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卢作孚(视频)
实业巨子深孚众望 惊涛噬夜破釜沉航
中国版敦刻尔克——宜昌大撤退(williamhill官网 原创视频)
“一个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实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亚洲与美国》杂志曾这样评价卢作孚。这位民国实业家,“公而忘私,为而不有”,一生探索救国之路,曾缔造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历史的1950,他的选择终覆灭了毕生理想……
革命救国:参加辛亥革命
卢作孚(1893~1952),生于四川重庆,幼时名魁先,家境贫寒。八岁入瑞山书院,感念父母供读之恩,刻苦勤学。十四岁小学毕业后辍学,开始大量阅读自学,先后考取师范、测绘、军医等类多所免费学校,但均未赴读。
1910年,受孙中山先生感召,参加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参与四川保路运动。
1914年,卢作孚离开四川到上海寻求革命救国真理。当第一次行于长江之上,除了感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山川秀美、江河磅礴,也慨于千年闲河山犹在,江上已是列强之国船只穿梭。
“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卢作孚这位民国实业家,曾缔造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williamhill官网
合成图)
实业救国:创立民生公司
1926年,卢作孚创办民生轮船公司,适逢长江上游航业萧条,卢作孚写到:“没有任何理由要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特别是一个中国公司,而却有一切理由不办它。”(卢作孚《一幢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公司》)
当时长江上游各轮船公司皆以货运为主,不定期航行。本着“民生”理念,卢作孚打算创办以客运为主,定期航行的轮船公司。他四处奔走募集资金,从当地士绅、工商界人士処筹足款项。
图为抗战时期行驶在长江三峡的“民安”轮。(图片来源:中国军舰史月刊)
初期虽惨淡经营,民生后来却发展为拥有北川铁路、天府矿业、三峡染织、西部科学院等实业的股份有限公司,江、海轮船140多艘,员工近万名。
他曾向蒋夫人宋美龄陈述自己的实业创业思想:“要提倡一种风气:社会各界都来办实业,都来促进工商业。还要提倡艰苦创业,……要把孙总理那句话好好提倡提倡:各界上流社会的先生们,不光是要做到‘做大事,不做大官’,还要做大事从做小事做起……”(张紫葛《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
建设救国:推进北碚建设
1927年,卢作孚开始建设北碚。他借温泉寺的温泉、古刹、山川天然之圣,兴建北碚温泉公园。这所公园后来成了北碚的风景、历史、人文、抗战名胜。与此同时,卢作孚还开办了石印厂、织布厂,架设电话线网,推进北碚建设。
1930年,民国学者、地质学家翁文灏等人到重庆,惊叹的在《四川游记》中写道:“于此水乡山国之中,竟有人焉,能藉练兵防匪之余,修铁路,开煤矿,兴学校,倡科学,良出意计之外。”
教育救国:开办兼善中学
兴办学校、教育民众是卢作孚的另一救国思想。早在创办民生实业之前,他已从教十年。后来又创办图书舘,开办兼善中学。
谈到兼善中学“兼善”的意思时,卢作孚向宋美龄解释说:“这个‘兼’字,古代是‘总体’之意。您知道,孔子主张‘泛爱’——广泛的爱一切人;耶稣主张‘博爱’——普遍的爱上帝的子民。而墨子主张‘兼爱’——首先要爱人类之总体……”(张紫葛《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
战时救国:运送人员物资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依先前考虑,将四川作为“复兴民族之根据地”,安排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四川战略地位重要,与云、贵连为一体,且崇山峻岭环绕,李白曾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
11月,国府发《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告曰:“全国民众,敌忾同仇,全体将士,忠勇奋发,……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计,皆已无屈服之余地。”随之,厂矿、机械、学校、人员……陆续向重庆迁移。
