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专栏】守不住的底线(一)(图)
【看中国2017年11月30日讯】一个工厂,昨天白天还在扩大生产,貌似生机勃勃,到晚上突然听说老板跑路。今天早上,大债主找关系到银行,把工厂账户的钱冻结,甚至划转到自己账上,小债主和员工则涌进工厂哄抢成品、原材料、生产设备和办公设备等。
消息很快传出,工厂早已资不抵债,欠薪数月。老板再也借不到钱,无法偿债,不是工厂没有订单,而是生产利润无法偿还债务本息。工厂实际资不抵债,老板跑路。在过去几年中国实体经济走向末日的过程中,跑路的老板比比皆是,人们很容易理解什么叫作资不抵债。
资不抵债同样可以发生在国家经济层面。当国家经济资不抵债,称为国家破产。不过,国家可以换个高端神秘美好的名字,叫作“系统性金融风险”。最近中国体制反复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翻译成人们能理解的话,就是不能让国家破产。
根据体制的特点,当反复强调什么的时候,说明现实情况相反。当反复要求守住底线的时候,意味着不仅守不住底线,而且底线正在全面被打破,即国家破产正在全面暴露。任何一个工厂老板都不希望自己的厂子倒闭,但是大量老板跑路。同样道理,体制也不希望国家破产,但已束手无策。
需要强调的是,“守住底线”是体制经济的核心。如果国家破产坐实,体制也随之被埋葬。所以,虽然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守住底线”的真正内涵,顶层设计的技术官僚已经开始对体制实施大手术,进行破产前的最后挣扎。体制更在祈求出现奇迹,避免破产的命运。
本文将解析“守住底线”的内涵,说明体制守不住底线,而且当前底线在全面打破。内容主要包括:一、“守住底线”意味着什么,即国家经济必然破产,而核心是金融系统倒闭;二、金融系统的分层概要分析,进一步确认金融系统必然倒闭,而且可能很快发生。分层包括国际金融层面、国内金融层面、金融与实体关系层面。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意味着什么?
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国家经济即将破产,而且是一夜之间。体制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
这句话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包括多层含义,内容跨度很大,几乎没人能理解其实质,甚至可以说,连提出这个说法的体制内技术官僚,都只是在潜意识里感到恐惧,并没深刻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呼吁。我把这句话解析为:一、底线和守住底线;二、国家经济底线与国家破产;三、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分类。
一、底线
底线最初是军事术语,主要指最后一道防线。底线被攻破,意味着全军覆灭或国家灭亡。
当军队一路进攻不断取得胜利,后方却突然紧急命令军队“守住底线”,说明国家危在旦夕。此时军队在前方取得多少战果都没意义,因为后方随时会沦陷。在形势不是最糟糕的情况下,“守住底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兵败如山倒。军队在前方攻城掠地高歌猛进,后方突然传来消息,都城被敌军围困,要求大军紧急撤回,以守卫最后一道防线。军队从进攻状态迅速转为防守,完全失去战略重心,往往自乱阵脚。为以最快速度驰援后方,军队必须放弃所有辎重,甚至不惜丢盔弃甲。除非精锐之师,一般大军都是兵败如山倒。
第二阶段,四面楚歌。从前线退下来的官兵紧急建立起来的防线,往往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面对大军压境,守城军队军备匮乏、组织散乱、士气低迷。军事战争意味着争夺土地、人口、金钱等。本来军队已经通过战争获得巨大成果,一句“守住底线”就得放弃一切,形成巨大心理落差。打仗是为了什么?“守住底线”有什么用? 于是军心涣散,悲观绝望,四面楚歌。
第三阶段,垂死挣扎。敌军兵临城下,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防线濒临失守。守城将领声嘶力竭“顶住,给我顶住!!”。此时此刻,这不是坚守奋战,而是垂死挣扎。
