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中”与“错误安抚中国”的距离(图)


汤姆克鲁斯的皮夹克不再有中华民国国旗并非兹事体大,问题是从其而来一点一滴各个领域被扼杀的创作自由和权利,才是所谓“恐共”背后的起始缘由。(图片撷取自Mark MacKinnon推特)

【williamhill官网 2019年8月11日讯】80年代,美国巨星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捍卫战士》(Top Gun)风靡全台,睽违34年后即将推出续集。当年,男主角那件极具代表性的皮夹克,因为背后布章同时绣有美国、联合国、日本和中华民国国旗,曾引起不少讨论,如今,续集里先行造成话题的,则是夹克上原本日本和中华民国的国旗被换成了“85-86”及“印度洋巡航”等字样。因为中国腾讯影业是《捍卫战士》续集的出资公司之一,这一改变,当然被指涉为“中国因素”对“去中华民国化”的介入。

中国和美国影业合作的电影不胜枚举,并因出资持股比例,让中国影业取得一定的话语权。例如中国女演员景甜能在几部好莱坞电影里获得曝光度极高,却让人莫名所以的跑龙套角色,便是经典之一。当然,好莱坞在剧情和品质上的妥让,不只因为中国影业是出资的老板,去年一整年,中国平均每天制作25面电影屏幕,自然意味着“更多的票房”,也确实,中国去年已比美国卖出更多张电影票。

中美的电影合作,可以达成某种程度文化交流,其间的合作模式,也可归属在商言商。只是,美国影业得到中方资金挹注,可以开拍更多大手笔电影,中方得到的回馈之一,还有让中国终于能在好莱坞电影中(例如麦克戴蒙主演的《绝地救援》(the martian)、科幻灾难片《2012》),从过往经常以破败街道示人的远东国度,一跃成为能和美国比肩的科技先进大国。至于布鲁斯威利主演的科幻电影《回路杀手》(Looper),里头一名时间旅行者原本打算存钱搬到法国,但他的老板却建议他“我来自未来,(应该)去中国”,即是中国电影经销商者直接安插放入的台词。

此外,电影《世界大对战》(Pixels)剧中情境设定,根据纽约时报当年报导,原创本来是要将中国长城炸出一个洞,但索尼影视娱乐高层担心这一幕会让电影无法在中国上映,于是干脆改为轰炸印度的泰姬陵。在这之前,《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曾因为片中出现有“诋毁和诽谤中国人”之嫌的剧情,最后只得以“删减版”在中国上映。

好莱坞向极权示好,也不是今天才发生。由哈佛大学教授Ben Urwand所著的《协作:好莱坞与希特勒的契约》(The Collaboration: Hollywood’s Pact with Hitler),就曾提到好莱坞电影公司曾为生意所需,同意不制作批评纳粹的电影,或者不去描绘纳粹对犹太人的惨忍待遇,尤其还赋予德方对他们相关电影制作的否决权。好莱坞对外国审查机构低头的作为,实非一朝一夕。

尤其,今天美国电影公司正急切地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因为迄今中国每年最多仅开放34部美国电影登陆上映,某种程度满足极权国家的需求,便成了看似无伤大雅的权宜之计。就像美国电影协会针对外界批评他们自失立场“亲中”时,他们的公开辩解正是:“我们的电影为世界上不同的市场进行调整,纯属商业现实考量,而中国有权决定哪些内容可以进入他们的国家。”在其2013年一份声明中更明言:“总体而言,我们(美国电影协会)为全球观众制作电影,观众的品味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会员也会对这些变化做出回应。”“但我们也代表了艺术家的最大创作权利。”

只是,随之而来对美国电影协会的质疑便在于,真正的情况是,谁是“最大”(资金和市场),谁才决定了“创作权利”。美国电影制片厂错误安抚中国的审查机构,最终损及的就是美国的艺术创作,而那正是美国电影的灵魂。

“亲中”是一回事,对某些人或许就是一种“生活上的现实”,但毫无悬念,直接走上“错误的安抚中国”,一步步牺牲掉的又会是什么?电影剧情“别让中国不开心”事小,汤姆克鲁斯的皮夹克不再有中华民国国旗也非兹事体大,从其而来一点一滴生活周遭各个领域被扼杀的创作权利,一点一滴被框限的思想自由、媒体自由、言论自由,到头来还有多少人觉得它有价?还是愈来愈多人真的开始慢慢学习适应明哲保身、自我审查、自我设限?这些台湾遇上“中国”时可见的实况,或许才是所谓“恐共”和“厌共”背后的起始缘由。

希特勒当年在欧洲攻城掠地,有人质疑他强行贯彻高压的德式价值观未必适合其他国家,他的回答是:只要我们统治一个地方够久,就不会有人去想不一样的生活。时空变异,今天则有前挪威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安格尼斯在中国为了刘晓波获颁和平奖,进而“制裁”挪威时,有感而发说:“很显然,中国当局想展现的不仅是他们有威胁自己国家公民的能力,只要他们喜欢,进一步他们也想主导支配整个世界的反应。”

回过头来,假如我们以为美国电影都这样“识时务了”,台湾岂有不跟进的道理,那又将错得离谱。一来,美国并非多数电影(包括电影人和电影公司)都以“投中国所好”为务,二来,美国对极权体制的警觉和基本理解,并未到“天真无知”的地步,否则也不会有诸多批判好莱坞向极权低头的文章,以及哈佛大学教授揭露好莱坞和纳粹交易的专书出现。更何况,美国电影为销往中国或许做了妥协,但中国人想在美国社会行走,则也得接受(尽管是勉为其难)美国人的游戏规则,美国依旧是个多元、自由、开放的社会。

而今,又有多少人心念所想的,却是一路把“亲中”导向迎合或是宽容理解中共治国、治藏、治疆乃至治港的一套。真的只有部分台湾人和“部分美帝人士”对“错误的安抚中国”感到头痛吗?就不提维吾尔人对新疆改造营的愤慨,藏人对文化信仰被摧残的无奈,香港人所剩无几破碎的自由,那些期盼中国有朝一日真正正常化的中国知识份子,都还在奋斗,只是被“封喉”罢了,而“错误的安抚中国”,一定程度,则是在帮忙延续他们的苦闷。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williamhill官网 》,请勿任意转载、抄袭)

原文连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李濠仲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