扩建城池

许多人都知道“跑马圈城”的故事。故事讲到柴荣命大将赵匡胤骑马飞奔,直到马力倾尽,跑出五十里。于是,柴荣下令以马跑的范围扩建城池,修建了气势宏伟的东京外城。

在开封城市建设史上,柴荣是个重要人物。唐朝后期,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将衙署迁到开封,大规模扩建城池,奠定现今开封城基础。时过一百七十多年之后,柴荣把汴州城拓展了一倍多,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城墙高大敦厚,建筑规整有序,为无险可守的开封城筑起了层层军事防线。

由于经济复苏,商业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内房屋过于密集,民宅侵入官道,致使车马无法通行。柴荣着眼于帝王之都的长远发展,下令将城内违章建筑全部拆毁,将城内的坟墓全部迁往城外重新安葬。这种让“死人给活人腾地方”的做法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和唾骂。柴荣明知会遭来怨言,却依然故我,丝毫没有退缩。他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样的事情总得有人来做,这样做的好处你们会在几十年以后看到。”

兴修水利 领兵出征

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但在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战火连绵,流经开封的大运河已不能通航,黄河水患不断。柴荣命人治理运河、黄河和汴河,堵塞黄河决口,修固黄河河堤,还在汴河口立斗门控制黄河水势,确保京城的安全。为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柴荣命人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先后疏濬了胡卢河、汴河、五丈河等,使山东和江南各地的粮食、货物都可由水道直达京城。

水路交通枢纽地位的恢复,使开封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从而决定了北宋定都于此,对于后来赵匡胤的统一战争意义重大。

柴荣办事谨慎,虚心求谏,从未因言论而杀一人。他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二十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哗众取宠,只是作秀。在认真审读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付诸实践的统一大计。

柴荣凡事率先垂范,事必躬亲。他先后五次亲自领兵出征,每次都亲力亲为,战斗在第一线。有一次,柴荣率军打算从水路进攻南唐,但有段河道无法疏通,将领禀告说河道一旦被掘通,河水必然倒灌,所以无法安全施工。柴荣亲便自前去察看,几天后传下手谕,竟然有详细的施工方法。工匠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军得以出征。

中年早逝 原因为何

柴荣死时年仅三十九岁,一般的史学家都认为,周世宗的死因和他事必躬亲有关。据说柴荣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他丝毫没有当皇帝的架子,无论朝廷内外的大小事情,他都一个人包办了,上到审核奏章,下到校对经书,他都要亲自过目。

在位短短的五年半时间里,他清吏治,选人才,均定田赋,整顿禁军,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等等,做出了许许多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过度的操劳使得柴荣耗尽了他的精力,终于在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二十九日积劳成疾去世了。

在正统的历史书上记载,柴荣在北征途中,胸部突发痈疽而身亡,正是这颗疮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但是史书中没有提到,周世宗为什么会长疮的原因。当时的疮也并非不治之症,而皇宫里又云集了天下名医,何以区区一颗疮就能要了这个真龙天子的性命?

按佛家的说法,这就是他在四年前毁佛时用斧头砍毁菩萨胸部的因果报应。他虽然具备了创建伟业的能力,但不是老天爷不给他大展宏图的机会,而是自己的无知毁了美好的前程,他与历史上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宗李炎三次灭佛,合称“三武一宗灭佛”,他们四人都是在三十多岁,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时候非正常死亡,这是不是毁灭佛法的报应呢?

功败垂成 天命难违

柴荣早逝是中国历史的一大不幸。在当时中原如此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北宋仅用了二十年便完成统一。这固然离不开赵匡胤的英明决断,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后周政权国力强大,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柴荣不仅有可能更早地实现国家统一,而且极有可能不会像北宋那样丧失北方版图。

赵匡胤延续了柴荣的统一进程,延续了后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朝对待商业的态度、优遇文人的政策,均与这位商人出身、勤勉务实的君主有着直接关系。

柴荣虽然未能实现为君三十年、扫平天下的愿望,但他在位五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以来二百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

神武雄略的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做好了扫平天下、开创盛世的一切准备,却偏偏英年早逝、功败垂成;宋太祖赵匡胤延续了柴荣制定的策略,一统天下,结束了兵祸连年、饥馑遍地的乱世,迎来了文化灿烂的赵宋之世。因此,赵匡胤的事迹广为人知,柴荣这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奠基人却往往被疏忽和冷落。

柴荣如果多活几年,往后的中国历史可能就改写了,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因果”。一代英主壮志未酬,这否与他做了“毁灭佛法”这件事有关?值得深思!

責任编辑: 辰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