第四阶段,陷落灭亡。通常防守比进攻更艰难,防守需要顾及到每一点,进攻只需要攻破其中任意一点。一旦一个点被突破,防线会被迅速撕开一个大口子,进而导致防线全面瓦解,都城沦陷,王朝覆灭。
上述过程看上去急切紧迫,但其实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因为毕竟分为四个进程,有一定时间操作。如果军事领袖具有超强的领导力,军队具有超乎寻常的战斗力,再或者万一发生奇迹,那么王朝就还有一线生机。
最糟糕的是,后勤供给枯竭。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是战争的生命线。军队没有武器弹药,就不能称之为军队,防线根本无法形成。任谁怎么高喊“守住底线”,都只能是嘴炮。所以当后勤枯竭,王朝只能坐以待毙,直面灭亡。
进一步说,打仗的根本在于打钱,资金枯竭是后勤枯竭的主要原因。如果有足够的钱,王朝就能采购到足够的后勤供给,反过来王朝已经没钱,而且借都借不到,后勤供给必然快速枯竭。所以,此时的“守住底线”代表形势极其危急,没有丝毫转机。
二、国家经济底线
商场如战场,经济即战争。经济是军事战争的目的,军事战争是经济的关键手段。在运作模式上,经济与战争内涵相同,操作手法类似,相互交织对应。经济提出“守住底线”,说明经济危机已经爆发,国家经济即将破产,进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后果。
经济是很复杂的专业领域,超出几乎所有人的理解能力,包括几乎所有经济学家。经济高速增长时,很多人都能假装成经济学家;随着经济危机爆发,这些人都会暴露,只是人云亦云,高级的成为喉舌,为各自的利益集团代言。
经济最致命的问题是,底线在哪里? 军事战争中,当接到“守住底线”的命令时,官兵很清楚底线在哪里,关键在于是否能守住。人们在经济领域面对的形势则完全不同,当经济开始探底,人们首先面临的并不是守住底线,而是寻找底线。连底线在哪里都不知道,守住底线自然无从谈起。
中国体制突然强调“守住底线”,表明体制不知道底线在哪里。体制经济学家和技术官僚长期习惯摸石头过河,鼓吹长期经济增长,并制定经济增长政策。随着经济危机爆发,未来经济危机走向何方,经济危机的底在哪里,体制毫无头绪。不知道底在哪里,就不知道如何制定相应政策。所以在中央政策大逆转后,体制仍然保持摸石头的惯性,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主导思想明确,但相互矛盾,且杂乱无章。
按照体制的惯例,“守住底线”的政策将按照一个固定流程实施,这个流程与军事上守住底线的阶段过程基本相同:
1、鼓励炮灰探路。主流媒体按照体制的核心政策,继续积极鼓吹和宣传各种生财之道,包括买房发财、炒股发财、卖煎饼果子发财、收废品发财、种粮发财等。让财迷心窍者积极为国家甩出的包袱接盘,进入深水区探路。这个招数长期反复使用,比如双创、15年股市暴涨、16-17年房地产涨价去库存,虽然很老套,但屡试不爽,常用常新。
2、大规模裁撤体制边缘的利益群体。在经济增长阶段,所有人都有机会喝汤,当经济下行,首先卡住体制边缘群体。体制根据不同部门的状况,密集出台各种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是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大停产。通过这些政策,卡死私企生产,保护国企销售和利润。在供给侧的去产能过程中,首先对临时工合同工裁员,进而对正式工裁员。按照中国官方信息,到2017年底将有180万国企钢铁煤矿工人被裁,这个数字必然不包括被关停的大量私人煤矿钢厂,也不包括国企临时工。
以上两部分代表兵败如山倒。无论炮灰的主动献身,还是边缘利益群体的被动裁撤,都意味着大部分人被体制抛弃。在体制紧急撤退扔掉辎重的过程中,他们只能自寻出路,自生自灭。
3、大规模裁撤地方体制的重要利益群体。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群体,一是砍掉房地产利益链,卡死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渠道。二是地方国企改制,加快股票上市和以PPP等公私合营的模式改制,由股民和私企帮助承担国企的亏损。三是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既支持房地产价格上涨,又给政府特定部门和个人带来丰厚收益,随着房地产被砍而改制为自负盈亏。