1938年1月,卢作孚受国民政府任命为交通部常务次长,他人生最为辉煌荣耀的时刻即将到来。随国府迁移的战略物资和人员入川,主要依靠水路运送,经过大半年时间,是年秋,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武汉等地亟待入川的物资、人员已集中到宜昌。当时,沿江两岸堆积兵工、航空、重轻工业机器设备约10万吨,等候者3万余众。
图为“民本”轮载运难民躲避战火。(图片来源:中国军舰史月刊)
由于宜昌上游航道狭窄弯曲、暗礁林立、滩多浪急,1500吨以上的轮船不能直达重庆,夜晚不能航行。加之此段承运的船只少,仅有民生公司22艘轮船和其他公司几艘轮船,按运力计算,人员、物资全部运抵重庆,至少需要1年。急迫的是,距川江枯水期到来仅剩40天。多重因素的压力下,码头上待买船票的、待办货运运输的、难民难童……场面噪杂混乱,人们情绪恐慌急躁。
卢作孚目睹当时境况,依据多年在三峡航道的航运经验,很快拿出如期将人员、货物运出的腹案:重要物资和大型货物由宜昌直运重庆;出重庆要满载出川抗战的军队;航线增设码头和转运站,增加雇工,征用民船以运载轻型物资;二等舱铺位改为座票,增加客运量;降低收费,难童免费……
史称“宜昌大撤退”的运输紧张有序的开始了。40天后,3万人全部送走,10万吨器材运走三分之二。当枯水期到来,不能大规模运输时,再用20天,将剩余器材全部运走。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
这些入川物资,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由民生运出的川军,参加了台儿庄大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是战时民生公司船员卧舱床单上印着的字样。
1945年国民政府颁给卢作孚的勋章证书。(网络图片)
精神救国:中华生生不息
俭约朴素、坚韧不拔、生生不息,卢作孚是当时精神救国的典范。美国《亚洲与美国》杂志曾专访这位中国船王,他们惊讶的写道:“新船的头等舱里,他不惜从霍菲尔德进口刀叉餐具,从柏林进口陶瓷,从布拉格进口玻璃器皿,……但成为强烈对照的是,他那被称为家的六间改修过的农民小屋中,围着破旧桌子的,却是一些跛脚的旧式木椅。”
日军从1939年起,对重庆进行了五年半的大轰炸。一次,卢作孚邀宋美龄参观“生生花园”。这所花园曾被炸的寸草不生,但仍在战时,已被修葺成小小的世外桃源。当被问及日军再炸该怎么办时,卢作孚回答:“再炸?我们再修!你看,都邮街,夫子池,那些繁华地带,不是炸了又修,修了又炸,炸了再修,反复几轮了吗?可是,今日,都邮街,夫子池,所有这些繁华街道,照样车水马龙,市面热闹!这就是我们大中华的民族精神……”(张紫葛《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
一次,卢作孚邀宋美龄参观曾被炸的寸草不生“生生花园”,并说:“再炸?我们再修!……这就是我们大中华的民族精神。”(williamhill官网
合成图)
救国绝路:哀莫大于心死
1949年,河山易色。11月,卢作孚飞抵香港。作为国共双方都极力争取的风云人物,面对台湾、美国、香港、大陆的选项,站在历史和命运的关键时刻,1950年,卢作孚作出了抉择。
6月,他率船队赴陆,赞同公司合营;10月,回重庆;当年年底“三反”、“五反”席卷全国,平均每天自杀的工商业者及他们的家人在10人以上。民生实业的董事、高中层管理人员同样受到冲击。
1950年6月,卢作孚率船队赴陆,赞同公司合营,当年年底“三反”、“五反”席卷全国。(网络图片)
1952年2月,发生蹊跷事件,民生川江主力船“民铎”轮在丰都附近水域触礁沉没。2月8日上午,民生公司召开“五反”大会,揭发资方腐蚀国家干部。公股代表张祥麟“揭发”与卢作孚赴北京出差时,一起去吃饭、洗澡、看戏。
接着,曾在卢作孚家中吃住,受卢作孚恩惠甚多的通讯员上台揭发,说张祥麟受了“资本家”拉拢腐蚀,追问还有什么问题没交代,其间会场多次高喊口号。
当晚,卢作孚吞下安眠药。卢作孚长子卢国维多年后回忆写道:“父亲仰卧床上,呼吸极度微弱。床头柜上有两个空小瓶,那是安眠药瓶,其中一个是平日为帮助睡眠用的,只盛有少数几片,另一瓶是深藏在一只衣箱里的。果然那只衣箱已打开,里面的衣物也翻乱了。”之后,中共内参报导了卢作孚“畏罪”自杀的消息。
“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乎可比古之贤哲焉。”民国大家梁漱溟这样评卢作孚。卢作孚一生秉持中华传统精神,探寻救国之路,怎料走上绝路。他的死不是谜,“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吾为卢公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