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健脾利湿养胃 慈禧和康熙皇帝都用它!(图)
茯苓全身都是宝
茯苓味甘性平,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摄影:龚安妮)
茯苓是名噪一方的特色小吃,是康熙皇帝的养生良品,更是健脾养胃食物。
康熙皇帝小时候身体孱弱,尤其是脾胃不好。6岁那年秋天,小康熙尤其不爱吃东西,非常消瘦。太皇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召集全体御医给孙子看病。
御医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
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蜂蜜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康熙吃完这种小饼之后,健脾益气、润肠通便、胃口真的渐渐好起来,身体也越来越健壮。
慈禧吃了 体力增强
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御膳房也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食后,十分满意,于是茯苓夹饼成为清代的宫廷食品。后来,这种茯苓夹饼传入民间,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风味小吃。
茯苓全身都是宝
茯苓是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树根上的一种菌核,为什么说它全身都是宝呢?
菌核最外面的黑色外皮,叫茯苓皮;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叫赤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叫白茯苓,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茯苓;其菌核中心环抱松根的部分叫茯神,又称“抱木神”。
茯苓甘淡而平,入心脾肾经,具有三大功效:脾虚泄泻带下。茯苓不仅能够健脾,还可以渗湿,和党参、白术等药材一起用可以补脾肺,治气虚。
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抗癌
茯苓在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食管癌、肺癌、鼻咽癌等病症。
小便不利 水肿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
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补气健脾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脾虚泄泻。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痰饮咳嗽
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
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1、利水渗湿:治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晕
利水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加小便量将体内多余水分排出。所以女士最常见的水肿,特别是脚踝这个地方,一按一个坑,检查也没有尿蛋白,心脏也正常,很多人一到下午,腿脚就肿的不得了。这个病有好多找不到原因,所以叫无名水肿,就需要用茯苓皮。
茯苓还有一个渗湿的作用。它可以把你体内旮旯角里的那种水湿吸过来。
2、健脾: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
有些人好东西吃了都拉出去了,吸收不了。想补一补,不行。吃完以后他拉肚子,拉得更厉害。有的人一喝奶就拉肚子,实际上是脾虚。还有经常会出现便溏,甚至泻泄。这些症状用茯苓都是最好的,一方面它可以去湿,另外一方面它又健脾,所以它有双向调节的功效。
3、宁心安神:治疗惊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等
茯神,就是茯苓中间的这一部分,它安神作用是最强的,治心脾两虚。有些人入睡特别难,同时还有一些人就是睡得不踏实,一会儿就醒来,反复如此。如果有这种情况,舌头两边有齿痕的,这就属于心脾两虚了。而茯苓可以入脾、入心、还入肾经。
此外,现代研究,茯苓还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并具有美容的功效,可做成面膜使用,可以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