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单位是巨大的利润机器,同时肩负关键的洗脑维稳作用。在1990年代,体制确立房地产立国和教育医疗养老产业化。医疗教育既是体制单位,更是利润机构。甚至可以说,事业单位是地方政府的真正群体代表。没有事业单位的支持,地方政府根本无法运作,并因为失去宣传而内部瓦解。
但是随着经济探底,教育医疗养老面临的形势逆转。在兵败如山倒后,大部分民众面临降薪裁员,收入急剧降低。儿童数量急剧减少,社保缴费人数急剧减少,公费医疗拨款也将急剧减少。为减轻地方体制负担,地方将很快取消医疗教育的事业编制,让学校和医院自负盈亏,老师和医生去市场中打拼养活自己。由于儿童数量急剧减少,众多老师争抢很少生源,大部分家长也停止给孩子补课。公费医疗资金急剧收缩,到医院就诊的自费病人也急剧减少,医院收入将急剧下降。教育医疗系统人员将很快陷入贫困,甚至生存困境。
更重要的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中共19大再次确认,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即放弃房地产。地方政府失去大部分的房地产收入,如果不能找到新的税源填补缺口将随时倒闭。当前唯一可能的手段,就是全面征收房地产税。以当前价格的评估值,按照1-1.5%的税率征收房地产税,足够支持地方政府运作。但收缴房地产税是一厢情愿的方案。房奴和炒房者早已负债累累,除按揭贷款和管理税费外,根本不愿也无力缴纳更多费用, 同时体制外群体、体制边缘群体大量降薪和失业,已经进入规模性断供。教育和医疗系统人员是持有大量房地产的群体,在陷入贫困后也将全面断供。所以,地方政府不仅收不上来多少房地产税,还打垮房价,加速全面断供。
各地政府大张旗鼓,推出动辄上千亿的ppp项目,希望能够吸引私人资金,给地方政府在资金上解困。但是,能够活到现在还有钱的私人企业,早已经百炼成精。地方政府想套这些人的钱,可能性微乎其微。
抛弃地方政府,如同四面楚歌。随着地方体制大面积倒闭,大部分土地、人口、资源和财富失控,中央只能集中资源以求自保。
4、对央企动刀。 这个情况在上世纪大下岗时代都没发生,充分展示体制对危急形势的认识。
1990年代中期,中共体制面临生存危机,朱着手大改制、大下岗。其时,体制鼓励炮灰、裁撤体制边缘群体(大下岗)、抛弃地方政府,导致除东南沿海地区外,各地政府陷入严重困境,实质破产。同时,朱极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通过对央企整合,增强央企的行政化特点和央企对各类基础资源的控制,极大强化央企的地位。 国资委地位大大加强,国资委主任掌控央企,宣称央企是“共和国长子”。
2008年“四万亿”经济刺激出台,央企成为刺激政策的主要承接者。其中铁道部作为央企中的最大部门之一,轰轰烈烈展开高铁大跃进,成为四万亿的代表。此外,电力系统、石油系统、通讯系统等央企,都获得金额巨大的投资和信贷,各自实施建设大跃进。央企大跃进带动整个铁公基的投资和建设,进而支持地方房地产和基建。漫山遍野的高铁房,就是央企直接带动房地产的代表。
在“守住底线”的行动中,体制把央企推向市场。19大后的一个月内,铁道部下属的18个铁路局,有14个已变身为集团公司,局长变董事长,铁路集团公司在经营范围中增加房地产开发的内容。以上举动表明,体制极大削弱央企的权力,即将大幅减少对央企的资金输血,促使央企自己到市场找饭吃。
对央企动刀,可以看作垂死挣扎。
5、全力防止经济完全破产。体制推出一系列政策根本是为了甩包袱,保住体制的核心利益。
本次“守住底线”和1990年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经济已经没有新的增长领域。1990年代,体制拼尽全力引进外资和增加出口,无论引进外资,还是增加出口,都给中国经济带来额外的收入来源,最终当时规模很小的中国体制经济,不仅成功实现突围续命,还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本次“守住底线”,是撤退、溃败和垂死挣扎,结果必然是失败。
综上所述,对比军事的守住底线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守住经济底线的过程。各种炮灰已接近全军覆没,边缘利益群体也正经历超大规模的减薪裁员,兵败如山倒默默进行中。在未来3个月到半年时间,具体的房地产税政策将出台,表面上给地方体制以出路,但房地产税出台前,房地产已从一线开始塌方式崩盘,收税是泡影。各地方政府在半年到一年内实质破产,地方体制大部分功能瘫痪。央企随之收入骤减,也进入实质破产。
