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版的PPP:“公私合营”的新变种(图)

 2016-09-23 09: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版的PPP,其实是“公私合营”的新变种(网络图片)

【williamhill官网 2016年09月23日讯】随着中国经济下滑,北京一再表态: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成为过去,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风险可控的发展,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官方干预。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再次施行类似4万亿投资等强刺激政策,几无可能。那么,还有什么可解救当前疲软的经济呢?北京新拿出的解药,那就现在热炒的“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私人资本的合作。按官方解释,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2008年4万亿投资区别在于,这次PPP超强经济刺激是引入民间资本,提振民间投资,来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避免政府过度举债。

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事实上,PPP首创是在1982年的英国。当时英国的经济状况虽没有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严重,但有相似之处,整个70年代,英国社会物价飞涨,生产停滞,失业率高企,许多国有企业,政府干预过多,造成企业缺乏活力,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当时的执政党无计可施,直到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强力推出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特别是“国企私有化”政策:出售国有资产以增加财政收入,减轻负担;吸引国内外民间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激活投资,繁荣市场。 1979年-1989年10年间,40%国企出售给私人,到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离职时,除了铁路、煤炭、皇家邮政外,行业全部私有化。英国经济逐步恢复了增长活力,经济企稳,社会矛盾减少。推行过程伴随着各种质疑和阻力,撒切尔夫人强力坚持,最终成功,因此被誉为“铁娘子”。

此次北京主推的政策与英国不同。中国版PPP不是“国有企业私有化”,而是引进私人资本,形​​成合作企业。

2014下半年,中国财政部下发20个PPP项目在全国各地试点。2015年,PPP项目爆发式增长。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2015年第一批PPP项目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同年第二批PPP项目1488个,总投资2.26万亿。截止2016年6月底,财政部PPP中心平台项目库中共8864个PPP项目,总投资额9.8万亿元,未来几年预测会达几十万亿投资额。但是内容与欧洲国家的PPP不同,欧洲国家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领域,而中国依然以基建为主,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产业几乎没有,地域上集中于中部地区,主导还是地方政府推出的基建项目,其中市政项目占35%,水务27%,与前任执政期,没有根本改变。

本届政府延续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历史,其实质是要控制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投资冲动,把地方债务关进笼子,避免爆发地方债务危机。 PPP项目的推出就是避免出现08年“4万亿投资”的后遗症。从操作层面上,把过去3-5年建设期一结束就要付清的款项,改为20年分期付款,此项债务于是不计入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子银行模式”。 PPP项目分运营和非运营,90%项目预计是非运营项目。私人投资者每年拿基本固定的分红回报,且长期回报率偏低。

PPP项目从2015年推广持续至今,政府尤其地方政府十分踊跃,但民间反响并不强烈,远非政府所期,官方热,民间冷,两极分化。实际上,中国民间投资热情衰退几乎从本届政府上台伊始就初现端倪,2013年后,民间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如今面临负增长,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资本外流压力与日俱增。除了本国生产严重过剩、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贬值等经济原因,还有政府干预过多、垄断行业几乎占据所有领域、民间投资渠道狭窄等政策原因。更突出的是:民营企业发展艰难,大规模倒闭,老板跑路,更多的是向海外转移财产、移民海外。出于投资安全、资产安全和人身自由与安全的考虑,此举无可厚非。资本逐利,更寻求安全,实际上是对政府丧失信心,对中国经济未来丧失了信心的表现。十几年前,温州商人大量投资山西煤矿,而当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时,却被政府部门以煤矿安全、产权不清等理由动用各种手段,把这些煤矿低价收归国有,不少温州商人告状无门,有些人甚至身陷囹圄。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很多民营企业家以“涉黑”为名入狱,财产被没收、充公,甚至付出生命。有些民营企业家至今流落海外,不敢回去。薄之父辈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以“公私合营”的名义,强行与民营资本家合营,逐步让其不参与经营管理,只拿一份低于银行利息的回报,等于是被强行驱逐出公司,进而到资产全部充公,化为国有。资本家、企业家最后家破人亡,成为最早被“消灭的阶层”。

PPP原有的本质——“公私合作模式”体现的是法制的健全,对投资人的保护;政府的诚信和契约精神,合作双方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引用德国一位经济学家的话:“PPP没有一定之规,就是一种契约”。其实,这种外来模式引进后,中国现有制度一定会改变其本质,因为中国社会根本不存在这种官方和私人的伙伴式合作关系​​,PPP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香港媒体称:中国版PPP,准确说是新一轮的“公私合营”,也就是庞氏骗局之变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专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