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女生选择事业 不愿早结婚(图)
【williamhill官网 2016年09月14日讯】据海外媒体报导,刘珍凤(音译)25岁结婚,随后开始了她循规蹈矩的家庭生活——有了自己的住房、家具、有了女儿并陪伴她成长。如今女儿已经28岁,却选择了与刘不同的生活道路,她不打算急着结婚,更指望自己在事业和经济上有更大发展,再谈婚论嫁。
中国越来越多女生选择事业,不愿早结婚。(网络图片)
《纽约时报》9月11日报导,像刘的女儿宋宗沛(音译)这样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中国年轻女生,越来越多,她们中选择推迟婚姻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和经济观带来新考验。
宋宗沛如今和两位同屋在北京合租一间公寓房,她把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积累上。她不觉得自己需要急着成家。宋说,“目前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个人发展”。
分析认为,中共长期的一胎化政策带来的弊端、社会老龄化问题及年轻女性知识与经济实力的提高,是更多年轻人不愿急于结婚的主要原因。
人口老龄化及一胎化政策 让更多中国人不愿结婚
分析说,中国婚姻数量的暴跌主要源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及一胎化政策带来的弊端,同时高学历、高收入中国女性的增加,也加剧了中国结婚率的降低。一些经济、人口及社会学专家认为,随着这些女性推迟婚姻、追求事业的发展和经济上的提升,她们更感觉婚姻不再是让她们获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径。
据统计,中国在去年有1200万人登记结婚,连续第二年下跌。同时,380万中国人注册离婚,比10年前增加一倍多。
另外,中共的一胎化政策实施了35年,这期间加速了中国出生率的下降。这项政策在今年1月被官方正式废除。
也是因为一胎化政策,目前20到29岁的中国人,即处在婚育黄金年龄的人口比例,比20年前更小。同时,由于中国人更喜欢生男孩,中国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男性人口过剩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人不愿结婚的复杂因素。
更多女生选择事业 不愿早结婚
长久以来,由父母指配婚姻是中国人的主导婚姻模式。虽然中国社会和人们道德观的变化,这种模式在现代中国已不多见,但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牵肠挂肚或潜在影响依然存在,例如许多父母为子女寻找中意的伴侣、逢年过节时追问孩子的婚姻打算等。
上文提到的宋小姐的母亲刘女士说,她同意女儿的观点,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应再等一等,不必急着结婚。同时,刘女士内心也充满矛盾,她希望女儿能尽早找到合适的伴侣,成家完婚,“我希望女儿拥有幸福的生活,我想有个家对她更安全”。
政府数据显示,中国男性与女性在收入和就业方面的鸿沟仍存在,但高学历的女生比例不断增长。2014年在所有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的数量超过一半。10年前,女生的比例为46%。同年在研究生毕业者中,女生比例近一半。
骨牌效应 中国经济受影响
近年中国结婚者人数进一步下降,这正给中国人的经济及社会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结婚人数的下降意味着新生儿数量的下降、购房及居家用品等的消费力也会相应减少,然而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动力。
对于中国社会现象的变化,商家的“嗅觉”总是更强。为适应正悄然变化的中国消费趋势,许多商家已经开始专为年轻伴侣或单身人士推出价格更低、尺寸更 小巧的商品,例如珠宝商为未婚情侣推出价格更优惠的珠宝饰品;有的商家为单身一族推出容量更小的电饭煲,每次只做够一次的饭量,不必再将剩饭送进冰箱;还 有个别外国商家打出广告,表示可以为中国女性冷冻卵子,待以后使用,尽管这种做法若用于未婚女性,在中国属不合法。
家家顺(音译)是一家房产公司,他们正计划为单身族推出小户型、低价位的住房选择。
中共一直希望让中国经济减少对出口和政府大项目的依赖,希望改变中国人谨慎消费的观念,代之以美国式的消费观念,但中国人不愿结婚的人数增加,使中共更难达到其预期。
一些中国的研究人员说,随着中国人更难找到合适的对象结婚,许多家庭更倾向多攒钱、少花钱,为的是日后买一户更大的住房,为孩子结婚做准备,同时藉此为孩子日后的生活奠定更殷实的经济基础。
中国男生怎么了?
30岁的程谷萍(音译)来自杭州,目前在一家新创公司工作,并同时攻读博士学位。她也是不愿急着结婚的女生之一。她说,她对自己在事业和教育上的高 期望,使她最近与男友分手了。“我觉得我们之间的感情还不够相称,我也想看看自己(在事业和学业上)到底能做得多好”,程小姐这样说。
她还说,感觉找到一位合适的男友真不容易,因为和她年龄相彷的男生“不够成熟或不够有责任心”。她提到自己之前还交往过一位男友。每次他们想一起做 件事或出去吃饭时,他只会装作卖乖的样子,一边说一边笑:“你想做甚么,我们就做甚么。”程小姐说,男友让她感觉自己有了个儿子。