各个层级破产汇集起来,大多数地区、行业和人群都陷入破产,国家自然整体破产。各部分实质破产时间在1年到1年半之内,所以国家破产时间不超过1年半。
对中央体制来说,破产过程并不是最糟糕的,因为1年半的时间内万一发生奇迹了呢。真正糟糕的是,如同军事上一样,金融系统倒闭。货币是经济的血液,是支持经济运转的必要媒介。如果金融能继续给经济供血,体制还有时间操作。如果金融系统自身面临倒闭,随时断掉对经济的支持,则意味着所有过程同时发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空间。
金融系统倒闭,往往从一个小点突然爆发,迅速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和经济破产。比如雷曼兄弟凌晨宣布倒闭,第二天传遍全世界,一周内世界即陷入金融危机,随即诱发通用和克莱斯勒倒闭,世界旋即陷入经济危机。
中央体制能认识到,金融系统对经济的关键作用,明确定位“金融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也能意识到,金融系统是最薄弱的一环。中国金融系统已经陷入危机中,要力保金融,所以体制反复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就是金融系统全面倒闭。系统性指全面,风险是对危机的淡化,危机则是对破产倒闭的淡化,所以系统性风险的实质意思即全面倒闭。
在国家经济中,金融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础手段——印钞,在当今世界,印钞是推动经济增长、决定经济规模的最基础手段;二是技术手段——融资,包括直接融资/股权、信贷、债券、保险和租赁等多种方式。印钞和融资相结合形成金融系统,成为国家经济的直接推动力量。
中国经济奇迹由印钞推动。从1990年到2016年末的26年里,中国经济总量GDP从1.87万亿增长到74.4万亿元,增长接近40倍,成为世界经济GDP第二的国家,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同期,中国货币总量M2从1.53万亿人民币,增长到155万亿,印钞总量超过100倍。按照美元兑人民币6.6的水平,中国成为M2规模最大的国家。这些数据清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完全建立在印钞基础上。没有印钞机,就没有中国经济奇迹。
印钞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印钞对经济拉动的效果日益减弱,泡沫经济难以维持。在1990年末,M2与GDP的比值不到0.82。也就是说,一元的货币每年在经济中的循环换手率达到1.25倍,即0.82元的M2创造出1元的GDP。到2016年,M2与GDP的比值接近2.1,即2.1元的M2才能创造1元的GDP。即使继续印钞,也无法有效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把印钞规模与M2/GDP比率结合起来看,显然,中国经济已经高度泡沫化,甚至接近完全泡沫化。26年货币总量增长100倍,即理论通胀100倍,泡沫值也达到100倍。考虑到过去26年血汗工厂和铁公基政策对中国基础资源环境的毁灭性破坏,基础资源环境接近枯竭,真实通胀率大到难以想象,中国经济已经完全空心化。而M2/GDP比值从0.82增加到2.1,也充分说明,几乎所有经济活动都靠疯狂印钞来拉动,即经济几乎完全泡沫化。
中国的经济泡沫有多大?(作者配图)
2、印钞经济意味着负债经济。会计的基本原则是资产负债平衡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当大规模钞票被印刷出来投放到市场,意味着有人手里有了更多的钱,同时还有人背负更多的债。在电子化货币印刷系统中,货币发行的一端增加一个数字,栏目的另一端必然出现相应的负债数字,而经济高度甚至完全泡沫化,本质是经济全面负债化,也就是经济运转和增长,依靠负债的增加而实现。
在负债经济中,绝大部分新钞都用来填补旧窟窿。以2016年为例,中国的M2总量从139万亿人民币增加到155万亿,增加将近15万亿人民币。与此同时,当年GDP从67.7万亿增加到74.4万亿,增幅只有6.7万亿人民币。理论上,如果经济正常运行,15万亿增加到经济中,应该产生15万亿新的GDP。然而实际上,GDP只增加了6.7万亿,那么另外8万多亿印钞产生的GDP去哪儿了?很简单,用来填补旧窟窿了。
