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大师卓别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接续〈卓别林:从悲惨童年崛起的喜剧之王〉一文。
童年挫折是伪装的祝福
卓别林的童年悲惨吗?比起有父母照顾,衣食无缺的孩童来说,早已体察到世态炎凉的他,有着再孤寂不过的儿时记忆真的是充满辛酸,有一股无形威胁逼着他早早觉察人世的无情折磨,但他可没有因此就丧失了追求与给予他人欢乐的幽默。那些烙印在他心底的苦楚若不能形成激愤他努力的力量,就有可能会成为莫大的阴郁黯影,牵拉他跌入一蹶不振,只会怨天尤人的牢笼中。所幸,投入表演中是他回馈给世界的成果,也是他获得满足与积累信心的依归。电影中感人肺腑的贫者身影,在在唤醒大众得看见穷者的艰难,以及思索卓别林为何如此铺排这一段情节,为何以此种动作表露所思所感。
卓别林从会酿造出不衰的颓废与怨天尤人的童年中,汲取了精采的灵感。然而,他在获得丰硕成果的享誉时期,仍持续捏塑出一个个有情有生命力的平凡小人物,让观赏者看见人性的复杂多变、肢体语言的丰饶与独一无二的美感。电学之父法拉第的至理金言:“挫折是伪装的祝福”,在他身上灿烂的应验了。幼时的种种苦难,终成为试炼才华洋溢的卓别林的要素,让他攫取凝聚亮度的基调,进而在电影界以自身作为媒介,总合哑剧、舞蹈、古典音乐等艺术形式,来诠释出一部部既生动又充满“卓别林风格”与充沛情怀的璀璨作品。
卓别林之名响彻世界
纵使生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习惯了特效炫目又色泽光彩抢眼的现代电影,依旧不免对卓别林编导的黑白无声电影产生好奇。虽然在当时造成轰动的无声电影,已让今人感觉其技术与画面都太过简单,虽然卓别林自己也曾在默片渐趋式微时表示:“若好莱坞皆放弃默片,只剩我一人拍摄,实在是很冒险,现实真让人困扰。我若是拍摄有声电影,即使作品很好却依然无法超越我的哑剧艺术。我扮演的流浪汉若开口说话,就与其他喜剧演员没有两样了,这真是我最焦虑不安的关键。”
但事实证明,即使声光效果憾人的有声电影出现许久,即使卓别林明了哑剧风潮的消褪,他所塑造且穿梭于多部电影中的一大鲜明人物--夏何洛,依旧铭刻在世人心底。这位穿着松松垮垮的裤子与一双大鞋、拿着一根拐杖的悲剧英雄,被卓别林如此深刻的演绎后,就这样立于显耀之地百年,让人一见即牢记于心。
我们绝对可以透过电影看出卓别林巧妙又敏锐的构思,并借由角色举动所透发出来的浓情与事理,感受到人道关怀。研究者探索卓别林电影后,会自电影角色与情节,觉察到特殊的象征意义与全片揭示出来的社会意识。当然,卓别林与其电影也免不了得承受外界从各角度切入的解读、质疑与批评。只是,撇除对于电影结构与意义的探掘,光是人物戏剧十足的举动就已经令人会心一笑了,为之着迷了。难怪卓别林会成名,而美国各地还陆续出现了“模仿卓别林”比赛。不过,这股模仿热潮,传播的岂止是人物造型与其肢体动作或有趣的嬉闹风格,不也是间接传递了卓别林灌输于电影中的价值观吗?只是端看大伙儿能否觉察罢了!
莫怪乎事隔多年,依然有诸多名人难忘卓别林,并不忘在作品中向这位喜剧大师致敬。例如周杰伦即于《鞋子特大号》(Extra Large Shoes)中,化身为穿着大鞋的卓别林,以杰出的视觉效果与诙谐的口吻诠释着卓别林的喜剧风格,提醒大家勿忘幽默与开心的重要能量。
电影界的喜剧泰斗
卓别林透过摄影机将脑中的巧妙构思付诸现实,以自创的夏何洛、人物间的搞笑互动、集聚讽刺与趣味的情节来引发观赏者开怀大笑或让大家萌生言说不出的共鸣,在缔造艺术杰作之际,亦对电影界贡献良多。
另外一提,迪士尼在1937年发行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能取得成功,真是多亏了卓别林的鼓励与协助。一开始众人都质疑迪士尼能否制作一部引起观众共鸣的长篇动画,但在卓别林的鼓舞下,影片终于制作完成。之后,卓别林还热心提供《摩登时代》的记录,来协助对方为影片订定适宜价格。
不管是欲探究如何将卓别林的电影再分析出更细致的艺术与社会议题,或欲知晓名人间的趣事或欲探漫长的电影史时,我们都绝对不能忽略他这号将实际的悲苦转化为积极力量,融合哑剧、芭蕾、乐曲、社会意义等艺术,创作出众多经典的大人物的!
参考资料
一、书籍
路易士・卢克作;卡塞莱斯・阿瓦特绘《名人传记——我的伟人朋友:大家好!我是卓别林》(台北:明天国际图书,2010)
查理・卓别林着;孙实译;梁实秋主编《名人伟人传记全集36卓别林》(台北:名人,1982)
戎・米提着;杜赞贵译《卓别林的电影艺术》(台北:志文,1979)
二、网页
〈当卓别林参加模仿卓别林大赛,而且输了〉(MPlus)
〈你所不知道的默剧大师,卓别林的10件奇事〉(言人志™)
〈〔查理・卓别林〕如今人们还会被他逗笑吗?〉(言人志™)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