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公有领域)
【williamhill官网 2019年1月19日讯】台湾一项民调显示,超过8成民众不赞成“一国两制”,8成5支持蔡英文总统提出的“四个必须”主张,55.7%认为两岸之间没有九二共识。这是习近平重申“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并提出“两制台湾方案”后,台湾方面所做的民调。
事实上,大陆方面此次重申“一个中国”,是下了一招烂棋。这可分为几个面向来看。
第一,蔡英文因祸得福,纾解危机,重新获得支持。自从地方九合一大选后,民进党大败,蔡总统便陷入执政危机。由于总统大选只在一年多后便要举行,外部面对北高两市市长柯文哲与韩国瑜的兴起,内部民进党内焦虑渐深,隐然有一股“逼宫”的势力。新年期间,台独四大老正式发表公开信,希望蔡总统不选2020总统,交出“行政权”。习近平挑这个节骨眼,发表对台讲话。结果蔡总统严词拒绝,迅速获得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一来拆解了“被逼宫”的困境;
二来“反共拒统”的势力重新胜过“经济交流”的局势。这使得承认“两岸一家亲”的柯文哲与“承认九二共识”的韩国瑜面临窘境。这两位政治明星的光环,顿时黯淡许多。
所以说,中共无心插柳,却“暗助”蔡英文总统。国民党本来形势大好,可是一夜之间,却猪羊变色!从民调的结果来看,主张“一中各表”的国民党,更是受害最深。
由于中共抛出的讯息十分清楚,就是只有一个中国,这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统一后,实行“两制”。这和国民党一直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显然不同。所以,这一巴掌重重打在国民党脸上。一时之间,全党进退失据,本来乘着民进党大败的局势,国民党大老们正各自踊跃,希望夺得总统大位。这一下子,这一桌麻将,可能个个都是“相公”,谁都胡不了牌。
从中共目前的态度上看,国民党在他们眼中“什么也不是”。共产党对于这些手下败将,早已不看在眼里。因为国民党不止政治上与战争上输掉了,连党魂与党格都没有了。这些人只想打着一中的旗号,继续延续自身的利益。这些国民党人已背离的两蒋的反共国策,自告奋勇,想当吴三桂、施琅或洪承畴,既然蓝色的天空远去,不妨献上台湾,看能不能成为红朝的新贵!当然,我这话说得可能重了点,但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而已。
中共看准了这些人的心态,所以就让这些降将来瓦解中华民国。收编这些政客,是让其向台湾人兜售“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连哄带骗,威胁利诱,无非就是看看,能不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统一台湾。习近平这席讲话,显然没和国民党先打声招呼。笔者倒是觉得,“九二共识”不仅是国民党编出来骗台湾人的谎言,更是国民党欺骗共产党的谎言。共产党之前也不拆穿,你骗我,我骗你,大家一起骗台湾。结果,习近平因为内外交迫,失去耐心,干脆自己披挂上阵,御驾亲征。不料这样做的结果,中共长期在台湾布建的政客与名嘴,不管是特务还是侧翼辅攻的,一下子都被曝了光。
从另外一方面看,共产党也看出来,这些台湾的亲共政客大多是在骗老共。口口声声喊着一中,要各种经济利多,俨然自己和中共高层交情很好。结果,中共真要统一的时候,也没几个呼应习近平,立马表态支持立刻统一。几乎是当没看见,支吾其词,顾左右而言他。所以,习近平一表态,可说让“主张一中的人”全都傻眼。
值得讨论的是马前总统。他说,他在新加坡与习近平正式会谈时,就清楚告诉他,“习先生,1992年我们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我们不会提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因为这些都不是《中华民国宪法》允许的”。如今等于是习近平毁弃“马英九所告诉他的”,你说他听,代表什么?如今习近平的讲话,除了证明他根本不甩你,还说明了什么呢?没错,中华民国宪法就是一中宪法。如今就两条路。第一个就修宪,不然就是制新宪。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齐心灭共,完成中华民国统一大陆。这才是中华民国宪法的精神。不是承认共产党,与其“两制”或“两治”。宪法开宗名义:“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所以不能与其“各自表述”。
从蔡英文总统的角度来看,历史难遇的机缘已将降临。本来,蔡总统施政实在太多“想想”,结果左支右绌,弄得内外交迫。如今,习近平摊牌,蔡总统竟然第一时间开口拒绝。被逼到墙角的时候,蔡总统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笔者认为,应该促使台湾人了解共产党治下的中国大陆之现状,以为因应。其实,中华民国需要的就是重拾两蒋时期的国策,全面抗共。本人倡议大力广传“九评共产党”一书,尤其是于机场等公共场所,可设大的电视墙播放九评之相关影片,或放置九评相关书籍以供民众取阅。中华民国要以真相的传递作为全中国人追求民主自由的武器。也要向习近平喊话,主动效法前苏联总书记戈巴契夫,解散共产党与各地党组织。那时,两岸是人民对人民,一切都可再议!这也是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方式。
不管是谁!如能促成共产党瓦解,解亿民于倒悬,推翻恶党,恢复华夏。这将立下不世之功。此历史不遇之契机,已在您眼前,就看今日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