如果想保持负债经济,防止泡沫经济全面破裂,只有不断增大印钞规模。2016年,15万亿印钞的作用,不仅是填了8万亿旧债的窟窿,更重要的是,让大量负债经济部门可以还旧债借新债,维持负债经济的基本运转。如果没有这15万亿,负债经济将无法维持。在某个负债率最高、短债最多的经济环节,发生债务违约。这个环节的债务违约,如同泡沫被刺破的点,迅速传导至其他经济环节,导致泡沫经济的全面破裂。所以,为了维持负债经济,就必须不断印钞,还要不断增大印钞规模,才能堵住不断扩大的窟窿。
3、印钞经济的根本问题是,在某个转折点,发生不可遏制的显性大通胀。印钞引发的大通胀,在1949年成为葬送中华民国的直接原因,也是1991年苏联解体的基础原因。津巴布韦在印钞过程中,不断在纸币上加零,也成为一种象征。津巴布韦最后被迫放弃本币,直接使用美元作为基础货币,才让完全崩溃的经济恢复基础运转。
在纸币时代,通胀以线性方式发展。随着印钞的增加,通胀持续上升。每当新一批纸币印刷出来,生活必需品的物价都随之上涨。当纸币上加个零,物价可能升10倍。当纸币上不断加零,下午的物价可能比上午的物价翻倍,甚至翻好几倍。越到后来,由于人们的通胀预期加剧,无论生产商、商家还是个人,都尽可能储存实物,令通胀进一步加剧。
在电子货币时代,印钞引发的大通胀可能以突然的方式爆发。在电子货币时代,印钞变成比喻。实际的货币增加只需要在电子系统里调一个数字,并不从纸币的视觉和触觉给人冲击。大多数人仍然按照过去的物价概念生存,而大多数货币只是在电子系统里积累,释放到经济中的时间相对滞后。所以货币增加后,不会直接造成相对应的生活品物价上涨幅度,而是通过货币提升资本品价格而得以实现。例如,货币增加10倍后,房价也上涨10倍,而房租上涨5倍。这5倍的房租转化成相应的比例,计入通胀之中,并没有达到10倍的通胀。但是,当电子货币达到临界点,会在突然之间爆发超级大通胀。通胀的结果,可能不是货币持续线性贬值,而是货币信用瞬间被完全摧毁,根本没人再要这种货币。
为了降低生活品价格上涨,国家可能会大量进口基础资源产品,即农产品和矿产品。对整体经济来说,生活品价格是通胀率的主要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一旦生活品价格大幅上涨,说明通胀显性化。一旦通胀显性化,将会引发民众抢购生活品,直接导致金融危机,进而刺破泡沫经济。所以,国家在印钞的同时,还可能需要大量进口农矿产品,以压制生活品价格。中国低价进口天量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天量的铁矿石和石油,即是打压生活品价格的关键手段。有了进口粮食和矿产,中国农民只能贱价卖粮,长期将生活品价格压制在低位。
印钞、经济和进口等环节相互衔接,清晰展现出印钞已经走到尽头。为了防止大通胀的发生,中国必须拥有足够的美元储备,而且人民币必须与美元保持较为稳定的汇率。如果中国没有美元,或者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会导致中国无力购买所需的天量基础资源产品,直接引发超级大通胀,人民币瞬间一文不值。按照当前比值,人民币M2已远超美元M2,成为世界第一大货币。如果央行继续印钞,随时会发生人民币换美元离境的狂潮,导致美元外储彻底清空。所以,中国已经失去对人民币继续印钞的空间。
随着印钞走到尽头,无法填补金融系统的旧窟窿,金融系统危机随时爆发。由于金融系统的相互关联作用,以及金融系统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当一个金融窟窿无法弥补,会引发相对应的泡沫经济部分崩溃;泡沫经济崩盘,反过来导致更多的金融窟窿暴露,再引发金融系统的整体倒闭。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无路可走。我在5月底和7月初先后发出《中国系统性危机》和《中国银行业资金链断裂》两篇文章,随后中国金融会议召开,正式确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标志着中央政策即将大逆转。中央政策与笔者的分析相呼应,试图防止笔者所分析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待续)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供稿,2017年11月24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