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大学(图片来源:Hebrew University Jerusalem IL WV/Grauesel/Wikipedia/CC BY-SA 3.0)
【williamhill官网 2018年9月22日讯】若说亚洲社会的教育是赢在起点,那么以色列的教育正好相反,虽然起步晚,但后续爆发力十足,可能赢在终点。以色列建国60多年,至今只有800多万人,却能拿下12个诺贝尔奖,其中10位得主还是过去20年内诞生的!这份成就可说是相当耀眼。
据中文媒体报导,以色列从家庭、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以至当兵,都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开放且自由的环境长大,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勇于追求真理,让仅有800多万人的小国在20年中诞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
5岁-18岁是以色列的义务教育。在18岁以前,学习环境是非常自由跟开放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是游戏就是玩;小学生没有太多功课,每天下午1点半就放学了;中学生也是三四点放学,没有补习班可去。
也许18岁以前的教育太过自由,导致以色列孩子在各种亚洲人重视的国际竞赛中,通常没有拿下好成绩,于OECD评鉴学生学习能力的PISA中是远远落后。威廉亚洲官网 结果显示,他们的数学和科学都只排41名、阅读则排34名。
以色列孩子(图片来源:Kids-threeboys/IraKerem/Wikipedia/CC BY-SA 3.0)
但是明明以色列的科技成就、新创公司跟诺贝尔奖这么多,怎么中小学生的表现不出色呢?难道他们长大后“突然”变聪明?要想了解以色列如何培养出“人才与脑袋”,就必须先了解它的文化。
不畏强权,追求真理
除了75%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阿拉伯人和少数民族。即使犹太人亦为来自70多个国家的回归之民,因此它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希伯来文中的Chutzpah在其它语言里没有,意思是“斗胆、不畏强权”,这正代表犹太人的性格。
在2012年,哈佛大学快乐学教授班夏哈制作“Israel Inside”中特别提及Chutzpah是“不接受别人给你的答案,追求真理,直接,当别人都反对,你还是勇于去做。”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
犹太小孩放学回到家后,犹太妈妈问的第一句话并不是“你今天学到什么,考了几分?”却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从不断地提出问题来寻找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
培养动手的能力
以色列教育还着重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希伯来文中的学习和教导都是同一个字,引申的含义为“得到知识后,要分享出去”,或者是“有了点子,就要做出来。”
班夏哈表示,以色列学生是全球出名的有创意,如他在跨领域学院(IDC)教授“正向心理学”,第一堂课后学生觉得很有趣,认为能够启发小朋友,立刻就将这堂课程改编为“儿童版”,放YouTube上教导更多年纪小的孩子。
位于首都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是以色列最早兴建的大学之一,包括创校的董事爱因斯坦在内的7位诺贝尔奖得主都就来自于此。该校还特别修建一座“诺贝尔墙”,陈列这群校友的照片。
爱因斯坦(图片来源:Einstein 1921 by FSchmutzer-restoration/Ferdinand Schmutzer/Wikimedia/公有领域CC0)
许多人都曾请教过希伯来大学校长班萨森,为何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每5位就有1位是犹太人?他总喜欢这样回复:“教育观点不同,犹太人喜欢创新,并将点子付诸实行,从家庭到学校皆如此。”
重视科学精神
以色列不是重视“科学教育”,而是教育本身富有的科学精神,比如鼓励学生问问题,保持好奇心,带有怀疑的精神,不给标准答案。
曾经有个笑话是:一个犹太人在某地开了家“加油站”,生意很好,所以客人愈来愈多;另一个犹太人就想,既然人多了,我就在旁边开个“餐厅”,结果生意也是愈来愈好;另一个犹太人想,既然如此,我就来开个“旅馆”。
如果换成华人,很可能变成:一个华人开了家“加油站”,生意愈来愈好;另一位华人就在他对面也开了家“加油站”,然后价格比第一个便宜;后来另一个华人也在附近开了“加油站”,价钱比前两家还便宜。削价竞争的结果是:大家都关门大吉。这虽然只是笑话,却表现出相异的思维方式。
以色列中小学的特色,看似开放、自由,国际竞赛成绩不佳,但却启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跟阅读兴趣。若说亚洲社会的教育赢在起点,那么以色列的教育正好相反,虽然起步晚,但后续爆发力十足,可能赢在终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